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建筑用的龙骨技术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外挂墙板龙骨,包括连接组件、扣件和紧固组件。
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和固定叉,连接板的一端侧壁开设有穿孔,固定螺栓穿过穿孔可以将连接组件固定在墙体上,连接板的另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叉,两个固定叉之间在连接板上设置有紧固组件,通过紧固组件可以完成外挂墙板的固定。
外挂墙板的侧面固定设置有扣件,扣件包括插槽和顶槽,上进行组装时,固定叉嵌套在顶槽内部,从而完成外挂墙板与连接组件的连接。
本技术优点: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固定牢靠,美观性好,便于推广实施。
技术要求1.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外挂墙板龙骨,包括连接组件(2)、扣件(3)和紧固组件(4),其特征在于,连接组件(2)包括连接板(6)和固定叉(8),连接板(6)的一端侧壁开设有穿孔(7),连接板(6)的另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叉(8),两个固定叉(8)之间在连接板(6)上设置有紧固组件(4),外挂墙板(5)的侧面固定设置有扣件(3),扣件(3)包括插槽(19)和顶槽(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外挂墙板龙骨,其特征在于,连接板(6)为门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外挂墙板龙骨,其特征在于,紧固组件(4)包括紧固壳体(10)、滑动孔(13)和滑动杆(9),紧固壳体(10)内部开设有滑动孔(13),滑动杆(9)滑动嵌套在滑动孔(13)内,滑动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头(14),顶头(14)卡在顶槽(18)的内部,滑动杆(9)的侧壁固设有限位圈(12),限位圈(12)的左端通过复位弹簧(11)弹性连接在滑动孔(1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外挂墙板龙骨,其特征在于,滑动杆(9)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鱼叉(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外挂墙板龙骨,其特征在于,转动鱼叉(17)的顶部转动设置有滑轮(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外挂墙板龙骨,其特征在于,滑动杆(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外挂墙板龙骨,其特征在于,挤压弹簧(15)为锥形结构。
技术说明书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外挂墙板龙骨技术领域本技术涉及建筑用的龙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外挂墙板龙骨。
背景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行业追求专业化和美观化。
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是近年来政府对建筑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外挂墙板采用系统化设计、模块化拆分、工厂制造、现场装配的方式建造房屋,能更好地实现建造质量、施工工期、人工用量和成本方面的控制,由于施工技术手段的改变,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建造方式下的人工作业误差、保证建筑质量,减少现场施工产生的能耗和污染,还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这无疑是解决当下产业转型、提质增效、“用工荒”等问题的有效手段,也符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
目前外挂墙板主要有普通混凝土墙板和夹心保温墙板两种,预制外挂墙板不属于主体结构构件,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或是刚结构上的非承重外围维护构件。
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09277449 U,公告日:2019.08.20)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外挂墙板专用龙骨支撑架,用以将外挂墙板固定在所需的墙壁上,包括第一龙骨件、第二龙骨件和第三龙骨件,第一龙骨件包括第一龙骨件本体和抵接块,第一龙骨件本体为蛇形,抵接块由螺栓和圆盘块组成,抵接块穿过螺纹孔并与其螺纹连接,第一龙骨件本体的上方还设有通孔;第二龙骨件包括第二龙骨件本体,第二龙骨件本体的大小刚好嵌于第一龙骨件本体的通孔下方,第二龙骨件本体包括槽体一和槽体二,槽体一上开有圆孔,第三龙骨件包括长螺栓和固定螺母,长螺栓的一端固定在墙壁中,另一端插入槽体一上的圆孔中并通过两个固定螺母进行固定。
该支撑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不便于推广实施。
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外挂墙板龙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外挂墙板龙骨,包括连接组件、扣件和紧固组件。
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和固定叉,连接板的一端侧壁开设有穿孔,固定螺栓穿过穿孔可以将连接组件固定在墙体上,连接板的另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叉,两个固定叉之间在连接板上设置有紧固组件,通过紧固组件可以完成外挂墙板的固定。
外挂墙板的侧面固定设置有扣件,扣件包括插槽和顶槽,上进行组装时,固定叉嵌套在顶槽内部,从而完成外挂墙板与连接组件的连接。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连接板为门型结构。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紧固组件包括紧固壳体、滑动孔和滑动杆,紧固壳体内部开设有滑动孔,滑动杆滑动嵌套在滑动孔内。
滑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头,顶头卡在顶槽的内部,从而完成连接组件与扣件连接,避免了外挂墙板晃动。
滑动杆的侧壁固设有限位圈,限位圈的左端通过复位弹簧弹性连接在滑动孔的内部。
拉动滑动杆使其移动,限位圈压缩复位弹簧,顶头与顶槽脱离,从而松开扣件,进行拆卸。
松开滑动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滑动杆移动,顶头卡在顶槽内部从而完成连接组件与扣件的固定。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滑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鱼叉,转动转动鱼叉,转动鱼叉的顶部顶在紧固壳体上,从而使复位弹簧挤压,从而可以进行组装,使操作方便快捷。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转动鱼叉的顶部转动设置有滑轮,滑轮的设置减小了转动鱼叉与紧固壳体之间的摩擦力,使转动鱼叉转动更加顺畅。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滑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当顶头嵌入顶槽内部时,挤压弹簧压在扣件上,从而将扣件压紧,避免了外挂墙板晃动。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挤压弹簧为锥形结构,增大了挤压弹簧与扣件的接触面积,使固定更加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紧固组件可以完成外挂墙板的固定。
固定叉嵌套在顶槽内部,从而完成外挂墙板与连接组件的连接。
安装方便快捷。
扣件设置在外挂墙板侧面,增加了美观性。
松开滑动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滑动杆移动,顶头卡在顶槽内部从而完成连接组件与扣件的固定,固定牢靠。
转动转动鱼叉,转动鱼叉的顶部顶在紧固壳体上,从而使复位弹簧挤压,从而可以进行组装,使操作方便快捷。
挤压弹簧压在扣件上,从而将扣件压紧,避免了外挂墙板晃动。
本技术优点: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固定牢靠,美观性好,便于推广实施。
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外挂墙板龙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外挂墙板龙骨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外挂墙板龙骨中紧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外挂墙板龙骨中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墙体1,连接组件2,扣件3,紧固组件4,外挂墙板5,连接板6,穿孔7,固定叉8,滑动杆9,紧固壳体10,复位弹簧11,限位圈12,滑动孔13,顶头14,挤压弹簧15,滑轮16,转动鱼叉17,顶槽18,插槽19。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
实施例1请参阅图1-4,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外挂墙板龙骨,包括连接组件2、扣件3和紧固组件4。
连接组件2包括连接板6和固定叉8,连接板6为门型结构,连接板6的一端侧壁开设有穿孔7,固定螺栓穿过穿孔7可以将连接组件2固定在墙体1上,连接板6的另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叉8,两个固定叉8之间在连接板6上设置有紧固组件4,通过紧固组件4可以完成外挂墙板5的固定。
外挂墙板5的侧面固定设置有扣件3,扣件3包括插槽19和顶槽18,上进行组装时,固定叉8嵌套在顶槽18内部,从而完成外挂墙板5与连接组件2的连接。
紧固组件4包括紧固壳体10、滑动孔13和滑动杆9,紧固壳体10内部开设有滑动孔13,滑动杆9滑动嵌套在滑动孔13内。
滑动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头14,顶头14卡在顶槽18的内部,从而完成连接组件2与扣件3连接,避免了外挂墙板5晃动。
滑动杆9的侧壁固设有限位圈12,限位圈12的左端通过复位弹簧11弹性连接在滑动孔13的内部。
拉动滑动杆9使其移动,限位圈12压缩复位弹簧11,顶头14与顶槽18脱离,从而松开扣件3,进行拆卸。
松开滑动杆9,在复位弹簧11的作用下,滑动杆9移动,顶头14卡在顶槽18内部从而完成连接组件2与扣件3的固定。
滑动杆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鱼叉17,转动转动鱼叉17,转动鱼叉17的顶部顶在紧固壳体10上,从而使复位弹簧11挤压,从而可以进行组装,使操作方便快捷。
转动鱼叉17的顶部转动设置有滑轮16,滑轮16的设置减小了转动鱼叉17与紧固壳体10之间的摩擦力,使转动鱼叉17转动更加顺畅。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固定螺栓穿过穿孔7可以将连接组件2固定在墙体1上,将扣件3固定在外挂墙板5的侧面,转动转动鱼叉17,使转动鱼叉17顶部顶在紧固壳体10侧面,此时复位弹簧11压缩,将固定叉8嵌套在顶槽18内部,从而完成外挂墙板5与连接组件2的连接。
转动转动鱼叉17至竖直,在复位弹簧11的作用下,滑动杆9移动,顶头14卡在顶槽18内部从而完成连接组件2与扣件3的固定。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滑动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15,当顶头14嵌入顶槽18内部时,挤压弹簧15压在扣件3上,从而将扣件3压紧,避免了外挂墙板5晃动。
挤压弹簧15为锥形结构,增大了挤压弹簧15与扣件3的接触面积,使固定更加稳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
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