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再论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紧迫性及其发展战略(一)

再论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紧迫性及其发展战略(一)

再论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紧迫性及其发展战略(一)
摘要]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海洋旅游业的开发建设应尊重自然规律,
建设效果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并重。目前,虽然各级政
府部门都呼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但现实社会中,海洋产业发展的利
益冲突与矛盾、海洋旅游开发发展中存在的短视症等,导致了海洋旅
游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困难。基于此,论文再次提出了海洋旅游可持
续发展的紧迫性及其发展战略。
关键词]海洋旅游海洋产业紧迫性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GDP战略
海洋旅游是指以海岛、海滨、海岸以及海面为活动范围的旅游活动,
它是与陆地旅游相对而言的。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不损坏具有开发
价值的旅游资源而进行的一种开发,在利用旅游资源的同时采用保护
资源的管理方法,使旅游资源不仅在我们这一代,而且能够世世代代
地连续保存使用下去。旅游业的发展应尊重自然规律,开发建设应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并重。中国旅游业呼唤可持续发展,已
经十多年了。就海洋旅游而言,自上世纪80年代末海洋旅游的发展受
到国内外旅游专家学者的关注,在我国,海洋旅游发展的地位、重要
性日益显著,海洋旅游对旅游目的地建设的贡献日益强大。海洋旅游
业成为绝大多数海洋旅游目的的支柱产业,为海洋旅游目的地创造了
重大的经济价值,为海洋城市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海洋旅游加快了
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提升了海洋旅游目的地知名度;海洋旅游业的
快速发展,为海洋旅游城市提供了广阔的就业途径,提高了旅游目的
地居民的综合素质,可谓为建设和谐社会切实添了砖、加了瓦。但是,
由于中国本有的管理体制等宏观与微观、主观与客观等因素,海洋旅
游目的地在接受因海洋旅游经济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恩惠、社会效益的
同时,其旅游环境不断受到破坏、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正在缩短、旅游
产品重复建设现象仍然层出不穷、因对旅游业的近视症而产生的问题
日益严重等等。在举国呼吁、重视海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现
实社会中,海洋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政
策没有得到应有的实施,海洋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一、海洋旅游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
1.海洋产业构成及其对海洋旅游的影响
海洋产业是指人类在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和空间过程中以经济利益为
目的所发展的海洋事业,是个区域性产业系统。它是与陆地产业相对应
的。海洋产业与陆地产业是将产业按产业活动的主要区域场所的主要
分类,它们均属于产业系统中的一个子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
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
业标准《海洋经济统计分类与代码》HY/T052-1999的规定,海洋三次
产业划分为:海洋第一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第二产业包括海洋油
气业、海滨砂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
电力和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等;海洋第三产
业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科学研究、教育、社会服
务业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2007年
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情况》,目前我国主要的海洋产业有:海洋生物
医药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盐业、
海洋油气业、海洋电力业、海洋化工业、海水利用业、海洋工程建筑
业、海洋渔业、海洋矿业12大产业。12大海洋产业,对海洋环境产生
的污染程度各异,与海洋旅游业的密切程度也不同。目前,海洋产业
对海洋旅游的主要影响产业及其影响状况为:
(1)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对海洋旅游造成的环境污染
海洋运输、海洋船舶业成为很多海洋城市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
如中国惟一的群岛型地区级市舟山即是。海洋运输业在货物运输、装
卸过程中经常发生类似的如沉船污染事故、货油泄漏事故等海运事故,
如舟山海域曾发生韩国籍化学品船因触损而造成货物泄漏事故、油包
掉入海域等事故。船舶修造业主要经营船舶制造、修理、拆解、清仓
等船舶业务。拆、造、洗产生的噪声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固体污染
物的处理,油污直接排放对海水的污染,以及各种污染对大气、海洋生物、
陆地生物产生各种有形与无形的破坏性污染。各种污染对整个海陆空
的生态环境系统直接产生影响,对海洋旅游业的发展环境影响颇大。
(2)海洋渔业对海岛旅游环境产生的污染
海洋渔业以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为主。中国海岸线曲折绵长,港湾岛礁
众多,浅海水域和潮间带滩涂面积广阔。沿岸径流流入量大,海区水质肥
沃,营养盐丰富,这些自然环境资源,为发展海水养殖提供了良好条件。
水产养殖业的大力发展,一方面为渔民转产转业提供了捷径,创造了经
济产值,融洽了社会环境。另一方面,水产养殖与旅游业相结合,可发展休
闲渔业旅游。但是,渔业养殖所产生饵料残留易污染海水,贝壳类养
殖·加工所产生的壳类垃圾对海水、地面产生污染。如曾经发生在舟山
附近的东海海域的面积约一万平方公里的特大赤潮便是因海水养殖污
染造成的。现中国近海海域,几乎每年都有严重的赤潮现象发生。海
域面积的污染、休闲渔业旅游产生的生活垃圾等,对于海洋旅游环境
的影响,不能说不大。
(3)港口、石油化工基地建设对海洋旅游环境产生的潜在安全隐患严重
建设港口、石油化工基地,投资大、建设期长,对国家经济、国防发
展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依托港口矿砂中转基地、石油储备基地、液
体化工、成品油项目等发展港口物流,可产生巨大的区域国民经济收
入。然而,一旦发生安全隐患事故,其对海洋环境产生的污染、对居
住地居民的安全与健康产生的危害,也是无法估量的。此论文转摘于
流星毕业论文网www.2008w.com
2.海洋旅游开发建设中存在的短视症
(1)政绩化
政绩化是指相关部门领导人员对于海洋旅游的开发,首要考虑的条件
是开发海洋旅游是否有助于少数阶层的绩效提升、知名度提升。对于
海洋旅游的发展,非从利国利民利子孙后代的层面考虑,非从可持续
发展角度出发,这样的海洋开发与建设,势必是带着短视症的。
(2)功利化
功利化是指对于海洋旅游的开发发展,急功近利,重经济效益,轻社
会效益、生态效益;重短期效益,轻长远利益;重小投入大产出。所
以,在策划海洋旅游项目,开发设计海洋旅游产品时,往往走入因小
失大的开发误区。
(3)无知化
无知化是指对于海洋旅游的开发,带有随机性与随意性。不制定发展
规划,或者,虽然制定了规划,但是规划仅仅是装饰品,没有付诸实
施,或者部分实施。开发思路一天一个样,一天一个变。对于旅游专
业知识知之不多,以权谋威,任意跟风模仿。不考虑开发后果,不承
担不良责任。
(4)低层次化
低层次化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海洋旅游景点景区的开发建设层次低
下、规模小、重复性大、雷同性强,创新产品少;二是指旅游业管理、
服务人员文化层次与素质尚需大步提高。旅游业是个属于多学科融合
的综合性学科,旅游业的发展涉及交通运输、园林建筑、生态环境等
各个行业,所以,对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的要
求都是较高的。
二、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
1.政府治理理念转变战略
政府治理理念是指国家、政府治理社会的指导观念。目前在中国,考
核、晋升地方政府、政府官员的行政业绩,其中最主要的依据就是看
其行政期间所取得的量化经济指标如何。这种考核机制直接导致了评
判政府治理效果中只重视经济效益,不重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只
重视执政期间产业产值及增长值,无视产业的发展应建立在可持续发
展基础之上的发展理念。所以,转念政府治理理念是目前中国包括旅
游业、海洋旅游业在内的各行各业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根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