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ppt课件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ppt课件



4、连接固定 1)右手挤压2下呼吸囊,检查呼吸囊的性能 2)操作者站在病人的头顶位 3)连接好简易人工呼吸器(选择合适的无孔面罩), 面罩盖住病人口鼻,左手中指、无名指抬起下颌角, 拇指、食指分别固定好面罩,右手挤压呼吸囊 4)挤压呼吸囊同时迅速要求旁边医护人员接上氧气 10~12L/min 要点及注意事项 1)挤压检查呼吸囊时,用左手皮肤感觉是否有气流 2)面罩放置口、鼻方法正确,勿反接,防漏气 3)整个挤压过程保持呼吸道通畅 4)尽快接上氧气
有效指征
1)面色、甲床、口唇转红润 2)自主呼吸恢复


3)监测血氧饱和度达到96%以上
4)面罩内有雾气

7、复苏后 1)为病人擦拭口鼻,采取平卧头侧位


2)以6-8L/分流量吸氧
3)意识清醒可垫枕头,并做好解释工作 注意事项 防止气道阻塞或误吸
可取合适体位,并注意保暖 2)病床单位:整洁、呼叫器方便使用 3)物品:妥善处理,归还原位 4)护士:洗手 要点及注意事项 1)安抚病人,做好心理护理 2)病人口腔的清洁,必要时做口腔护理 3)一次性面罩丢弃,呼吸囊、储氧袋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后备用
谢谢观看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方法
1
目的
呼吸 器的 使用
3
2
适应症
操作流程
目的

1、增加或辅助病人的自主通气。


2、改善病人的气体交换功能。
3、纠正病人的低氧血症,缓解组织缺氧状态。 4、为临床抢救治疗争取时间。
适应症

1、中枢神经系统衰竭,神经肌肉病变、药物中毒、重症哮喘等 疾病造成的自主呼吸减弱或消失。 2、肺部感染、代谢紊乱、肺水肿等原因引起的呼吸功能不全, 需维持通气。


3)挤压呼吸囊时,要有足够的潮气量是胸廓起伏, 无接氧气时用10ml/kg体重的潮气量,接上氧气, 氧浓度大于40%时用6~7ml/kg体重的潮气量 4)挤压有效,胸廓有起伏


6、效果判断
1)观察面色,甲床、口唇等情况 2)观察呼吸运动 3)观察血氧饱和度 4)观察面罩内有无雾气 要点及注意事项


5、挤压呼吸囊
1)有规律挤压呼吸囊,观察病人胸廓起伏情况
2)频率,成人为10~12次/分;婴儿和儿童为12~20 次 /分

3)挤压容量,挤压1.5L呼吸囊的容量为1/2~1/3, 2L的呼吸囊为1/3
要点及注意事项 1)按呼吸频率10~12次/分挤压,频率要规则 2)呼吸比要符合要求

操作流程

(一)评估

1、病人的病情、年龄、体位、呼吸道是否开放通畅,呼吸状况 (频率,节律、深浅度、有无自主呼吸)、意识状态、脉搏、 皮肤黏膜颜色。
2、环境温度、湿度,空气流通情况,是否具备抢救的重要条件。 3、物品性能良好。 4、医护人员做好安全防护。


(二)准备 1、操作者:有急救意识,做好自身防护,动作迅速。 2、物品:简易人工呼吸器(面罩、呼吸囊、接管、储氧袋), 弯盘、方纱(2块)、氧气装置、必要时备四头带、口咽通气管、 开口器、舌钳、金属压舌板。

3)摆正头部,采用压额举颌法开放气道,手置于 前额向下压,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 颌或下颌角处,抬起下颌,使头部后仰 注意事项
1)有效清理呼吸道,有活动义齿者及时取出


2)病人头后仰的角度适度,使气道通畅
3)手指不要压迫病人颈前部,颌下软组织,以防

3、呼吸、脉搏的判断 1)视:是否有胸廓起伏 2)听:是否有气流声音 3)感觉:面部感觉有无气体排出 4)触:右手食指与中指从环状软骨向外滑行至胸锁乳突肌内侧 缘,触摸颈动脉搏动 要点及注意事项 1)保持气道开放位置 2)判断时,用耳贴近病人口鼻,头侧向病人胸部,眼睛观察10 秒左右(病人有颈动脉搏动,但无呼吸)

3、环境:通风良好,周围环境安全,足够的操作空间。
4、病人:仰卧位,头后仰,气道开放。

1、体位 使病人取仰卧位,头后仰,双手放于躯干两侧 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手拖住颈部,另一手扶着肩部,使病人平稳地转动至仰卧位


2、呼吸道通畅
1)解开衣领、腰带(掀开盖被,露出胸部) 2)去枕,头偏一侧,弯盘置于口角,清除口腔异 物、分泌物,右手食指从病人臼齿伸入口腔压住下 牙,拇指反方向顶住上门牙,打开口腔,左手食指 用方纱包裹伸近口腔内掏出异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