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
.
(三)意识障碍的判断——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
❖ 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患者,客观地表达患者的意 识状态
❖ 量表由睁眼反应、运动反应、语言反应三部分组成 ❖ 总分15分,最低3分。8分或以上恢复机会较大,7分以
下预后较差,3~5分并伴有脑干反射消失的患者有潜在 死亡危险
发作前可有视觉症状(闪光、火花)但多数并无先兆。 ➢ 缓解方式:在暗处休息睡眠后或服用止痛药物。
.
一、头痛(headache)
❖高颅压性头痛
➢ 原因:颅内占位性病变(肿瘤、血肿、脓肿、囊肿等) 使颅内压升高,使血管、神经及脑膜受刺激、挤压。
➢ 特点:持续性全头胀痛呈阵发性加剧伴喷射状呕吐及 视力障碍。
.
概 念: 神经系统疾病指神经系统和骨骼
肌由于血管性病变、感染、变性、肿 瘤、外伤、中毒、免疫障碍、遗传因 素、先天发育异常、营养缺陷和代谢 障碍所致的疾病。
.
常见症状
❖
头痛
❖ 意识障碍
❖ 言语障碍
❖ 感觉障碍
❖ 运动障碍
.
一、头痛(headache)
❖头痛:各种原因刺激颅内外的疼痛敏感结构都可引 起头痛。
.
(二)言语障碍的临床分类——失语症
❖6、传导性失语
损伤部位:优势半球缘上回皮质深部白质内的弓状纤 维
临床表现:病人口语清晰能自发讲出语义完整、语法 结构正常的句子,且听理解正常;但不能复述出在自 发谈话时较易说出的词、句子或以错语复述。
.
大脑半球的背外侧面
顶 叶 parietal lobe
主要沟回
临床表现:患者听力正常,但不能理解他人或自己的言语。 不能对他人提问或指令做出正确反应。自己的言语尽管流 利,但用词错误或零乱,缺乏逻辑,让人难以理解。
.
(二)言语障碍的临床分类——失语症
❖3、命名性失语
损伤部位:优势侧半球颞中回后部
临床表现:患者对语言的理解正常,自发言语和言语的 复述较流利,但对物体的命名发生障碍。表现能够叙 述某物的性状和用途,也能对他人称呼该物名称的对 错做出正确判断,但自己不能正确说出该物名称。
.
五、运动障碍
❖ 随意运动(自主运动):是指由主观意志支配的 动作。 由锥体系统及其支配的肌肉来完成。
❖ 不随意运动:是指不受主观意志控制的“自发” 动作。 由锥体外系和小脑系统控制。
.
五、运动障碍
❖ 僵硬 ❖ 指肌张力增高所引起的肌肉僵硬、活动受限或不
能活动的一组综合征。
❖ 共济失调: 由本体感觉、前庭迷路、小脑系统损害引起的身 体平衡和协调不良。
.
(二)言语障碍的临床分类——失语症
❖4、失写症(书写不能)
损伤部位:优势侧半球颞中回后部
临床表现:患者手部运动功能正常,但丧失书写的能力, 或写出的内容存在词汇、语义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抄 写能力保留。多合并运动性和感觉性失语。
.
大脑半球的背外侧面
颞 叶 temporal lobe
主要沟回
颞上沟 颞下沟
颞上回 颞中回 颞下回
颞横回
外侧沟 颞下沟
颞横回
颞上回 颞上沟 颞中回 颞下回
.
(二)言语障碍的临床分类——失语症
❖ 5、失读症 损伤部位:优势侧半球顶叶角回
临床表现:患者并无失明,但不能辨识书面文字, 不能理解文字意义。轻者能够朗读文字材料,但 常出现语义错误。重者将口头念的文字与书写的 文字匹配的能力也丧失。
.
大脑半球的背外侧面
额 叶 frontal lobe
主要沟回
中央前沟 额上沟 额下沟
额上回
额上沟 额中回 额下沟 额下回
中央前回 额上回 额中回 额下回。
中央前沟 中央前回 中央沟 外侧沟
.
(二)言语障碍的临床分类——失语症
❖2、感觉性失语(听感受性失语、 Wernicke失语)
损伤部位:优势侧半球颞上回后部听性语言中枢 (Wernicke区)
截瘫,单瘫,局限性瘫痪
.
1)上神经元损害:亦称中枢性瘫痪
皮层运动投射区
受损
上运动神经元径路(皮层脊髓束和皮层脑干束) 因瘫痪肌的肌张力增高,故又称痉挛性瘫痪或硬瘫。
.
2)下神经元损害:亦称周围性瘫痪
受 脊髓前角细胞(或脑神经运动核细胞)、脊髓前根 损
脊周围神经和脑周围神经的运动纤维 肌张力减低(故又称弛缓性瘫痪),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
二、意识障碍(conscious disturbance)
❖意识:指人对外界环境和自身状态的 识别及观察能力。
❖意识障碍: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反应 的一种精神状态。
.
(二)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
意识障碍
觉醒度 改变
意识内容 改变
意识范围 改变
特殊类型 意识障碍
嗜睡
昏睡
昏迷
意识模糊 谵妄状态 朦胧状态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 症状体征
分析综合 信息
神经系统
接收信息传 递神经冲动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脑
脊髓
脑神经
脊神经
.
(一)中枢神经
大脑: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等 脑 间脑:丘脑、下丘脑等
脑干:中脑、脑桥、延髓 小脑: 脊髓
.
(二)周围神经
脑神经:12对 脊神经:31对
一嗅 二视 三动眼 四滑 五叉 六外展 七面 八听 九舌咽 迷走 副神 舌下全
❖头痛敏感结构
颅内:血管、神经、脑膜等 颅外:头皮、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和骨膜等
牵拉、挤压、移位、炎症、血管扩张、肌肉收缩
头痛
.
一、头痛(headache)
分类:
❖偏头痛 ❖高颅压性头痛 ❖颅外因素所致头痛 ❖神经性头痛
.
一、头痛(headache)
❖偏头痛
➢ 原因:颅内外血管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 ➢ 表现:一侧或双侧颞部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典型者
.
上、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鉴别
瘫痪分布 肌张力 腱反射 病理反射 肌萎缩
上
以整个肢体为主 增高 增强 有 无或轻度
下
以肌群为主 减低 减低或消失 无 明显
.
(3)瘫痪的类型
1)局限性瘫痪: 某一神经根支配区或某些肌群无力 单个肢体的运动不能或无力,多为
2)单瘫: 一个上肢或一个下肢 3)偏瘫: 一侧面部和肢体瘫痪,常伴患侧肌张
.
三、语言障碍
❖构音障碍:是因神经肌肉的器质性病变, 造成发音器官的肌肉功能障碍而无法正常 发音。
❖ 发音含糊不清而用词准确。
.
构音障碍dysarthria
❖ 上运动神经元损害 ❖ 基底节病变 ❖ 小脑病变 ❖ 下运动神经元损害 ❖ 肌肉病变
.
(三)言语障碍的判断
❖1、语言表达能力检查
说:交谈性言语——对话 描述性言语——看图说话 言语复述——跟读 自发言语——计数、叙述经历 命名物体、唱歌、解释单词或成语的意义等
.
一、头痛(headache)
颅外局部因素所致头痛
➢眼源性头痛:眼眶周围及前额疼痛,治愈眼疾头痛可缓 解。 ➢耳源性头痛:耳疾引起,单侧颞部持续或搏动性疼痛, 伴乳突压痛。 ➢鼻源性头痛:鼻窦炎引起,前额疼痛,伴发热、鼻腔脓性 分泌物.
.
一、头痛(headache)
❖神经性头痛
特点:
➢无固定部位 ➢持续性闷痛、胀痛 ➢伴失眠、多梦等精神症状
时感觉到 ❖ 2级 肌肉收缩可引起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
肢体不能抬离床面 ❖ 3级 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 4级 能做对抗阻力的活动,但较正常差 ❖ 5级 正常肌力
.
问答题
肌力的分级?
.
写:听写单词 听写句子 自动书写(造句、作文) 抄写(词、句、图)
.
(三)言语障碍的判断
❖2、语言理解能力检查
听:执行简单指令——睁眼、闭眼、握拳 是非问题选择——门是开着的吗? 左右定向——伸出左手 执行复杂指令——按顺序摸鼻子、眼睛和耳朵
阅读:朗读单字、单词和单句 找出检查者朗读的单词 执行书面命令
.
(三) Glasgow昏迷量表
.
特殊类型意识障碍
❖去皮质综合症:大脑皮质下及脑干功能仍然存在
❖ 无意识地睁眼闭眼,眼球活动,光反射、角膜反射存在 ❖ 有觉醒和睡眠周期 ❖ 缺乏意识活动 ❖ 特点:
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姿势:上肢屈曲下肢伸直
.
特殊类型意识障碍
❖无动性缄默征(睁眼昏迷)
损害部位:为脑干上部或丘脑的网状激活系统受损 特点:病人注视周围人貌似觉醒,但缄默不言语,不 能活动。存在睡眠和觉醒周期。
中央后沟 顶内沟
中央后回 顶上小叶 顶下小叶
缘上回 角回
中央沟
中央后回 中央后沟
顶上小叶 顶内沟
缘上回 角回
.
(二)言语障碍的临床分类——失语症 ❖ 7、完全性失语(混合性失语)
损伤部位:优势大脑半球较大范围病变 临床表现:口语表达障碍明显,多表现为刻板性语言;
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均严重障碍
能说出物件的用途及如何使用 (5)完全性失语:所有语言功能都有障碍 (6)失写:书写不能 (7)失读:不能阅读
.
(二)言语障碍的临床分类——失语症
❖1、运动性失语(表达性失语、 Broca失语)
损伤部位:优势侧半球额下回后部的运动性语言中枢 (Broca区)
临床表现:患者能够理解他人言语,能够发音,但言 语产生困难,或不能言语,或用词错误,或不能说出 连贯的句子而呈电报式语言。患者能够理解书面文字, 但不能读出或读错。
.
闭锁综合征
神志清醒,眼球活动正常,但不能言语,用睁闭 眼回答简单问题,脑电图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