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维管束植物

维管束植物


菱科:一年生草本。菱属。菱Trapa natans:茎细长,长1.5
-2.0m,具分枝,浮水叶阔菱形或近三角形,长3.0-5.0cm, 宽5.0-6.0cm。沉水叶线形,羽状细裂。一年生浮叶植物, 全国各处均有分布,品种多。
伞形科:一年生草本或多年生。水芹属。水芹 Oenanthe
javanica:茎直立具槽,叶互生。叶柄长4.0-10cm向上渐变 短,复伞形花序,总花序梗长2.0-12cm。生栖于浅水处, 水沟旁或溪流边潮湿地,亦有栽培于水田中。我国两广、闽、 湘、晋、冀、云南、贵州以及台湾省均有分布。东南亚亦有。
叶: 叶是茎叶体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场所,制造有机物质的 重要器官。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组成。叶片是叶的主 要部分;托叶是叶柄两侧所产生的小叶状物。有此种类叶 的基部扩大成鞘状或由托叶演变成鞘状,被称为叶鞘或鞘 状托叶。叶鞘、鞘状托叶与叶片分离或叶的基部愈合,包 裹着茎杆。叶鞘常具有叶舌和叶耳。叶舌位于叶片和叶鞘 相连的腹面。叶耳位于叶舌两侧。
叶在茎上着生的次序称为叶序。叶在茎上的排列形式有 三种基本类型,即三种叶序:互生叶序、对生叶序、轮生 叶序(后面简称为互生、对生、轮生)。茎的每一节上只 着生一叶的,称为互生;茎的每一节上有二叶相对生的, 称为对生;茎的每一节上着生三叶或三叶以上的,并排列 成轮状,称为轮生。 此外,常有叶丛生、基生、聚生的提法。其实,所谓丛 生或基生,简单地说,主要指的叶密集成丛,故称为丛生 或基生;所谓聚生,系指枝上茎节密集,叶密生于茎节上 的,故称为聚生。叶在茎上的排列,不论是互生、对生、 轮生,相邻节上的叶总是不相互重迭的,并且,叶的叶柄 比较长,各节上的叶着生的方向也不尽相同,结果使同一 枝上的叶形成镶嵌式排列的现象,称为叶镶嵌。菱的浮水 叶是叶镶嵌的极好例子。
水生植物具有一种特殊的芽,称冬芽。所谓冬芽,可以理 解为实际上处于幼态而未充分伸展的枝。浮萍、紫背浮萍、 无根萍、黑藻和金鱼藻等常在秋未由于水温等环境条件的变 化,而产生冬芽。冬芽形成后离开母体,沉没于水底渡过不 良环境,待条件适宜时就萌发成新的植株,而母体则因环境 不适而逐渐死去。
有性繁殖
花是水生被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一朵典型的两性 花,由花柄、花托、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组成。 花有的单独一朵生于茎上,称为单生,大多数植物的花是 按照一定方式排列在花枝(花轴)上的,称为花序。水生 植物常见的花序有: (一)穗状花序; (二)总状花序; (三)伞形花序;
伞房花序 花柄长短不等的小花(下部长),着生于花轴两 侧,顶端平齐,如梨花(水生植物很少)。
头状花序
花轴缩短,顶端膨大,其上排列许多无柄小花,呈头状, 如黑三棱、喜旱莲、子草等。水生高等植物进行有性繁殖时 主要借助于水的运动来传布花粉,称为水媒花。 水媒花是水生植物特有的传粉方式,苦草可算是水媒花中 典型的例子。苦草为雌雄异株。雌花未成熟前花柄(梗)螺 旋形卷曲于水层中,等成熟时花柄逐渐伸直。将花挺至水面 开放。此时,雄花成熟,佛焰苞破裂,雄花脱离花序轴,浮 于水面,在水面开放,并随水流飘荡与雌花接触。雌花受粉 后花柄又螺旋卷曲,逐渐将幼果拉入水层中发育成熟。
(四)伞房花序;
(五)头状花序 。
穗状花序 具一直立花轴,其上着生多数无 柄的小花,如旱苗蓼、香蒲的雌 花花轴肉质化称肉穗花序。
总状花序 花轴两侧上着生花柄等长的小
花,如水麦冬、芦苇的总状花
序由若干下大上小的总状花序 组成称圆锥花序或复总状花序。
伞形花序 花轴缩短,具等长花柄的小花自花轴顶端生出, 形似雨伞,如水芹。
3.根状茎 根状茎又称根茎。莲和芦苇等水生植物都有发达的根茎。 根茎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发达的气室,以适应水底泥土中气体 交换差的特点。另外,有的根茎含有丰富的营养,可供食用。 莲藕就是人们喜食的菜蔬。根茎繁殖力强,可在水底泥土中 四处蔓延。还可度过不良环境,待环境条件好转,根茎上的 芽又可萌发成新植株。 4.球茎 球茎位于根茎的先端,埋藏于底泥中。荸荠、慈姑都是 具有球茎的挺水植物。球茎有明显的节和节间,并有顶芽和 侧芽。荸荠和慈姑的球茎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营养物质,是很 好的果蔬,又能加工成罐头。
单叶指的是每一个叶柄上只有一个叶片的叶。复叶指的是每 个叶柄上有2个以上叶片的叶,复叶的叶柄称为总叶柄。总叶 柄上着生许多小叶,每小叶的叶柄称为小叶柄。根据复叶上 小叶排列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羽状复叶、掌状复叶、三出复 叶。 其中羽状复叶又有一回羽状复叶、二回羽状复叶、三回羽
状复叶之分。一回羽状复叶的总叶柄不分枝,小叶直接着生 在总叶柄的两侧。二回羽状复叶的总叶柄分枝一次,分枝上 着生小叶。
水生植物叶的生态类型 各种生态类型的水生植物都具有形态结构不尽相同的叶。概
括起来有3种基本类型,即挺水叶、浮水叶和沉水叶。 ① 挺水植物的叶具有同陆生植物相同的结构; ② 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其浮水叶的特点是叶内气室特别发 达,或在叶柄上或在叶的背面具由薄壁组织组成的气囊,以 增加浮力。浮水叶具有背腹两面结构。浮叶植物浮水叶的叶 柄都比较细长;
穗状狐尾藻(聚草)Myriophyllum spicatum:茎沉水性,细 长圆柱形,随水深浅而长度不一,一般长可达1.0-2.0m,直 径3.0mm,具分枝,叶羽状细裂,长2.0-3.0cm,4片轮生。 根茎在泥中,各节生有多数须根。穗状花序,顶生。系多年 生沉水植物,生栖于湖泊、池塘、河渠等水域,对环境适应 性强,有时可在湖岸或海堤近旁有半咸水注入处形成单一群
沉水叶在结构上的变化是保护组织极为退化,表皮上 角质层极薄,甚至没有角质层,没有气孔;叶肉没有栅 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仅由薄壁细胞组成,并构成许 多大的气室以利气体交换和增强自身的浮力;叶内输导 组织和机械组织也很退化,增强了叶的柔韧性,以适应 水运动的冲击。
异形叶性 又叫异叶现象。在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形态叶的现 象,称为异形叶性。异形叶可由植株发育阶段的不同, 或者由于不同生态环境条件所造成。异形叶在水生植 物中常见,如挺水植物慈姑的初生叶沉没于水中,呈 带状;后生叶浮于水面,呈椭圆形;挺水叶挺立于空 气中,呈箭形;漂浮植物的叶常有浮于水面的浮水叶 和沉没于水层中的沉水叶之分。如槐叶萍的浮水叶呈 长椭圆形而沉水叶则呈须根状。

常见种类挺水植物:喜旱莲子草、莲、水芹、 芦苇、狭叶香蒲、荆三棱、慈姑 浮叶植物:菱、芡实、睡莲、莕菜、紫背浮萍 (紫萍、水萍) 沉水植物:黄花狸藻、毛柄水毛茛(梅花藻)、 金鱼藻、穗状狐尾藻(聚草)、眼子菜、微齿 眼子菜、蓖齿眼子菜、菹草、轮叶黑藻、角果 藻、苦草、小茨藻、大茨藻 漂浮植物:满江红、槐叶萍、无根萍、大薸、 凤眼蓝
落。
苋科:莲子草属。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茎
圆柱形,中空,茎节明显,径约3.0-5.0mm,叶对生,长椭 圆形,长3.0-8.0cm,宽1.5-3.0cm。多生栖于池塘、湖泊 边的浅水处及近水的河畔上。系水陆两栖性。原产于拉丁美 洲,传入我国仅几十年历史。
槐叶蘋:(槐叶萍Salvinia natans)槐叶蘋科、槐叶蘋属。
一年生浮水植物。茎细弱横卧水中。:茎细弱,长10cm 左右,分枝少,具细毛。各节轮生三叶,其中一片水生 叶根状,通常6-7根,锤悬于水中。叶面排列整齐的小 突起,顶部丛生短毛,叶背面具细毛,叶长1.0-1.5cm, 宽0.5-0.8cm,一年生漂浮植物,生活于池沼、水田、 沟渠等水面。
茎: 1.直立茎 水生植物的直立茎挺立于空气中或沉没于水层中,它们在 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适应水环境的形态结构。它们 适应了水的密度大和水的运动等特点,其机械组织退化,并且 多集中在茎的中央,这样可以增加韧性,能随水飘荡而不易折 断。由于茎直接浸没于水层中,茎的表皮细胞也可以吸收溶解 于水中的各种营养物质,这样,本来担任输送水分和营养物质 任务的维管束也就相应地退化了。沉水植物适应水层中光照弱 的特点,茎的表皮细胞也具有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沉水 植物的茎内的气室特别发达,以适应水环境中气体交换差这一 环境条件。 2.匍匐茎 匍匐茎又称横走茎。水生植物的匍匐茎沿水面蔓延生长, 一般节间较长,节上生有须根,节上的芽萌发生长成新的独立 植珠。漂浮植物水浮莲、水葫芦就是以匍匐茎进行营养繁殖的, 用这种方法进行繁殖,速度很快。
③ 沉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浮叶植物的沉水叶都浸没于水 层中,它们可直接从水中获得水分和养料,但是,却不 容易得到充足的光照和良好的气体交换,并且还要经受 水流(水运动)的冲击。 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叶在形态结构上发生了较大的 变化,朝着两个方向发展,或是细裂成丝状,或是大而 薄,这样既可增加对水流冲击的抵抗能力,又可扩大吸 收阳光的面积,从而保障了植物体正常的生长繁殖。
水韭纲
华水韭:水韭纲、水韭目、水韭科、水韭属。多年生挺
水草本,地下茎具须根,叶基部扩大为鞘状。孢子囊椭 圆形、无柄。
真蕨纲
陆生或水生,叶片大,孢子囊多生于叶背或叶缘,
形成孢子囊群,或包在孢子囊内。
蘋属:蘋科、蘋属。横走的根状茎具有分枝、被毛。叶 柄顶端具有4片小叶,成十字形排列。仅苹(田字苹) M.quadrifolia 一种。我国南北皆有分布,可入药,称水 吐丝。
第二章 维管束植物
水生植物的营养器官为根、茎、叶三部分。其形态结 构同所负担的功能一致并和它所处的水环境相适应。
一、形态结构
根:一株植物根的总体,称为根系。一般根是植物的地 下部分。 依其形态可分为直根、须根等多种类型。水生植 物的根系多为须根系。须根生于泥土中或悬垂于水层中, 起着固定、平衡植物体和吸收养分的作用。由于水体较 大的浮力和良好的溶存性,水生植物根系的固着、支持 和吸收功能已远不如陆生植物重要。其根系也就明显退 化,某些漂浮植物甚至缺少根系,只有部分挺水植物尚 保存着较为发达的根系,但其固着功能也常常被地下茎 所替代。

满江红: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 植物体略呈三角形,长
约1.0cm,浮于水面,茎纤细,羽状分枝,上生小叶。 叶极小,鳞片状,小叶覆瓦状排列于茎上,其下侧生有 须状根。有固氮蓝藻 共生其中(一种鱼腥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