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意义与作用
【摘要】本文就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内涵、意义以及公众参与制度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意义;作用
1引言
2006年,国家环保部正式颁布并实施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这是我国环保领域第一部公众参与的规范性文件。该《办法》的出台,使环境保
护下的公众参与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法律赋予公民的“环境权益”。同时
也表明,政府正在用法律和制度来保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公众参与环保,是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
节。公众的知情、参与和监督,能够帮助实现科学决策,避免决策者因盲目性和随
意性造成决策失误,同时也是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基本元素。
2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内涵与意义
2.1公众参与的内涵
“公众参与”(PublicPanicipation)从社会学角度讲,是指社会群众、社会组织、
单位或个人作为主体,在其权利义务范围内有目的的社会行动。环评中的公众参
与是项目方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同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其目的是使项目
能够被公众充分认可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对公众利益构成危害或威胁,以取得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这里的公众系指一个或更多的自然
人或法人。世界银行对公众参与中的公众定义包括以下几方面:(1)直接受影响
的人群:预期要获得收益的人、承担风险的团体、利益相关团体,他们大多位于
项目范围或位于项目的影响范围内。(2)受影响团体的公共代表:国家和省政府
的代表、地方官员、传统的当局人员、地方机构、私有行业代表。(3)其他感兴
趣的团体:环评中公众参与包括听取项目所在地区人民代表、政协委员、群众团
体、学术团体或居委会代表的建议和意见,征询受影响地区公众的意见。
2.2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环境决策的科学性。规划或建设项目引起的环境问题往往
十分复杂,涉及的范围很广,确认其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往往存在若干不确定因素。
而公众尤其是直接受规划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人群,他们的感受是最直接的、
自觉的、敏感的,往往会意识到某些重大的环境问题和环境影响,公众的有效介
入可大大充实规划编制机关或项目决策者对规划或项目实施后可能对环境的影
响,有利于制定出最佳的环保措施。
(2)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规划和建设项目的认识,减少环境群体事件发生。
公众参与可以保障公众的意愿得到合理的表达,环境决策更易得到公众的接受和
认可,从而消除公众与规划或建设项目方的对立情绪,有利于减少环境群体事件
的发生。
(3)有利于解决重要环境问题。公众的知情、参与和监督,能够帮助政府实
现科学决策,避免决策者因盲目性和随意性造成决策失误。在目前各种矛盾凸现,
环境保护面临压力继续增大的情况下,更需要科学的环境决策,才能实现全面协
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公众的参与和监督,可以督促相关机关或企业主动承担
社会公众的环境责任,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减少污染,缓解环境压力,为建设
环境友好型社会多作贡献。
(4)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元素,
环境质量关乎社会的安宁。公众参与正是体现了让公众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决
策的过程中,实现公众与政府间的良性互动。
3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常用的组织形式
公众参与的方法包括调查公众意见、咨询专家意见、座谈会、论证会 、听
证会五种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
选择公众参与组织形式时,应根据其各自特点选择适宜的方法,采取问卷调
查方式征求公众意见时,要注意问卷的设计,内容应简单、清楚、明确,便于调
查对象的理解,满足环评的要求,除可以通过张贴、发放等形式进行外,在现阶
段网络普及率较高的地区,也作为一种辅助的公众参与方式,便于信息的快速传
递,真正意思上实现公众参与;但论证会、听证会主要针对专家、学者和有关方
面的专业人员,通过集中开会的方式征询专家、学者及专业人员意见,集思广益,
对阶段性成果或最终成果进行论证;座谈会参加人员可以是公众咨询的对象,也
可以是多个部门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发表各自意见和建议,共同协商解决;符合相
关法律要求需要进行听证会的,应严格按照国家对组织听证会的相关规定举办听
证会。
4 公众参与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作用
4.1让公众了解认知项目
让公众了解认知项目概况是公众参与的第一步;介绍的内容包括项目的类
型、规模、地点、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以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
策和措施等。
4.2使公众确认由项目引起的环境问题已在评价中得到充分辩析
规划或项目的建设实施,都会造成一定的环境影响、社会影响以及经济影响,
不同的规划或项目其性质不同,对资源环境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评价中筛选
和识别环境影响因素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公众参与对辩析某些模糊的环境资源或
特定的要素是非常有用的,同时公众确认了由项目引起的环境问题已列入了评价
内容,减少公众不必要的担心。
4.3确定不能用货币形式表达的环境资源的价值
环境资源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自然物质资源、自然生态资源、经济发
展资源、生活质量价值四个方面,这些环境资源中有许多对当地社区是极为宝贵
的,其价值不是金钱可以估算的,如自然生态资源及其质量就是其中一例。但在
环境影响评价中必须对这类资源进行评估,必要时还应在环境措施中得以体现,
而评估这些资源的途径之一就是公众参与。
4.4使公众确认环保措施的可行性
在公众了解项目的环保措施后,公众就能对这些措施的可行性提出有益的看
法,尤其对于环境资源损失的补偿措施而言,公众参与更为重要。
4.5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环境保护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公众的力量才能见成
效。我国政府近些年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已意识到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
性,明确认识到参与环境保护是国家法律赋予公众的权利,政府部门有义务回应
和保护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这种权利,提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途径和机会。政
府也加大了环境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主体意识,让公众认识到环境保护
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公众的义务,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责任
感,让公众成为环境决策、环境管理、环境保护的主人翁,而不是旁观者。
4.6促进环境技术的创新
近年来,在环境问题和环境技术创新方面,公众参与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环境保护问题既是政府的问题,也是事关企业、民间社会团体和公众切身利益的
问题。但在传统的环境治理与创新中,更多地强调了政府的作用,忽视了公众在
环境创新中的作用。而公众参与洽能体现公众关注的环境问题,促进环境技术的
创新与提高,减少污染问题以及污染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众参与反映的是我国目前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内
容和环节,它的出现是我国民主与法制相结合的又一进步,只有高度完善的公众
参与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在项目上应当注意的环境保护事项,才能有针对性地
提出经济实用的环保措施,才能使人类社会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而和谐地发展。
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公众参与必将在环评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袁远.公众参与对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J].企业研究,20l0(12):38-39.
[2]朱谦.公众环境保护的权利构造[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164.
[3]严伟才.简述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J].环境科技,2008(S2):41-46.
[4]蒋宏国 刘勇.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J].环境科学动态,2003(1):8-9
[5]柳卸林 姜江. 发挥公众参与在环境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J].工业技术
经济,2012(1):3-12.
[6]程胜高 鱼红霞. 增强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探索[J].环境保
护,2002(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