广东经济发展24页PPT
1993年5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南沙经济技 术开发区按照规划,南沙地区将发展为集物流产业、邻港产业、高 新技术产业为一体的现代产业基地。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由农业为主导转为 工业为主导。广东三次产业比重 排序,60年发生三次变化,从 “一、三、二”演变为“二、一、 三”,再向演变为“二、三、 一”,目前正向“三、二、一” 的产业高级化格局转变。1949年 三次产业结构为60:12.9:27.1, 1978年为29.8:46.6:23.6, 2019年为5.5:51.6:42.9(见 图2)。目前正在构建现代产业 体系,努力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城市等;
广东产业优势
广东4大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 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大亚湾经济技术发区
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沙处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几何中心,位于珠江出海口虎门水 道西岸,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集之处,东与东莞虎门隔海相 望,西连中山市,以南沙为中心,周围60公里半径内有14个大中城市。 南沙地区是区域性水、陆交通枢纽,水上运输通过珠江水系和珠江 口通往国内外各大港口,海上距香港38海里,距澳门41海里。航空 方面,周围有广州、香港、澳门等国际机场。
企业的人才引进
--深圳万科
“人才是万科的资本,是万科的核心竞争力”,尊重人,为优秀人才创造一个和谐、 富有激情的工作环境,是万科成功的首要因素。自创建以来,万科一贯主张“健康 丰盛人生”,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为员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机会,鼓励 员工和公司共同成长,倡导“阳光照亮的体制”、简单人际关系,致力于营造能充 分发挥员工才干的工作氛围。 万科重视人才培养,尤其重视应届毕业生的培养。万科自2019年起大规模的从国内 著名高校招聘应届毕业生,经过十二年的系统沉淀,已形成了中国企业中独具特色 的“新动力”(New Power)品牌,并培养出一大批善经营、懂管理、专业知识过 硬、不断超越自我的职业经理人。自2019年起,万科“新动力”招聘延伸到海外, 与世界一流大学建立起长期的人才引进和合作体系,迄今为止,已有来自哈佛大学、 MIT、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东京大学等十余所世界名校的精英学子 纷纷加盟万科,开始他们在万科的卓越职业生涯
入选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最高可获 1亿元资助
广东省15日正式启动第三批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 申报评审工作,入选者最高可获1亿元财政经费资助。
经评审入选的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可以享受广东省有 关文件规定的待遇。例如,引进世界一流水平、对广东省产业发 展有重大影响、能带来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创新科研团队, 省财政给予8000万元至1亿元的专项工作经费;引进国内顶 尖水平、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科研团队,省财政给予3000万 元至5000万元的专项工作经费;引进国内先进水平的创新科 研团队,省财政给予1000万至2000万元的专项工作经费。 引进的领军人才,省财政提供每人50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和1 00万元(税后)住房补贴。
广东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瓶颈
劳动力成本增加; 土地价格增加; 自主创新能力缺乏; 过于追求片面的经济创收; 过于依赖海外技术和外资; 长三角﹑东南亚等国家与地区的崛起。
以上原因迫使广东必须必然地走上产业升 级的道路。
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 是邓小平同志做出“利用 国外智力以利四化建设” 重要指示后,广东省引进国 (境)外人才工作得到了迅 猛发展,到广东省工作的国 (境)外人才逐年增多,成为 广东省人才队伍中特殊而 重要的一部分,为广东省经 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 的贡献。
1978年~2019年广东GDP增长
广东迅速发展的综合要素
①地理优势:省内铁路、公路、航空、海河运输便利,毗 邻港澳及东南亚地区;
②气候条件:宜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充足; ③历史条件:“广州十三行”在闭关锁国的封建年代对外
贸易来往繁荣; ④民族情感:和福建省一样都是大量海外侨胞的故乡; ⑤国家政策:“改革开放”设立建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
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产业优势与十二五规划;
企业集团人才引进的亮点及民生保障和环 境保护等。
广东经济发展成就
经济总量实现大跨越。
2019年,广东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35696.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 增长254.9倍,年均增长9.9%;比1978年增 长46.7倍,年均增长13.7%,高于全国约4个 百分点。从经济总量在全国地位看,1952年 广东仅占全国的4.3%,1978年占5.1%, 2019年占11.9%,1989年至今20年连续保持 全国第一位。地区生产总值2019年超过新加 坡,2019年超过香港,2019年超过台湾地区。 如果将广东作为单独经济体加入世界国家经 济总量排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19年排 世界第14位。
广东已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八大优势产业体系
纺织服装 食品饮料 建筑材料 家具制造 家用电器 金属制品 轻工造纸 中成药制造
全省八大行业占制造业比重 企业数为40.4%,总产值占
29%。
广东省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已经初具优势
电子信息
电器机械
石油化工
目前,支柱产业已初步形 成新优势,在国家统计的195 个分行业中,按销售收入我省排第一、第二、第三位 的有104个,它们累计实现销售收入9230·63亿元,占 全省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85·4%,占全国同行业的 22%。
“十二五”规划纲要
据纲要,到2019年,广东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要实现比2000 年翻两番的目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到2019年约6.7 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到2019年约6.6万元。
纲要指出,在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 构上,要更趋合理,使服务业比重达到48%, 基本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总体架构。研发经费 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针对区 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纲要表示,粤东西北 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基本形成珠三角一体化和粤东西北地区跨越 发展格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 人均纯收入方面,要实现年均实际增长8%的 指标。节能方面,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 低16%左右,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减 少17%,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量达到国家下 达的约束性指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