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摘要:生活化教学作为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受到了广大师
生的欢迎。在数学课堂中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运用生活化教学法能够将数学
课堂同学生的生活联起来,让学生认识到这两者其实是有关系的,在课堂中学习
到的数学知识,都能够在生活中找到。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促使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数学课堂中。数学和生活联系紧密,学生通过数学学习
最终是要运用到生活中去的。本文主要探究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有效地运用
生活化教学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有效途径
数学在小学学习阶段占据着重要的比重,但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仍存在着
一些问题,例如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枯燥无趣等等。这些原因都使得学生对数学
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也影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生活化教学方式,可以从学
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场景入手,可以相应的简化数学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
生理解难懂的知识内容,全面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
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不仅是新课标的充分贯彻,同样对
于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也是极其重要的。生活化教学法能够把数学课堂和学生的
生活,这两者看起来毫不相连的事物联系起来,是沟通这二者的桥梁。教师采用
生活化的情境开展教学内容,可以培养学生通过生活实际问题,联系到数学知识
的意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数学课本中的知识有很大一部分是比较难懂的,所
以学生在学习起来具有很大的难度。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运用生活
情境开展教学内容,可以将复杂的数学知识简化,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灵活,
赋予数学课堂更多的活力。只有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了,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
堂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运用生活化教学的模式,更有
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联想到生活中的例子。例如在讲到长方
形,三角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在家里用了的学习书桌,
吃饭时餐具都是什么形状的?在班级中有没有类似的形状?这些问题都体现了与
学生生活的联系,通过生活中元素的发掘,能够促使学生搭建数学课堂和日常生
活的桥梁,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简单。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身边发现数学问题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选择一个或多个与生
活贴近的生活化情境,由生活实例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利于营造和谐良好
的课堂氛围。适当的生活实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
氛围中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生活实际问题吸引了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小学生可
以全身心的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到学生的生活,引导学
生能够从顺便发现数学问题。例如,在学习完《乘法》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
设这样的生活化情境: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在郊外,
去春游,欣赏春天的景色。我们在本次春游中忘记带食物了,这是春游途中商店
里一些零食的单价:面包3元,饮料3元,饼干4元,苹果1元……这时问题来
了,如果想把这些东西给班里的每位同学都买一份,请问全班36名同学一共要
花多少钱呢?这样的生活化情境,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这
样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于乘法知识的理解,同样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乘法计算应
用能力,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数学。
2.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的生活中处处体现了数学,在小学生的生活中也是一样,根据上学时间和课
堂时间推算下课时间,以及跟着父母到超市里面买东西,处处都应用到了数学。所
以小学数学课堂并不是与生活毫无联系的,他们两者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相比较
教师的口头讲述,学生明显更加喜欢这种生活化的学习方式,他们也更愿意投身
到这样愉快和谐的课堂中。教师可以在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中,融入一些学生耳熟
能详的小故事,更有利于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例如,在学习《周长的认
识》时,教师就可以进行这样的导入:“同学们,相信大家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
老师这里也有一则这样的故事,大家有兴趣听一听吗?”吸引住学生的兴趣之后,
教师就可以利用黑板演示出乌龟和兔子赛跑的场景。学生对这一故事产生了浓厚
的兴趣,纷纷思考到底是乌龟跑得快,还是兔子跑得快?教师这时就可以适时的
引出“周长”这一概念,让学生明白乌龟和兔子从起跑点开始算,经过一周再次回
到起点的距离就叫做操场的周长,深化了学生对于周长的认识。在这一堂课中,
乌龟和兔子这两个小动物贯穿课堂的全部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
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运用多媒体创设生活化情境
除了故事化生活情景的创设之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生活
化学习环境。运用多媒体进行生活情景再现,能够把学生都吸引到这样的情境中,
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生活场景中一般。例如,在学习《认识小数》时,教师就可以
在课前为学生播放这样的一则小动画:星期天,芳芳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超
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芳芳想买一瓶酸奶,但是她却不认识商标上的数字。画面
由此暂停,教师可以适时地问道:“芳芳不认识商标上的数字,谁能帮帮她?”有
些同学通过课前的学习能够知道元角分的读法,但是更多的同学陷入了思考。在
经过本堂课学习之后,都能够掌握小数点后位数的读法。通过这样的多媒体情境
方式的运用,学生都能够自觉的进行思考,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帮助到芳芳的那
个人。教师还可以对本堂课内容进行拓展,鼓励学生在下一次同父母到超市购物
时,能够自己读一读喜欢的物品商标上面的数字,能够准确地读书小数点后的数。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中离不开数学,数学同样也离不开生活。在现阶段小学数学教
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在数学课堂中为学生构
建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崇立.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 考试周刊,2017(65).
[2]张绍军.浅谈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 考试周刊,2018.
[3]王文路.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 ,2015(08):
14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