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专业:交通工程班级:C093 班学号:097033姓名:牛坐山2012/5/8目录目录 (2)摘要 (4)1引言 (5)2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 (5)2.1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定义 (5)2.2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作用 (5)2.3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5)3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现状 (6)4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4.1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7)4.2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7)4.3对水环境的影响 (7)4.4对野生动物,动物栖息地的影响 (7)4.5对大气的影响 (8)4.6噪音污染 (8)5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对策 (8)5.1水资源的防治措施 (8)5.2野生动物,动物栖息地的应对措施 (8)5.3大气环境防治措施 (9)5.4噪声防治措施 (9)5.5生态脆弱区的防治措施 (9)6后评价今现状应当的走势和意义 (10)7结论 (11)28参考文献: (12)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高速公路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除了要安全、方便、快捷之外,对景观、生态、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不论是在建设阶段、还是在运营阶段,高速公路都会不可避免地对周围的自然生态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带来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
例如: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破坏、水资源污染、大气污染、噪声、固体废弃物等,本文将通过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之环境影响的评价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应对办法以及对新项目的实施的指导作用等,从而说明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关键词: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指导意义。
41引言近十几年来,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获得跨越式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巨大推进作用。
然而.大规模的社会丁程必定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高速公路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社会经济、大气环境、声音环境、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等的影响。
高速公路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公路交通条件的改善,为人类物质的交流和信息反馈提供了条件.但交通噪声、烟尘等又污染环境,破坏原有的环境平衡,必须重视公路生态环境和保护工作2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我国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交通部1996年制定的《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管理办法》和《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办法》,标志着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的后评价工作已经开始进入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
2.1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定义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是指在公路通车运营2 ~3 年后,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建设项目的立项决策、方案设计、工程施工和运营管理各阶段工作及其变化的成因,进行全面的跟踪、调查、分析和评价,旨在从投资公路建设项目中吸取经验教训,以便在以后的建设中能科学合理地做出决策,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
2.2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作用项目后评价是项目建设周期中最后一个环节,即处于一个完成项目的末端,但它同时又处于一个新项目的开端,即项目周期中“承前启后”的位置,其不仅仅是从完成项目周期的各个阶段的实践中分析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更重要的是指导新项目各阶段的工作及决策阶段的实践。
2.3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内容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的特点,其后评价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过程评价。
建设项目过程评价需要进行大量的、系统的统计、调查、整理和分析工作。
一般包括:前期工作情况评价;项目实施评价,此部分主要包括执行情况评价及项目实施结果评价等;营运情况评价;项目管理、配套及服务设施情况评价。
效益评价。
建设项目效益评价是根据通车运营以来国民经济发展、各路段交通量实际情况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要求,以实际发生的费用和运营数据为依据,结合后评价研究修正后的交通量预测结果,评价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对收费公路分析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对贷款项目进行贷款偿还能力分析,并通过与前期决策阶段的预测结论进行比较,对其差别和原因进行分析,从经济和财务5方面对项目决策和建设的合理性进行论证。
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的影响评价通常分社会经济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两种。
公路建设项目所体现出来的社会经济效益主要有:开发效益、波及效益、传递效益和潜在效益。
由于社会经济效益的间接性和潜在性,对其难以定量,实际中多采用定性评价。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对大气环境、声环境、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等的评价。
根据项目影响因素的特点,按有无项目对比原则,可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或参数评价与多目标综合分析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定量和定性指标进行单项分析评价后,进行综合评价。
持续性评价。
项目持续性评价主要采用对比逻辑框架法,即通过项目实施前后将会产生的效益(直接效益、间接效益和社会效益)、发生的投资、实现的目标等内容进行定量或定性比较,来评价项目持续运行下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这是在全过程评价的基础上,对项目建成后未来一段时间内,由一系列外部条件、内部条件变化对项目所产生的正面、负面影响作定量或定性分析。
3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路建设发展迅速,目前高速公路已突破了6.5万公里,中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继续居世界第二位。
1988年10月31日,上海至嘉定18.5公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使中国大陆有了高速公路。
此后22年间,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
根据交通部《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至201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将达到23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万公里、二级以上公路45万公里、县乡公路180万公里。
高速公路的建设对中国经济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大大缩短了省际之间、重要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加快了区域间人员、商品、技术、信息的交流,有效地降低了生产运输成本,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时空观念和生活方式。
但同时,高速公路自建设开始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将对环境产生一系列强烈的负面影响。
4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进行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高速公路交通的跨越式发展。
但与此同时,高速公路建设由于其线形技术标准要求高,建设中开挖填筑、架桥挖隧、取土弃土等都不町避免地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如廊道分割效应、水文影响、植被影响、野生动物影响、水土保持影响、土地资源影响,自然保护区影响等。
高速公路建设也占用了大量耕地,穿越了湿地、林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加重了对生态环境土地资源的压力,高速公路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开发建设活动,会对周围环境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64.1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公路修建过程中,由于开挖路堑,开凿隧道,取土填筑路堤等等,对山坡及表土搅动较大,使周围植被遭到破坏,靠自然界自身的力量恢复边坡植被需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若不及时恢复,在大雨条件下,极易引起侵蚀,产生局部水土流失。
公路建设改变地表径流,成为沿线水土流失的另一原因。
公路沿线桥梁、涵洞的新建和变更,将影响原有河道、沟渠的断面结构。
公路建成后,取弃土场往往处于被放置的状态,成为公路沿线新增水土流失的源头之一,增加了水土流失的潜在风险。
高速公路沿线水土流失敏感路段、区主要有:挖方地段,弃土石区,取土区和沿海、沿河路段。
4.2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公路建设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日益加重了土地资源的负担,因此公路建设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双向互动关系。
山区地势陡峻,受区域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限制,公路建设宜多建在地势较平缓的土地上,而这部分土地往往又多是优质农林用地,包括水田、旱地、果园、林地等。
并且,公路建设在建设期要比运行期对土地的影响要大。
公路建设势必占用这些农林用地,造成农村土地面积大量减少,森林覆盖率降低。
造成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加剧人多地少的矛盾。
如绥芬河至满洲里高速公路拟(扩)建公路全线占用土地432.25hm2,拟建项目将拆迁房屋总计780hm2,拟(扩)建公路全线填方总计1.49×106立方米,拟建项目借方1.49×106立方米(折合成自然方)。
拟建公路全线共设置取土场16处,占地约130.39hm2。
沿线取土场的设置对自然植被、基本农田以及农业生产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4.3对水环境的影响对水资源的影响包括对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前者主要表现在对地表水体的水文条件产生影响,如弃渣侵占河道,沿河而建的公路,或跨越河流湖泊的桥梁都会影响河流的过水断面、流量及流速等水文条件,引起冲刷动能增大,加速河岸侵蚀,诱发洪水等不良灾害。
有些公路建设还可能致使河流改道,池塘、湖泊、水库被毁,对地表水资源、水环境产生危害。
公路建设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在施工期主要是施工中的水土流失对周围水环境的不利影响;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粪便等的排放;桥梁施工扰动局部水体使河床泥沙悬浮以及钻孔泥浆、钻渣的跑漏;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含油废水、机械漏油等等。
在公路营运期,则主要是路面径流雨水的排放及服务区生活污水的排放,可能对水环境产生影响。
4.4对野生动物,动物栖息地的影响公路建设对动、植物的影响主要是工程行为和工程设施将改变和干扰动物的栖息环境。
施工噪声将使一贯生活在宁静环境中的动物因噪声干扰而烦躁不安;局部地区树木、灌草的砍伐以及施丁现场扬尘、有害气体对地表水、植被的污染,将可能导致动物因生存条件变化而迁移;公路设施将可能阻隔野生动7物出没的通道和改变其活动范围等,这些均可影响其繁衍生息。
此外,由于高速公路每开凿一处山槽,所改变的植被面积是平原区的2~3倍,因此对森林植被破坏量较大。
4.5对大气的影响公路施工期间的大气污染主要为扬尘污染。
扬尘包括施工扬尘和运输车辆道路扬尘。
在建设过程中,施工材料的运输、装卸、拌合过程有大量的粉尘散落到周围大气中,建筑材料堆放期间由于风吹会引起扬尘污染,尤其是在风速较大或装卸、汽车行驶速度较快的情况下,粉尘的污染更为严重。
道路扬尘是施工期间的另一种扬尘,道路的起尘量与运输车辆的车速、载重量、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路面含尘量、相对湿度等因素有关,尤其道路施工中,材料运输多行驶在土路便道上,路面含尘量很高,道路扬尘十分严重。
此外,高速公路建设后,汽车尾气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4.6噪音污染公路在建成运营过程中,飞驰在高速公路上络绎不绝的汽车的引擎声,轮胎与地面的撞击声,以及鸣笛的声音种种必定会对道路两侧的居民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如果是在原始生态地区肯能还会对原来栖息在道路两侧的野生动物造成一低昂的干扰。
5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对策5.1水资源的防治措施完善排水工程设计,不使路面径流水直接排入敏感水体。
施工中,实施排水系统及各类防护工程,以减轻水土流失。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应在枯水季节进行,并采取措施与水体隔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