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设计法在设计中的应用一、对比联想之语析:“对比”,顾名思义即“逆向性”、“挑战性”、“反常性”。
由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引起跟它具有相反特点的事物的回忆,是用反向思维方式,将人的思路引向相反的方向,通过把人从固有的、常规的设计观念引离,而进行新的构思的思考方式和设计方法,从而设计出新的发明项目,对比联想法即反常设计法,这就叫做对比联想法。
例如:黑白;大小;水火;黑暗光明;温暖寒冷。
每对既有共性,又具有个性。
例如黑暗亮度小,光明亮度大,都是表示亮度。
对比联想具有背逆性。
这里用了逆向思维。
对比联想还具有挑战性。
逆向思维有时能得出荒谬的结论。
例如:有一位工程师赞颂了傻子,吸鸦片有害人的健康用鸦片能给人治病,这二者也是对比联想关系。
在相互对立的事物间产生联想也可称为对比联想。
变形画设计过程中有时也运用对比联想,由小想到大,由长想到短,由胖到瘦等等。
看到小鸡雏联想到大的动物大象,再找到小鸡与大象的相似处就可以设计出"小鸡变大象"这一变形画来。
先画一园形作小鸡头,在园形右下方画一横向椭园形,椭园形左上方留一缺口使头部的园形右下方嵌于缺口处,这个与头衔接的椭园做为小鸡的身形。
在头形左下方近身形处画一三角形嘴,再添上一只眼睛便画出了一只趴着的侧面的小鸡。
然后进行变形,在接近鸡嘴的上端根部起向左画一略呈" S" 形的曲线做为象鼻下轮廓,再在此线上面加画一条曲线与下面的曲线合成象鼻,这样原来的鸡嘴就当做了象的下嘴唇。
然后再加上大象的粗壮的四条腿和细尾巴。
这样"小鸡变大象" 就画成了。
我们见到了胖胖的猪可以联想到瘦瘦的猴子,然后再通过反复思考,找出猪与猴的玄妙的相似之处就可以设计出"胖猪变瘦猴" 这一变形画来。
在结合变形画练习讲解对比联想时可联系各种创造活动中的对比联想。
比如,显微镜自诞生以来科学家们不断地对它进行改进,使它放大的倍数越来越大,这就是始于由小而想到大的联想;飞机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改进它,使它的速度越来越快,这正是基于由慢到快的联想;清代满族妇女的旗袍肥肥大大,而后来渐渐变瘦,越来越合体,这里源于由肥到瘦的联想等等。
在一般陶瓷设计中,用对比联想法进行思考和设计的实例是屡见不鲜的。
如倒装把手的设计就是反顺装把手的常态而设计出来的;无光金、无光釉就是反有光金、有光釉的常态而设计出来的大盖钮和无盖钮的是反小盖钮的常态而设计出来的……对比联想法往往能取得出其不意之效果。
事实上对比联想法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是存在的。
用对比联想法应用在军事上的战术能出奇制胜。
“空城计”就是孔明用逆向思维方式设计的对策。
战场上的所谓“奇兵”,奇就奇在出其不意。
侦察兵常在敌方认为最安全、最可靠的眼皮底下活动,不仅侦察的安全系数大,而且获取的情报既准又快。
对比联想法的原理在科技领域更有其价值了。
电扶梯、运送带,就是将人动地静的常态转换成地动人静的对比状态而设计的。
时速高达五百多公里的悬浮列车,变触轨为离轨、变有轮为无轮,综合超导磁性等科学技术而设计出的世界上最先进、最现代的列车。
对比联想法可以分为下列几种:1、从性质属性对立角度进行对比联想例如:日本的中田藤三郎关于圆珠笔的改进就是从属性对立的角度进行思考才获得成功的。
1945年圆珠笔问世,写20万字后漏油,后来制成的笔,书写20万字后,恰好油被使用完,就把圆珠笔扔掉。
这里就运用了对比联想法.再例如:设计者运用对比手法利用两种不同效果的图形在作品中出现,使其强烈地反差,引发受众的注意,两双鞋,富人穿的又漂亮又结实,而贫穷的一群孩子拥有的却是很陈旧破烂的。
2、从优缺点角度进行对比联想从事发明设计时,既看到优点,看到长处,又要想到缺点,想到短处,反之亦然。
例如,铜的氢脆现象使铜器件产生缝隙,令人讨厌。
铜发生氢脆的机理是:铜在500℃左右处于还原性气氛中时,铜中的氧化物被氢脆无疑是一个缺点,人们想方设法去克服它。
可是有人却偏偏把它看成是优点加以利用,这就是制造铜粉技术的发明。
用机械粉碎法制铜粉相当困难,在粉碎铜屑时,铜屑总是变成箔状。
把铜置于氢气流中,加热到500~600℃,时间为1-2小时,使铜屑充分氢脆,再经球磨机粉碎,合格铜粉就制成了。
*高层住宅垃圾斜坡滑道的设计(一位居民家住在小高层的五楼,每天要把垃圾袋拿到楼下的垃圾桶很不方便。
为了方便居民,现在有些住宅楼里增设了垃圾通道,但是这些通道都是直通式的,垃圾袋从楼上扔下后常常会被摔破,不但达不到垃圾袋装化的目的,而且还污染了环境,引得底楼居民怨气大发。
为此,一个设计师设计了一种垃圾斜坡滑道,可使垃圾袋沿着斜坡平缓地下滑到底层,这样垃圾袋就可以完好无损了。
当然,滑道还可设计成有机垃圾和无机垃圾双通道,以便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这里就运用了对比想法。
)3、从结构颠倒角度进行对比联想从空间考虑,前后、左右、上下、大小的结构,颠倒着进行联想。
例如,中国的史丰收就是运用此种对比联想。
一般人进行数学运算都是从右至左、从小到大进行运算,史丰收运用对比联想,反其道而行之,从左至右、从大到小来进行运算,运算速度大大加快。
颠倒的房子(如果走在路上突然发现一座倒过来的房子,肯定误以为是错过了一场惊天地的自然浩劫,或者跟错了只兔子体验了次爱丽丝的奇特境遇。
来自德国的几个建筑师,不仅把房子倒过来盖,里面的布置也全部颠倒,就像是低档地球的吸引力,让人晕眩。
)4、从物态变化角度进行对比联想即看到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时,联想与之相反的变化。
例如:18世纪,拉瓦把金刚石锻烧成co2的实验,证明了金刚石的成分是碳。
1799 年,摩尔沃成功地把金刚石转化为石墨。
金刚石既然能够转变为石墨,用对比联想来考虑,那么反过来石墨能不能转变成金刚石呢?后来终于用石墨制成了金刚石。
对比联想法即反常设计法二、反常设计法的类型:运用反常设计法时,可选一个你认为较好的设计方案作原型,也可在自己已构思的草图中选一个方案作原型,然后从各种角度、各个方面去反向思考。
先提出问题(不要顾忌问题准确与否,甚至有的问题滑稽可笑),后设法解决(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去处理),一旦问题得到解决,一个新的设计就应运而生。
就陶瓷设计而言,可从以下几种类型去反向思考;①形态反常:从表征、形状等方面朝相反方向思考。
如圆盘可否为方盘?双耳可否为斜立?凸盖可否为凹盖?平口可否为斜口?直立可否为斜立?凸盖可否为凹盖?顺装把可否为倒装把?竖把可否横把?在形态反常设计中,“倒置”是一种常用和简便的形式。
倒置又有全倒置(将形体全部倒置)、半倒置(将形体的某个局部倒置)、横向倒置(将形体横肉方向倒置)、背靠背,犹如物体的倒影那样)、面向倒置 .②结构反常:从形体内部构造、构成方式(装饰中纹样的骨格构架、形象结构等)、线型转折等结构上反向思考。
常规的一把壶,由口、肩、腹、足、底、嘴(流、嗉)、盖(盖钮、盖裙)、把等几个部件所构成,如果反向思考一下:将某个部件去掉,或增添新的部件取而代之,或合二而一、一分为二等。
以盖为例,外扣式变内嵌式行否?无盖行否?小盖钮变大盖钮行否?一个反向思路又可分为多个支路,随着反向思维的逐步扩展,对比联想方案会越来越多。
③部件反常:即从造型各部件的位置(或装饰纹样的部位)等方面相反方向思考。
如双耳对称部位变双不对称错位;与嘴对称的中轴把反向导致与嘴方向垂直的端把,或提梁把;口、腹、底同轴圆变异轴圆(错位)等。
纹样装饰位部从外装饰思考到内装饰,或“过桥梅”式的内外装饰,或从边口装饰考虑中心装饰;正置装饰考虑斜置装饰;横置装饰考虑竖置装饰等。
对鞋类造型位置的反转。
如新的鞋护眼片的做法是否适合原鞋款楦形,修改后是否会破坏原鞋款的风格等等因素也要考虑进去或是部件工艺做法的位置改变等等。
④比例反常:即对线型、形体、体量、配色、块面的大小、长短、面积等的比例关系,朝相反方向去思考和设计。
如在造型上处理各部分之间的比例不用常规的黄金分割,相反采用1:1的正方比列,其效果并不单调,或调整原型形体与某个部件的比例关系,也有新颖感。
⑤选材反常:在选用坯釉、彩料等方面的向思考,如一反“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的常态、选用粗糙、无光、色灰、厚实的材料,达到粗犷、质朴、自然之美,改变单一的瓷器质感。
对鞋类面料的反转。
参考同风格的款式应用的材料、配色搭配,或在帆布、大底上擦脏等材料处理,这为设计师在面料的选择上带来一个崭新的视角。
将工艺进行反转处理,往往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工艺的反转包括工艺的简与烦的反转、隐藏与外露的反转等等。
⑥功能反常:在日用陶瓷或艺术陶瓷使用功能或审美功能上,从某些方面朝相反方向去思考去转换,或增加其功能。
如花瓶或花插通常是一管一口,只插一枝或一束鲜花,瓶口只是一个直径不大的圆口,是否可以在插花方式上不局限在一个圆口内,扁插行不行?分层插行不行?螺旋形插行不行?经过反复的反思推敲,于是花插由一个小口的通常设计扩展到大口、扁口、方口、多口、上下错位口、螺旋口等多种形式的新颖花插设计。
对鞋类用途的反转。
比如是否能将男鞋款改成女鞋或童鞋款,夏季鞋款是否可以通过改变颜色或材料等变成秋冬季鞋款,或运动鞋的工艺能否应用到休闲鞋等。
⑦配色反常:在坯釉、材质色彩或装饰色彩等配色方面,从用色的色相、纯度、明度、色阶、色性、配置比例及色与色之间的关系等要素上朝相反方向思考。
如黑地白花可否白地黑花?冷色调可否为暖色调?……⑧配套反常:从配套方法、品种、件数等方面朝相反方向思考。
如常规配套是同一种釉色、同一材料、同一变化、同一格调、是否可用几种不同釉色、不同材料、不同变化、不同格调来配套?因而出现了黑白或红白两种不同釉色的配套方法:出现了用陶瓷、金属、木材、塑料、玻璃等几种异质材料的配套方法。
⑨工艺反常:采用相反的工艺(生产)手段和过程。
如以雕代塑、以刻代填、以堆代镂、以釉代彩、以水代油、以釉下代釉上等。
对鞋类工艺进行反转处理,往往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工艺的反转包括工艺的简与烦的反转、隐藏与外露的反转等等。
对比是一种趋向于对立冲突的艺术美中最突出的表现手法。
它把作品中所描绘的事物的性质和特点放在鲜明的对照和直接对比中来表现,借彼显此,互比互衬,从对比所呈现的差别中,达到集中、简洁、曲折变化的表现。
通过这种手法更鲜明地强调或提示产品的性能和特点,给消费者以深刻的视觉感受。
作为一种常见的行之有效的表现手法,可以说,一切艺术都受惠于对比表现手法。
对比手法的运用,不仅无时无刻不在把它运用在广告设计可以使广告主题,表现力度更加强烈,而且饱含情趣,扩大了广告作品的感染力。
对比手法运用的成功,能使貌似平凡的东西,更加与众不同。
在广告设计中对立体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