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溶性高分子聚乙烯醇的制备及其应用

水溶性高分子聚乙烯醇的制备及其应用

精品文档交流 水溶性高分子聚乙烯醇的制备及其应用 *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应用化学 广州 510275 摘要:本实验采用溶液聚合法,以AIBN作为引发剂合成聚乙酸乙烯酯,然后用NaOH的甲醇溶液进行醇解,得到聚乙烯醇5.527 g,产率54.0%,之后利用红外对聚乙酸乙烯酯与聚乙烯醇进行表征。之后利用聚乙烯醇的缩醛化反应制备胶水,利用聚乙烯醇的性质制备面膜。 关键词:水溶性高分子 聚乙烯醇 聚乙酸乙烯酯 红外光谱法 1. 引言

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又称水溶性树脂或水溶性聚合物,是一种亲水性的高分子材料,在水中能溶胀而形成溶液或分散液。1924年,德国化学家WO. Hermann和WW. Haehel首次将碱液加入到聚乙酸乙烯酯的甲醇溶液中,得到聚乙烯醇(PVA)。聚乙烯醇为白色絮状固体或片状固体,无毒无味,是使用最广泛的合成水溶性高分子,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可调节的表面活性。PVA具有多羟基强氢键,以及单一的-C-C-单键结构,这样的结构不但使PVA具有亲水性,还有黏合性、成膜性、分散性、润滑性、增稠性等良好性能。

PVA的制备首先由乙酸乙烯酯聚合成聚乙酸乙烯酯,然后将其醇解生成PVA,其反应式如下:

PVA的结构可以看成是交替相隔的碳原子上带有羟基的多元醇,因此,其发生的反应为多元醇反应,如醚化、酯化、缩醛化。聚乙烯醇和羰基化合物反应可得到缩醛化合物。本实验利用聚乙烯醇和甲醛反应,生产聚乙烯醇缩甲醛,作为胶水使用。

2. 实验过程 2.1 实验仪器 三颈瓶,回流冷凝管,水浴锅,蒸汽蒸馏装置,滴液漏斗,pH试纸,培养皿,抽滤装置,滤纸,真空烘箱。 2.2 实验试剂

偶氮二异丁腈(AIBN),甲醇,乙酸乙烯酯,NaOH,聚乙烯醇,甲酸,40%甲醛水溶液,盐酸,羧甲基纤维素,丙二醇,乙醇。 2.3 实验步骤

2.3.1聚合反应 精品文档交流

往装有回流冷凝管的三颈瓶中加入0.03 g(0.18 mmol)AIBN,20 g(22 mL)乙酸乙烯酯和10 mL甲醇,开动搅拌。当AIBN完全溶解时,将反应体系温度升至73 ℃,在回流状态下保持反应3h,得到透明的黏稠状物。加入10 mL甲醇,搅拌0.5 h,使其成为均匀溶液。 2.3.2 除去未反应的单体

搭建如图蒸气蒸馏装置,用甲醇蒸汽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在三颈瓶I中加入甲醇和几颗沸石。三颈瓶II为聚合物溶液。用水浴加热瓶I使甲醇蒸汽进入三颈瓶II,在60℃左右蒸出的馏分是乙酸乙烯酯与甲醇的共沸物。若室温太低蒸不出则可用65 ℃水浴加热瓶II,使单体顺利蒸出,直至瓶II温度稳定在65 ℃左右(甲醇沸点温度)。乙酸乙烯酯一定要除净,否则下步反应产物发黄。

2.3.3 聚乙酸乙烯酯的醇解反应 在上述已除去残余单体的聚合物溶液中加入浓度伟20 %的NaOH甲醇溶液,使聚乙酸乙烯酯醇解为聚乙烯醇。按照聚合物与NaOH比为1:0.3(物质的量比)的配料比加碱,碱液的加入量可按下式计算:

碱液量=20×转化率×0.3×4086×碱浓度(𝑔)

式中,20是聚合是乙酸乙烯酯单体的投入量;40是NaOH的相对分子质量;86是乙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醇解步骤如下:把已经除去未反应的乙酸乙烯酯的聚合物溶液(其总体积约为80 mL,如过少,可用甲醇稀释),倒入250 mL烧杯中,温度控制在20 ℃,快速加入所需浓碱液并不断搅拌,片刻即有白色絮状的聚乙烯醇析出。醇解结束后,将聚合物滤出抽干,真空烘干,称量,计算产率。

2.3.4 红外光谱测定聚乙酸乙烯酯的化学结构 用溶液铸膜的方法制备聚乙酸乙烯酯薄膜:取少量稀释后的聚乙酸乙烯酯甲醇溶液,均匀地涂覆在溴化钾片上,烘干后即可用于进行红外光谱测试。

取0.25 g 聚乙烯醇样品,置于装有10mL去离子水的烧杯中,水浴加热,同时开动搅拌,使PVA完全溶解,制得聚乙烯醇溶液,将溶液均匀涂覆在溴化钾片上,烘干后进行红外光谱测试。

2.3.5 聚乙烯醇杂化妆品行业中的应用——成膜剂 利用聚乙烯醇的乳化、黏结、成膜、增稠等性能,聚乙烯醇可有效地应用于化妆品中。天然蜡、油和脂的稳定乳液可以由部分醇解的聚乙烯醇制的,冷霜、清净剂、润肤膏、油脂、刮脸膏等美容品都可以用聚乙烯醇作添加剂。作为润肤膏或净手剂,聚乙烯醇在使用时很快形成一层剥离的膜,它从皮肤上剥离下来后即可清除皮肤上的污物。具体的配方及工艺如下:

羧甲基纤维素:5份;聚乙烯醇:15份;丙二醇:3份;乙醇:10份;精制水:余量。 精品文档交流

室温下将羧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分散于精制水(预留挥发量3%)中,加热到95-100℃,搅拌溶解,得溶液A;将丙二醇和乙醇混合之后得溶液B;待溶液A的温度冷却至室温后 ,将B溶液加入到A溶液中,搅拌均匀,所得溶液为未加香精和防腐剂的面膜原液。

2.3.6 聚乙烯醇的缩醛化反应——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 在250 mL三颈瓶中加入蒸馏水25 mL,聚乙烯醇3.5 g,搅拌下在100 ℃加热使聚合物溶解。后降温至90℃,加入2.3 mL甲醛水溶液(40%),搅拌15min后加入0.25 mL 2.5mol/L盐酸,使溶液pH为1-3,90℃下搅拌约0.5 h,体系逐渐变稠。当有气泡或絮状物产生时,迅速加入8% NaOH溶液0.7 5mL,调节pH至8-9,冷却降温得透明黏稠液,即为一种市售胶水。

3. 结果与讨论 3.1 产物的外观及质量 产物为白色颗粒状固体,无弹性,质量为5.527 g。

~ 86.1 44.1 20g x 理论产量=20÷86.1×44.1=10.244 g,产率=5.527 g÷10.244 g×100%=54.0 % 3.2红外光谱测定

图1 聚乙酸乙烯酯的红外光谱图 414.40441.7346

9

.14

495.08525.5

4

550.46605

.

53797.53945.791023.021121.591240.251372.321433.501738.602339.62

2927.91345

8

.27375

4

.08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T 1000 2000 3000 4000 Wavenumbers (cm-1)精品文档交流

由红外光谱图可得,位于2928 cm-1左右的峰应为甲基、亚甲基的伸缩振动峰;在1738 cm-1的峰应为酯类化合物的C=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C-O-C伸缩振动为1240 cm-1的峰;位于1372 cm-1的峰应为-C-CH3结构的伸缩振动

峰,由以上分析可认为该化合物确为聚乙酸乙烯酯。

图2 聚乙烯醇的红外光谱图 通过分析,红外谱图中位于3358 cm-1的宽峰应为O-H的伸缩振动峰; 2939 cm-1的峰应为甲基、亚甲基的伸

缩振动峰;在1093 cm-1的峰应为C-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由以上分析可认为该化合物确为聚乙烯醇。

3.3面膜原液的制备和效果 该面膜原液为乳状物,涂在手上,晾干后形成一层可以剥离的薄膜。具有良好的保湿性。 3.4市售胶水的制备和效果 该胶水为无色透明产品,具有良好的粘合效果。效果如下所示:

4. 结论 本实验采用溶液聚合法进行乙酸乙烯酯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反应,然后对其进行醇解,得聚乙烯醇5.527 g,产率54.0 %,然后利用红外光谱法对聚乙酸乙烯酯和聚乙烯醇进行表征。之后以聚乙烯醇为原料制备了面膜与胶水并探究其性能。

476.56706.78

851.02

1093.901141.011331.661421.88

1654.381797.692373

.

82

2939.753358.51

3754.50

66 68 70 72 74 76 78 80 82 84 86 88 90

92

94 96 98

%T 1000 2000 3000 4000 Wavenumbers (cm-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