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全面自动集中润滑系统选型培训手册

最全面自动集中润滑系统选型培训手册

速率x粘度 压力
润滑
启动
轴承润滑
转动
润滑部位
轴承 气缸
齿轮 导轨
进入下一节……
集中润滑系统
集中润滑系统
集中润滑系统是指从一个润滑油供 给源通过一些分配器分送管道和油 量计量件,按照一定的时间把需要 的润滑油、脂准确的供往多个润滑 点的系统,包括输送、分配、调节、 冷却、加热和净化润滑剂,以及指 示和监测油压、油位、压差、流量 和油温等参数和故障的整套系统。
F
边界摩 擦
v
边界膜
边界摩擦【最低要求】 以边界油膜隔开相对 运动表面时的摩擦。
摩擦系数f=0.01~0.1
F
弹性变形
v
干 摩擦
塑性变形
干摩擦【最差状态】 两表面之间既无润滑 剂又无湿气的摩擦。
摩擦系数f=0.1~1
润滑
使用润滑剂来形成油膜,降低摩擦、减少磨损以达到提升设备寿命的的过程,就是润滑
润滑剂
气雾润滑剂(油雾) 液体润滑剂(矿物基,合成基,动植物油) 半固体润滑剂(润滑脂) 固体润滑剂(石墨,二硫化钼)
润滑
润滑条件:λ=油膜厚度/表面粗糙度
润滑形态
全油膜润滑 混合润滑 边界润滑
流体动力润滑 弹性流体润滑
λ
润滑形态 λ
边界润滑 λ<1
混合润滑 1<λ<4
h
全油膜润滑
弹力流体润滑
• 递进式分配器最多可接三级。
递进式润滑系统
①自动润滑泵 ②显示/操作面板
③电源连接
④故障/运行指示灯 ⑤泵芯及安全阀 ⑥主管路
⑦主分配器及传感器 ⑧次级管路
⑨次级分配器 ⑩润滑点
递进式润滑系统设计
一、确定润滑点及需求量计算(推荐采用以下经验公式,油脂油量Q单位:ml/4h,长度直径单位:cm)
A1 A2
B1
B3
C2 C3
C1
A4
A5 B5
D1 D2
B4 B2
E2 A3
E1
E3
A6
油量比:将需油量最小的润滑点油量比定为1,其他的润滑点的需油量与最小需油量的线导轨1
2
A2
直线导轨2
3
A3
直线导轨3
4
A4
直线导轨4
5
A5
直线导轨5
6
A6
直线导轨6
7
B1
6205滚动轴承1
• 摩擦面完全被润滑油 分离
• 负荷完全由润滑油来 承担
• 齿轮箱 • 滑动轴承 • 滚动轴承
润滑
油膜厚度
0.15 0
0.001μm
0.01μm~10μm
ML EHL
>10μm
F
HL
摩擦系数
BL
F
v
h
v
h≥Ra
F v
h=Ra
0.00 1
h->0
h:油膜厚度
Ra:表面粗糙度
BL=边界润滑 ML=混合润滑 EHL=弹性流体润滑 HL=流体动力润滑
• 可根据设备所需油脂自由设定,节约油 脂,保护环境
• 安全可靠,密闭系统,制动和转向系统 对润滑点不受外界因素影响
• 在无油及注油堵塞孔堵塞时,系统会自 动监测和报警,不会遗漏任一润滑点
• 减少人工,节省成本,减少停机损失, 延长设备寿命,减少大修次数
常用的润滑方式
单线式润滑系统
递进式润滑系统
双线式润滑系统
滚动轴承 Q=0.04x直径x列数xK
滚动导轨 Q=0.012x移动件长度x列数xK
滑动轴承 Q=0.023x转轴直径x轴承长度xK
凸轮 Q=0.013x接触圆周x宽度xK
齿轮 Q=0.046x节圆直径x齿宽xK
链条 Q=0.008x长度x宽度xK
平面导轨
圆柱导轨
Q=0.0017x移动件长度x宽度xK(水平方向) Q=0.023x移动件长度xK(水平方向) Q=0.006x移动件长度x宽度xK(垂直方向) Q=0.07x移动件长度xK(垂直方向)
流体动力润滑
4<λ<10
10<λ<100
润滑
润滑 形态
边界润滑
混合润滑
全油膜润滑
弹力流体润滑EHL
流体动力润滑
λ
λ<1
1<λ<4
特征及 影响 因素
典型 案例
• 粘度过低 • 操作温度过高 • 速度过低 • 接触面积小
• 苛刻条件下运行 的齿轮
- 高负荷 - 操作温度高 - 低速 - 供油量少
• 大多数设备的启 动阶段都处在边 界润滑状态
8
B2
6205滚动轴承2
9
B3
递进式润滑系统
分配器 管路 润滑泵
• 递进式润滑系统是由润滑泵、递进式
分配器、管路附件和控制部分组成。
• 系统供油时,递进式分配器中的一系列活塞按一 定的顺序做差动往复运动,各出油点按一定顺序 依次出油,出油量主要取决于递进式分配器内活 塞的行程与截面积。
• 工作压力为10-25MPa,排量范围为0.0520ML/次,过滤精度是150微米,可设置1-200 个润滑点。
机械设计标准化系列培训教程——
摩擦和润滑
摩擦 vs 润滑
摩擦
F v
F
v
流体
流体摩擦【最理想状态】 两表面完全隔开,形成 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摩擦。 摩擦系数 f=0.001~0.008
混合摩擦【最常见状态】 介于边界摩擦和流体摩 擦之间的摩擦。
摩擦系数 f=0.001~0.01
流体 摩 擦
混合摩擦
• 因此是没有绝对准确的计算公式,这里所 提供的是基本计算式,最终还要根据润滑 点的各项条件,调整计算的油量值。
递进式润滑系统设计
一、确定润滑点及需求量计算(利用前面经验公式计算各润滑点的需油量ml/4L和油量比)
建议:将特征相同的润滑点用同一字母描述,多个使用数字区分,例如A1、A2…,B1、B2
自动集中润滑 vs 传统手动润滑
• 润滑周期长,甚至中断
• 注油过量,油脂使用过多造成浪费 和环境污染
• 开放式润滑,各润滑点易被外界因 素堵死或锈死而无法润滑
• 易出现遗漏,甚至伪注造成设备不 能及时润滑而损坏
• 人工劳动成本增加,在环境恶劣甚 至危险的地方人工无法对设备及时 加注润滑
• 定时定量,根据设备润滑周期所需按时 润滑
递进式润滑系统设计
一、确定润滑点及需求量计算(推荐采用)
系数 K 为倍数值,与运动速度有关,可查下图:
• 关于油量的计算,多年以来发表了各种各 样的计算公式,但很多时候都会受其它因 素的影响。例如摩擦面的材料、表面的平 滑程度、运转条件(速度、旋转数、负重、 运转及周围温度、周围的有害物质等)、 润滑剂的种类、密封状态等。
• 摩擦表面被润滑 油部分分离
• 负荷由润滑油和 相互接触的金属 表面来承担
• 活塞环/气缸 • 凸轮机器从动部
件 • 低速重载齿轮 • 启动阶段的轴颈
轴承
4<λ<10
• 表面的弹性变形 • 粘度的大幅度增加
• 齿轮 • 滚动轴承(滚珠和滚
柱) • 活塞环/缸套 • 凸轮机器从动部件
10<λ<1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