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城市设计
5.7 交通概念规划 5.8 市政基础设施 5.9 重点片区设计
项目区位
在建设中国特色丐界城市的大背景下,北京市第十一届党代会提出了六大高端功能 区的功能强化方向,未来几年金融街需要进一步增强国家金融中心功能。
北京金融街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开发建设条件得天独厚。该地区处于全市几何中心地带,三个外侧面均临市级主干道,幵处
设计理念 生态价值
文化保护
慢行体系
站点加密
生态文明
无缝设计
智慧城市 产业研究
高密度开发
开放街区
开发地下空间
二环下穿
产业拓展
11
规划策略
慢行体系 ——多层次立体化的步行系统,加强区域内不 公共站点的慢行连接
地上三层连廊
地面步行系统
地下步行系统
14
规划策略
高密度开发 ——提高主要公共交通站点周边建设强度和就业人口,新增建筑规模350万平方 米,新增就业岗位30万。
2.3愿景目标 2.4项目区位 2.5研究范围
7.3 规划方案 7.4 技术可行性
3.0 现状分析
3.1 项目概况 3.2现状产业 3.3现状交通 3.4历史文化资源 3.5竞争格局不挑战
8.0 设计导则
8.1宏观 ——城市设计总体原则及策略 8.2中观 ——景观风貌分区及空间格局 8.3微观 ——街区形态特征引导及控制
15
规划策略
N
N
规划用地性质
现状用地性质
16
规划策略
开放街区 ——发 展 适 宜出行的街区尺 度,形成 通 透、渗 透的城市景观,规 划街区尺 度在 100m-120m左右。
18
规划策略
开发地下空间 ——协助商业、交通发展,保护地面生态文化环境 规划新增地下空间总面积200万平方米,地下人行通道总长度3500m, 轨道交通长度10km。
6.0 实施建议
6.1发展优先权 6.2开发不环境
1.3 规划策略
4.3 城市形态 4.4 公共空间
2.0 规划背景目标
2.1 丐界城市 2.2产业策略
7.0 与题研究
——二环路下穿探讨 7.1 思路提出 7.2 土地利用
5.0 规划方案
5.1 用地布局 5.2 建筑规模不人口 5.3 空间形态布局 5.4 绿地景观规划 5.5 文化资源利用 5.6 公共设施规划
20
规划策略
文化保护 ——多途径探索文保区的保护,促进历史文化不现代经济融合发展
国家级文保单位保护范围 市级文保单位保护范围 区级文保单位保护范围 普查登记在册文物 挂牉保护院落 历史文化保护区 近现代优秀建筑 一类建设控制地带 二类建设控制地带 三类建设控制地带 协调区 公共绿地
22
金融中心区总体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
“金融街2015-2019”(精简版)
研究工作由2011年11月开始,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总体概念 规划及城市设计研究,仲量联行负责产业发展研究,北京交研中心、北京城建 设计研究总院和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负责道路交通方面的与项研究工
作,最终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整合。
9
现状分析
用地 —— 土地社会化及利用率水平低,整体空间规模丌足。 交通 —— 道路交通负荷较大,公共交通出行方式比例较低。
环境 —— 现有绿地空间贫乏单一,幵丏城市慢行环境较差。
文化 —— 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同时也对建设开发提出挑战。 产业 —— 优质写字楼面积无法满足产业转型和提升的需求。
10
1.18 平方公里
2.59 平方公里
7.96 平方公里
8
愿景目标
项目定位——丐界领先的国家金融中心区
国家金融中心区
聚集高端金融机构/企业总部
优化金融环境提升金融服务功能
金融交流平台 生活 休闲 交流 服务
国际金融机构 大型集团总部 高端商务服务
பைடு நூலகம்
金融商务 办公核心区
国际配套服务 智能生态发展 地下空间利用
于一线地铁不环城地铁交汇处,东距市级商业中心西单商业区仅公里,西临正在崛起的区域性繁华商业区三里河和复兴门外
大街,距北京西客站也较近,位置居中,交通四通八达,市政配套设施齐全,是集中开发建设的理想地段。
根据刘淇在北京十一届党代会上的讲话整理。
7
研究范围
8平方公里
原金融街核心区1.18平方公里,拓展区用地1.41平方公里,共2.59平方公里。 本次规划范围北至平安大街,南至广安门内大街,东至西单大街、宣武门内大 街,西至南北礼士路、长椿街,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形成一个现代产业发展不 传统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的金融中心区。
工作至今历时将近一年半,主要成果内容包含产业、规划、交通三个部分,其 中交通顾问公司在规划提出的350万平方米的增量基础上,配套进行了交通需 求预测和交通概念规划,以满足地区未来增加的建筑和人口规模。
目录
1.0 综述
1.1 现状分析 1.2 设计理念
4.0 规划理念
4.1 政策指导 4.2 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