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行政官员腐败问题日益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研究中国行政官员腐败并提出解决对策对于我国行政系统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1我国行政官员腐败问题的现状分析行政腐败是指行政人员违背公共利益,以权谋私,导致公共权力的异化。
导致行政官员腐败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我国政治体制制度上存在疏漏,行政政治中用人不透明,我国对腐败问题惩治不力。
此外,还有行政官员的个人原因等。
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因而当代中国的腐败具有转型期的特征,有自身的独特性。
我国行政官员的腐败可以渗透到政治、经济、道德等各个方面。
这些腐败行为,滥用国家权力,利用公权争取个人或小集团私利,践踏社会主义的法制原则,延缓了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也扰乱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秩序。
2关于我国行政官员腐败问题的理性思考行政腐败对一个国家产生巨大的危害。
腐败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造成了恶劣的政治影响;同时还严重败坏了我国的国际声誉。
因此反腐败的重要性是至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加强权利运作法制化,科学化和政务公开化。
反腐败要加强国际合作。
西方国家奉行新闻自由,民主化程度较高,对中国的反腐行动具有很强的吸收借鉴意义,给我们很大启示。
反腐败重在塑造阳光下的政府、透明的行政,重在发挥新闻、舆论、公众的监督作用,重在健全法治、完善制度。
3应对行政官员腐败的若干建议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运用不当则贻害无穷,因此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一是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制,要加强对行政权力内外部全方面的监督;二是增加政府信息透明度,打造阳光政府;三是加强廉政教育,积极营造廉政清洁的社会氛围;四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在制度上遏制腐败;此外把住用人关口、高薪养廉、健全法治,加大惩戒力度等也是反腐败的有效措施。
我国的腐败问题虽然突出,但是如果政府能够高度重视,及时出台政策,严格贯彻执行,加强监督,打造阳光政府,对于我国行政系统的高效廉洁大有裨益。
行政官员腐败问题与解决对策作者:贾道宽指导教师:康维波(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泰安 271018)【摘要】腐败被称为“政治之癌”,对一个国家的政府具有这毁灭性的破坏作用。
腐败问题自古有之,其本质的根源是“失去了制约的权力”。
它是人们切齿痛恨的社会顽症,也是执政党必须要面临的一个问题。
改革开放上以来,虽然经过党和政府的不懈努力,惩治了一大批贪官污吏,在惩治和预防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看到成绩的同时问题依然突出,行政腐败如久治不愈的顽疾,反腐倡廉工作依旧任重而道远。
特别是在体制转轨的今天,腐败问题的现状令人堪忧。
本文通过对腐败问题产生的根源、特征、影响等方面的分析,对比中外行政体制中的腐败问题与预防解决对策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吸收借鉴外国经验,可探求预防与解决腐败问题的合理途径。
【关键词】行政腐败监督防治体制贪污贿赂,恐怕是一个困扰中国人多年的问题.虽然政府多次出台政策进行防治,然而问题不但未曾离去,反而更加猖獗,难道真像人们说的,它已成为中国文化里难以抹去的基因吗﹖1我国行政官员腐败问题的现状分析我国是一个行政大国,官员系统庞大,体系尚待健全,官员素质尚待提高,官员腐败问题突出已经成为困扰我国政坛的一大难题,加强对我国行政官员腐败问题的现状了解,对于反腐倡廉工作大有裨益。
1.1行政官员腐败的含义行政腐败是指行政人员违背公共利益,以权谋私,导致公共权力的异化。
其本质是指国家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尤其是各级官员,没有履行被赋予权力的相应职责,为谋取私利或所在小集团的不正当利益,非法用权,危害了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1.2行政官员腐败的原因任何社会问题的产生、存在和演变都有其深刻的社会与时代的原因。
权力腐败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相当复杂的。
腐败的本质就是对公共权力的滥用,它与权力是依存关系,权力在官员手中,使用不当就容易产生腐败[1]具体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1.2.1行政政治中用人不透明无论是机关进入,还是提拔任用、目前尚缺乏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机制,“靠关系”、“走后门”在一定范围内仍广泛存在。
由于“任人唯亲”这一现象还在存在,使得我国的官场腐败甚重;还有一些上下级之间的利益共享,使得官官相护,腐败现象此消彼长。
1.2.2对行政官员的防范不周到我国对于官员的监督与防范意识不是太强,其中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于各种官员疏于防范,并且不太注重监督体制建设。
我们要学习西方,加强对官员的防范,因为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腐败;二是防范体系过于单一。
目前对官员的腐败行为监督主要依靠上级领导和专门部门。
而专门部门的监督防范更是因为与有关部门或单位缺乏直接联系而形同虚设。
1.2.3我国政治体制制度上的疏漏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度变革,社会结构深度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历史时期。
经济增长先于社会转型和制度更替,而体制制度的转换有一个此消彼长的渐进过程,加之又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客观上助长了权力的扩张和膨胀,而监督制约权力的配套制度又跟不上去,必然增加权力腐败的几率,市场体制还不完善,有很多漏洞,使腐败现象有滋生的土壤。
1.2.4我国对腐败问题惩治不力官员的腐败行为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有的专家将我国查处腐败的情形比喻为“隔墙砸砖头”,砸到谁谁倒霉。
还有就是对于已经查出的官员惩处不严,由于腐败大面积的发生,致使案件的查处标准在一些地方不断被放宽。
如厦门远华案,贪污5万元以下的免于处理;马德卖官,涉案265人,只有4人被处理。
而出现这种情形据说是由于“涉案人员太多,如果全部处理,整个政府就跨了,无法运行,而具体做法只能是抓大放小”。
可是这种处理结果与情与理都是对腐败的纵容和鼓励,必然使腐败更加猖獗。
1.2.5行政官员的个人原因传统的崇拜权力、信奉权力至上的社会制度环境的影响至今根深蒂固。
改革开放三十年,受市场经济思想的影响,外来腐朽思想的影响,个人主义思想对权力的追逐;丰富的物质生活,对人精神与肉体的刺激;各种价值观念对人的诱惑,无不干扰官员以往信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加上我国腐败监督体制不完善,所以,如果当她坚信自己被发现的机会等于零的话,她会受到诱惑;如果贿赂大而风险小,她会情不自禁地滥用这一职权作出串通之举[2]。
1.3我国行政官员腐败的特点当代中国的腐败现象具有自身的特点,与国外的腐败现象有明显的差别且具有扩大化、弥散化、复杂化、网络化的趋势,体制化的苗头已经出现。
1.3.1新旧体制的交替客观上为腐败的产生提供了大量的机会。
改革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
在破旧立新的进程中,旧未破已松动而新未立,新旧体制并存,各种双轨制,旧己破新未立、出现事先未估计到的空白,都在客观上给了某些人腐败以可乘之机。
1.3.2转型期社会思想意识领域的多样化,不利于遏制腐败。
解放思想是启动改革开放的号角,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思想、价值出现失范现象,社会思想多样化,国外思想大量流入,思想上、价值上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强。
一方面从客观趋势来讲,社会变得更有活力,人的自主性显著增强,另一方面也给腐败的思想根源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享乐主义、金钱至上、政治麻木、急功近利等观念都有很大市场,而腐败的蔓延又进一步推动了这些不良观念的膨胀。
1.3.3当代中国的腐败己经呈现出体制化的恶性态势中国的腐败还没有完全体制化,但在某些领域、某些地区已经形成了腐败体制,而且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
当代中国腐败呈现出以下极为令人担忧的趋势:一是个体腐败与群体腐败并存,群体腐败呈上升趋势;二是腐败行为主体正在从基层向中层和高层领导干部蔓延;三是腐败行为己经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一般经济管理部门扩散到了党政领导机关、组织人事部门、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等要害部门。
总结上述三大特征,当代中国的腐败问题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与发达国家法治相对完备状态下的腐败局势不完全一样。
与国外非转型社会的腐败不完全相同。
1.4我国行政官员腐败的主要表现目前,不少领域存在易发多发腐败现象和问题,这是我国实际国情所导致和产生腐败的重要原因。
目前存在于不少领域易发多发的腐败现象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1.4.1经济上收贿受贿、公饱私囊有的地方一些领导干部、权力部门的干部,长期在岗位权力严重失控,滥用职权,老百姓不给好处就不办事情,“收红包”还美其名曰“劳务费”、“收入提成”,数额巨大的,干脆直接给存折或者支票,行贿还有更隐蔽的方式:邀请考察、介绍职业、调动工作、聘任顾问、提供性服务等等[3];截留、挪用、骗取国家用于基层农村建设和给群众的政策性减免照顾、补助资金。
在经济管理、财务管理、支出审批方面,严重违反管理原则和制度,权利失控,独断专行,以权谋私,挥霍国家和人民的财产、资源,弄虚作假。
1.4.2政治上背离党、脱离群众有的地方一些领导干部不能很好地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能按党的组织原则处理党政事务,脱离领导集体的民主集中制,不能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工作纪律,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个别少数领导干部自酿的腐败案件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
有些行政官员在工作中权钱交易,权权交易,行为失范,令不行、禁不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存在,严重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
1.4.3生活上腐化奢侈、贪图享乐有的地方一些领导干部公开带头利用公款大吃大喝,请客送礼,行贿受贿,拉拢关系,借会议、考察、培训等各种名义,经常公款境外旅游、公款高额消费;有的单位铺张浪费成风,讲排场、搞攀比,办公场所、办公用品越来越高档;有的地方一些领导干部道德沦丧,生活出入高档酒店、夜总会和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找“三陪”、包“二奶”、养情人,把这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生活视为很正常。
2关于我国行政官员腐败问题的理性思考我国行政官员腐败问题颇为严重,不仅地方官员而且许多省部级官员中央领导也因为腐败而落马,为官之初他们也曾满怀壮志,立志以身许国、为民请命。
可是,为什么后来却成为人民的罪人,成为危害祖国危害人民的人,不得不引发人们的思考。
2.1行政官员腐败的危害行政腐败在政治、经济、社会风气等方面对一个国家产生巨大的危害它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败坏了社会主义声誉,挫伤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是我国当前社会不稳定的主要诱因[4]。
在政治方面,腐败会动摇政府合法性地位,使民众对政府产生信任危机。
政府工作人员想着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为广大人民谋福利,在工作互相推诿工作效率随之下降,腐败破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削弱党和政府的凝聚力,使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离心离德,其结果必然导致社会纷争、动乱、乃至四分五裂;在经济方面,腐败分子不仅自己通过贪污受贿侵占国家资金,而且通过其他不正当手段,使国家巨额资金和大量财产流入不法分子手中。
更为严重的是,腐败分子以权谋私,权力进入市场,直接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破坏国家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