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生化试剂检测中的各种交叉污染

临床生化试剂检测中的各种交叉污染

临床生化试剂检测中的各种交叉污染
第一类:前一测试项目试剂中含有紧跟其后
测试项目所要测定的底物。
此时残留的污染物被带入下一测试中,与该测试的试剂反应,可能会
导致结果异常。引起这类交叉污染产生的物质明确,并且可以定量分
析。主要项目有:
1.ALT(IFCC法),AST(IFCC法)含高活性的LDH,会影响其后的LDH

结果。
2.CK-NAC、CK-MB-NAC酶偶联测定试剂含高浓度Glucose,
会干

扰其后的血糖测定,尤其对HK法干扰严重。
3.Glu(GOD法)、UA(尿酸酶法)、a-HBDH、TG、Ca(偶氮胂III

法)、TC(CHOD-PAP)等均采用磷酸盐缓冲液,会干扰位于其后无机
盐(P)的结果。
4.ALP(IFCC-AMP法),CK-NAC,CK-MB-NAC,TG(GPO法)
试剂均

含高浓度Mg2+会影响紧随其后的Mg2+的结果。
5.TC、HDL-C、HDL-C、LDL-C
采用胆固醇氧化酶法的试剂含胆

酸钠,会干扰紧跟其后的TBA结果,致假性偏高。
6.以4NP-G4为底物的AMY试剂含Ca2+
浓度高会影响其后测

Ca2+
的准确性。
7.TG,TC试剂中有LIP,会导致LIP
的测试结果不真实。

该种类型的交叉污染单试剂终点法的受污染项目测试结果的抬高或
降低反映的是搅拌杆的携带污染。因为试剂针携带进来的上一个测试
的干扰物会和下一个试剂发生反应,由于携带量小,一般在试剂空白
段(2min)即反应平衡。而双试剂项目的测试结果反映的是试剂针
和搅拌杆的综合污染。
第二类:前一测试项目试剂中的某种(些)成份干扰紧随其后测试项
目所要测定的底物。
引起这类交叉污染产生的物质明确,但和第一类不同的是,前一测试
残留并带入下一测试的污染物并非待测物本身,而是能与待测物进行
其他的反应或显色物质波段重叠或引起测试条件的变化如PH值改变
等,从而带来对测试过程的干扰,这种干扰作用不易进行定量分析。
主要项目有:
1.TC、HDL-C、HDL-C、LDL-C最终反应都是过氧化氢和4-
氨基

安替比林在过氧化酶的作用下产生醌亚胺显色(505nm),因此这些
项目间会相互干扰。
2.TP
的检测原理是蛋白质与铜离子生成紫蓝色复合物,该显色物质

在546nm有吸收峰,在波段500nm~600nm都有较大吸收;因此
TP试剂可能影响500nm-600nm波段的终点法显色测定(如TC

TG,UA等)。另外,TBIL(重氮法)和DBIL
(重氮法)生成的偶氮

物在546nm下有吸收峰,因此TBIL(重氮法)或D-BIL(重氮法)
会和TP相互干扰。
3.ALB(BCG)检测原理是形成的蓝绿色复合物在578nm
有强吸收,

且在整个500nm-700nm都有较强吸收,因此ALB试剂会干扰紧
随其后的500nm-700nm波段的终点法显色测定(如UA等)。
4.ALT的R2(含NADH)及CR的R2
试剂(苦味酸,呈深黄色)

在340nm有很强的吸收,会干扰紧随其后的340nm免疫比浊终点
法的测定(如PA,CRP等),且免疫比浊法的

终点吸光度越低干扰越严重。
该种类型的交叉污染无法分出是试剂针还是搅拌杆携带进的污染对
测试结果的影响,是两者的综合影响。
另外一些文献报道:
ALT、AST、CK、CK-MB、Glu(GOD法和HK法)对TG
有影响;

P对UA、CREA、D-bil(钒酸盐法)、D-bil
(重氮法)有影响;

Glu(HK)、UA、UREA、CREA(JAFF)、TP对Ca
有影响;

TP对Mg
有影响;

CK、CK-MB、UA对P
有影响。

TC、TG、HDL-C、LDL-C、Glu(GOD)、CREA(酶法)、UA
反应

过程中有H2O2,ALT、AST、CK、LDH、CK-MB、a-HBDH、
Glu
(HK)、UREA反应过程中有NADH,两类反应间可能发生氧化还原
反应从而产生影响。
Mg试剂中含有EGTA,对Ca
有影响。

CK、CK-MB中含有EDTA,对Ca、Mg
有影响。

a-HBDH中含有碳酸盐,对Ca
有影响。

CK、CK-MB中含有EDTA能螯合ALP试剂中的Mg
离子,从而影

响ALP的检测
声明:各媒体转载请自觉注明文章来自《中华检验医学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