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发布时间 执行时间 备注 制定 1998-10 1999-1-1 事务所脱钩改制 第一次修订 2006-12 2007-1-1 新审计准则实施 第二次修订 2007-12 2008-1-1 新底稿指南发布 第三次修订 第四次修订 第五次修订 审计重大事项概要 (天职国际业规302号)
1.制订依据。编制审计重大事项概要是本所审计业务流程中的一个关键控制点,也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31号——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求。
2.规范对象。重大事项概要包括审计过程中识别的重大事项及其如何得到解决,或对其他支持性审计工作底稿的交叉索引。重大事项通常包括: (1)引起特别风险的事项; (2)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该结果表明财务信息可能存在重大错报,或需要修正以前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和针对这些风险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3)导致注册会计师难以实施必要审计程序的情形; (4)导致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事项。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编制重大事项概要,将其作为审计工作底稿的组成部分,以有效地复核和检查审计工作底稿,并评价重大事项的影响。
3.适用范围。适用于财务报表审计业务,A、B类项目按标准执行,C类项目经项目负责合伙人批准可以简化执行,D类项目按业规208号《小规模企业审计工作底稿模板》执行;其他业务参照执行。 4.本规程的内容包括了大部分审计总结的内容,因此,一般情况下,可以不再编制审计总结。 审计重大事项概要 被审计单位名称: 期间及截止期:
一、企业基本情况 指南:本部分主要列示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客户企业基本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或重大事项而在审计策略书等文件中未提及的情况(应详细记录);如果企业基本情况在批准的审计策略书上有详细记载的,可以简略描述并注明“参阅审计策略书”。被审计单位的企业基本情况,包括股权比例、组织结构、经营范围、产品特点等内容(范围及内容与审计策略书一致)。
二、重要账户余额及比率分析(即报告阶段的合理性分析,此部分可用附件形式)
指南:根据重要性原则对重要账户余额和主要财务比率进行分析,关注重大或不寻常波动。本节内容是对审计策略书所列示项目的进一步分析。 如果是非A类公司,一般只需报告如下科目的核算内容、变动原因和产生的影响:资产负债表科目余额占总资产的10%以上且该科目两年间的变动超过20%,损益表科目占利润总额10%以上,以及可能存在重大风险或者异常事项的科目。 如果是A类公司,一般需报告如下科目的核算内容、变动原因和产生的影响:资产负债表科目余额占总资产的5%以上,损益表科目占利润总额10%以上所有科目。 如果是出具合并报表,应以合并报表为基础分析。 举例: 1.科目变动 损益表(调整后) 项目 索引 2007.1-12 2006.1-12 变动值 变动比率%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毛利 毛利率% 营业税金及附加 项目 索引 2007.1-12 2006.1-12 变动值 变动比率%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经营利润 其他利润 0 0 利润总额 0 0 0 0
资产负债表(调整后) 资产 索引 2007.12.31 2006.12.31 变动值 变动比率% 应收账款 其他应收款 存货 其他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合计 固定资产原值 减: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净值 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在建工程 无形及其他资产 资产合计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短期借款 应付款项 应交税费 长期借款 其他负债 所有者权益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合计 上表各项目核算内容、变动原因及可能产生影响的注释。(序号与表中索引号相同)
2.主要财务数据的比较及相关分析说明 比率趋势分析(列示年初、年后及对比)对某些重要指标的波动应作详细分析,将重大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序量化并判断其合理性,以确定审计应重点关注问题及应对措施。相关指标的选择及分析方法应根据企业具体情况由项目负责合伙人和项目负责经理确定,鼓励获取同行业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盈利能力指标 毛利率=(销售收入净额-销售成本)/销售收入净额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期末净资产 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净额 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期末总资产额
财务状况及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经营能力及经营状况 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总资产余额
现金流量情况 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或减少额 每股或净资产(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或减少额
3.总体评价 根据上述分析得出总体对企业重大相关方面的评价,并判断是否与所了解到的企业的情况相符。 3.1 企业持续经营能力
3.2 盈利状况、能力及趋势,经营状况及发展潜力 3.3 现金流量及偿债能力 3.4 其他
三、审计调整分录以及建议 指南:一般可列示重大调整事项及其对损益及净资产的影响,重分类调整,其他调整可见附件;如调整较多,经项目负责合伙人同意也可直接附调整分录汇总表。 举例: 审计调整分录汇总 项目 2007-12-31 2006年度 净资产 净利润 原报表金额 贷款呆账准备 贷款呆账准备-应收租赁款 待处理抵债资产减值准备 开办费调整 补提固定资产折旧 补提职工福利费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其他 合计 调整后报表金额
四、重大会计问题、审计风险及重要审计区域 1.重大会计事项及相关调整 指南: 包括合并范围变化、重大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更正、重大资产处置、收购等 2.在审计策略书中列明的重大审计区域及相关调整事项 指南: 逐一列明在审计策略书中提及的每个重要审计区域的情况,特别关注重大调整、重大判断事项等,在审计年度期间内的变化情况,我们为规避风险所采用的具体审计策略和重要审计程序,审计结论是什么以及可能对报告产生的影响和对策。 3.在审计过程当中发现的其他重大问题及相关调整 指南: 逐一列明每个重大问题的基本情况,特别关注重大调整、重大判断事项、关联交易、资本承诺、持续经营和期后事项等等,阐述我们为规避风险所采用的具体审计策略和重要审计程序、审计结论是什么以及可能对报告产生的影响和对策。
五、对审计整体策略的复核与评估(范围同审计策略书) 指南: 在出具审计报告前应对审计策略书中确定的总体审计策略和重要性水平的适当性、合理性与针对性进行复核与评价;以确定计划阶段所确定的相关审计策略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审计准则及风险控制要求。如审计过程中或完成阶段对其进行修订则说明审计过程中对审计策略和重要性水平进行修订的原因和具体金额。对下年度审计的建议和参考意见。 1.进一步执行风险评估程序后对原审计假设、判断的修订情况 2.对内部控制依赖程度的选择的复核及评价 举例:根据我们计划阶段对内控情况的了解,以及现场审计时对企业内部控制相关层次,相关循环的了解、记录、测试与评价,其结果基本满意,并支持(不支持)计划阶段所确定的对内控依赖程度的审计策略,不存在/存在因现场测试结果与预期存在较大差异,需要调整(修订)审计策略的重要情况。 3.重要性水平 举例:根据我们审计现场工作的具体情况,以及对审计结果的综合汇总情况,我们认为计划阶段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是恰当的(应做相关调整,调整后重要性水平确定为:XX万元)。 4.其他
六、审计整体风险评估与审计意见 1.审计整体风险评估 指南:对整体审计风险予以全面评估,说明整体审计风险程度,审计对风险控制程度,可能未得到控制(遗留)风险方面及其对报告意见的影响。 2.审计意见类型 标准无保留;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保留;无法;否定 3.如为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应详细阐述其理由 4.其他需说明的事项 (1)如果为IPO,应报告发起人情况,公司股权设置,剥离重组情况以及其他一些可能存在的法律问题。 (2)如果为上市公司年审,应说明是否已经按当年披露要求复核过工作底稿,不存在任何报告披露方面的障碍。
七、导致难以实施必要审计程序的情形 提示:描述导致难以实施必要审计程序的情形及其解决方法,但需要考虑和审计意见一致性。 八、项目目标与客户期望满足程度(同审计策略书) 指南:与客户的关系;客户的反馈意见;我们提供增值服务的情况(包括管理建议书的情况)。 1.项目完成情况及达到项目目标程度 2.客户对服务的要求与期望的满意程度以及我们所提供的相关增值服务情况 举例: 准时提交报告 保持持续有效的沟通 事先了解我们相关计划与安排 对内控给予充分的关注,并提交管理建议书 对会计核算政策、程序方法予以关注等 3.客户其他主要反馈意见及对今后或后期服务要求
九、管理与组织(同审计策略书) 1.收费 指南:主要说明费用确定情况,已收费及后期收费确定情况是否存在障碍等。 2.与客户相关中介机构、政府主管或监管部门沟通
十、其他重要事项 1.未决事项清单(见附件) 指南:如在提交本文件之前尚有一些重大未决事项,应用附件形式单独反映并应在签署报告前清理完毕。 2.利用其他中介机构的工作 3.与其他方面合作 4.其他重要事项 外勤主管: 日期:
项目负责经理: 日期: 项目负责合伙人: 日期: 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