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燃气轮机的发展现状与杂谈
前几天去参加了一个名为“燃气轮机聚焦2014”的会议,从会上了解到一些燃气轮机行业的信息,特总结记录下来与大家一同分享,中间不免夹杂一些个人想法,仅供参考。
这个会议主要探讨了燃气轮机技术及其创新、检修运行、应用、发展等关键问题。
我觉得之所以现在国内这么强烈的关注燃气轮机的发展,一是由于燃气轮机这个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另一个就是中国能源的发展和国家对环境的关注决定的。
我们都知道现在天然气能源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并且最近刚跟俄罗斯签订了合同,这都预示着天然气的利用必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如何利用好天然气,这给燃气轮机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
这次会议首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上海交大校长翁史烈教授就中国的燃气轮机发展及战略展开阐述。
目前国际上的燃气轮机技术已经形成高度垄断,国外制造商对燃气轮机部件核心技术、控制技术和维修技术等进行垄断和保密,使我国不能从国外获得关键技术。
而我国燃气轮机行业发展了这么多年,这个发展是比较曲折的,以至于目前我国的燃气轮机技术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当务之急是走自主创新之路,简单的说就是生产自己的燃气轮机,不过要面临体制机制、技术以及人才缺乏这三大瓶颈。
燃气轮机用途广泛,从发电机组、动力机组到舰船动力等。
发电主要使用重型燃气轮机,此次会议有不少来自电厂的专家,他们在会上着重讨论了燃气轮机发电技术在中国的应用现状。
全球发电量的五分之一来自燃气轮机的联合循环,而我国现在主要以燃煤发电机为主,我想这也是他们迫切希望发展重型燃气轮机产业的原因。
他们讲现在发电用燃气轮机的发展面临着设备和天然气供应这两大难题。
首先说下设备,发电所使用的重型燃气轮机主要为GE、西门子和三菱的,中国前些年通过打捆招标模式同时引进这3大动力集团的重型燃气轮机,
意在通过市场换技术的方式解决已落后几十年的重型燃气轮机研制问题,而结果是市场被这些公司的产品占领,但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高温部件的制造等关键技术却没有引入,事实证明,对于燃气轮机行业,市场是换不来技术的。
因此现在老外依然依靠整机调试、备品备件和维修服务等手段,大量赚取中国人的钱。
而对于电厂所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天然气的供应与价格,市场用电量大的时候没气,市场用电量小的时候有气却不用发电,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
另外就是天然气与电价的倒挂使他们一直处于赔钱的状态,因此他们强烈要求国家出台政策,给予气价补贴。
对于天然气供应与气价这个问题,我们在提问环节立马对他们的这一观点进行了反驳,从我们上游天然气供应与管道运输企业的角度,介绍了我国天然气与管道目前的实际情况,我们从中亚、中俄买过来的气要倒贴钱卖给用户,天然气价格也处于倒挂状态。
因此,对于天然气价格的问题,后面开会讨论时电厂方面也极少再提此事。
此次会议中有一个来自电厂的专家,给我们做了关于调峰电厂设备管理的报告,而这个人2012年我曾经跟他一起在秦皇岛培训过GE的控制系统,因为那个培训班总共也就10多人,那时候他和几个同事是一个刚成立电厂派去培训的员工,由于他们没带相机,我就给他们拍了几张照片,后来他给我留了个邮箱让我给他发过去。
其实油气管道和电厂,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这次会议的偶遇,是燃气轮机把我们又重新牵连了在一起。
我忽然觉得燃气轮机这个行业的圈子很小,在中国与燃气轮机打交道的人其实很少。
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正如一位专家说的那样,燃气轮机不同于航天行业,它是可以循环使用的,因此就会围绕燃气轮机形成一个产业,它需要有自己的产业链,包括研发、制造、材料、维修等各个方面,而这些方面需要有人才去支撑他,我们中国恰恰缺少的就是人才。
会后跟606所一个设计专家聊天,他大体讲了航改燃型发动机的历史,二战后美国和俄罗斯从德国获得了航空发动机人才和设计制造图纸,各自发展了自己航空发动机,英国RR公司属于自己研制发展的,而无论是美国、英国,还是法国、俄罗斯,这个行业都有国家的支持。
美国现在的航改型燃气轮机得益于越战,美国打完越战之后突然发现自己的航空发动机技术已经这么成熟了,就转
化成了民用航改型燃气轮机,对于燃气轮机的发展,我觉得翁史烈院士说了一句真理:燃气轮机是试出来的,而不是算出来的。
对于重型燃气轮机的发展,则是起源于瑞士的BBC公司,发展到现在,日本三菱燃气轮机的初温已经可以达到了1700℃,这已经是一个很令人惊讶的温度了。
燃气轮机的另一个分支是从美国海军起步的,就是后来我们所熟知的索拉这类机型。
总之,通过对比欧美这些国家燃气轮机的发展,中国缺少的是母型机,缺少燃气轮机的发展史,这是我们所面临的差距,因此最便捷的道路就是模仿。
正如我国的许多工业,都是以苏联技术援助起家,通过仿制,实现了国产化,而对于燃气轮机的仿制,我觉得应该向欧美学习模仿,现阶段很多部件我们肯定是无法仿制,因此就要求我们在仿制这条道路上,即使做不到“知其所以然”,也至少要做到“知其然”。
通过了解才知道,606所也设计诸如QD128型号的燃气轮机,但是现在国内没人敢用,当然这其中也是有很多原因的。
如何面对燃气轮机国产化这个问题,西气东输郭刚专家说的挺好,老外的燃气轮机也不是完美的,也出故障,出了故障我们去解决他,这才能有发展有进步,你老是担心他故障多就不用他,那中国的燃气轮机行业还有什么发展?
这两天的参会经历,使我了解到了国内燃气轮机的发展现状,这确实是一个艰难的行业,同样我们压缩机组维检修中心现阶段也面临的很多困难,包括跟老外打交道困难、技术封锁,员工缺少经验等,其实我觉得咱们干的这个行业是一个不平常不普通的行业,行百里者半九十,即使我们差一点点,那也不是成功。
让我们脚踏实地去开拓这个事业,不能总用别人的明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
写到最后,我突然想起来吃饭的时候跟旁边的一个人聊天,其实我们就属于那种瞎聊,聊着聊着他突然问我下班之后干什么,我就说也没干啥,挺无聊的,他说其实人与人的区别在于工作八小时之外如何运用的,我觉得这句话有一定道理的,特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