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苯并二呋喃酮的无溶剂绿色合成研究

苯并二呋喃酮的无溶剂绿色合成研究

第41卷第6期 2013年12月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J0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olI 41 NO.6 

Dec.2Ol3 

苯并二呋喃酮的无溶剂绿色合成研究 李郁锦。徐凤双。黄焕明,余武斌,高建荣 (浙江工业大学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杭州310032) 

摘要:研究了在酸催化条件下苯并二呋喃酮的无溶剂绿色合成新工艺,以对苯二酚和扁桃酸为原 料,探索和优化了工艺参数:扁桃酸、对苯二酚和98 硫酸的摩尔比为2:1:0.5,反应温度为130 ℃,反应时间4 h,以70 的收率得到产物苯并二呋喃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合成了4个对称型烷 氧基取代苯并二呋喃酮,收率在56 到70 之间.该工艺具有低污染、低能耗、操作简便及反应效 率高等优点,为苯并二呋喃酮的绿色合成工艺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可行的工艺参数. 关键词:苯并二呋喃酮;无溶剂;扁桃酸;酸催化 中图分类号:O62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4303(2013)06—0620—04 

Solvent—free synthesis of benzodifuranones LI Yu-jin,XU Feng—shuang,HUANG Huang—ming,YU Wu—bin,GAO Jian—rong (State Key Laboratory Breeding Base of Green Chemistry-Synthesis Technology,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gzhou 310032,China) 

Abstract:The solvent—free process for prepared benzodifuranone catalyzed by 9 8 H2 SO4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Starting from hydroquinone and mandelic acids,the optimum process was conducted as follows:the molar ratio of mandelic acid,hydroquinone and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as 2:1:0.5,at 130℃reacted for 4 h,produced benzodifuranone in 70 yield.Further four symmetrical benzodifuranones with alkoxy substituded were synthesized in middle yield. This green synthesis of benzodifuranones has the advantages such as low pollution,low energy consumption,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high reaction efficiency,etc..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feasible parameters for the green synthesis of benzodifuranones. 

Key words:benzodifuranone;solvent—free;mandelic acid;acid catalyze 苯并二呋喃酮系分散染料是上世纪8O年代日 本住友公司和英国ICI公司联合开发出的一类高坚 牢度分散染料口],以其色泽鲜艳、发色值高、耐光性 佳、提升力好,特别是其优越的耐洗牢度,引起了人 们的高度重视,成为超细旦纤维用染料的一个优良 品种 ].迄今为止,各大公司在苯并二呋喃酮系染 料的开发上做了大量工作,开发了一系列的苯并二 呋喃酮系分散染料__6 . 因原料的不同,苯并二呋喃酮主要有三条合成 

路线:苯醌路线L1 、四氯苯醌路线n 和氢醌(苯二 酚)路线口 ,其中氢醌路线相对经济有效.该路线 其合成方法主要有乙酸法_7 ¨]、硫酸法[1 和甲苯 法Ⅲl 三种.这些方法往往需要在大量的酸存在下进 行,存在废酸量大、溶剂量大、后处理复杂和生产成 本高等问题.近年来,随着绿色化学的深入研究,越 来越多的科学家将有机合成的研究重点放在对环境 无污染的绿色合成上.绿色合成要求反应或合成过 程中采用无毒的试剂、溶剂或催化剂口 ,避免或减 

收稿日期:2013—01-2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17622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407306) 作者简介:李郁锦(1976),女,浙江武义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精细有机合成与绿色化学研究,E-mail:lyizjut@ziut.edu.com. 第6期 李郁锦,等:苯并二呋喃酮的无溶剂绿色合成研究 少合成过程中酸和溶剂的使用对苯并二呋喃酮合成 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研 究了酸催化条件下苯并二呋喃酮的无溶剂合成,实 现了苯并二呋喃酮的绿色合成工艺开发.并对反应 的催化剂及催化剂用量、温度和时间等条件进行了 优化. 1 实验部分 1.1试剂与仪器 实验中所用的仪器:Bruker Avance llI 500 MHz核磁共振仪;PerkinElmer ELAN DRC—e电感 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Varian 210一GCMS.所有试剂 都为直接购买的AR级. 1.2实验操作 1.2.1取代扁桃酸的制备 取代扁桃酸的合成式为 0 。 相转移催化剂 H3CO 0H co 在装有机械搅拌的100 mL四口烧瓶中,加入 6.8 g(O.05 mo1)茴香醛、12.0 g(0.1 mo1)三氯甲烷 和0.5 g相转移催化剂,搅拌并缓慢升温至6O℃, 控制反应液温度在6O~65℃滴加50 NaOH水 溶液12.5 mL,65℃反应6 h至反应液接近中性.冷 却至室温,用8 ~10 的盐酸酸化至溶液pH≈1, 乙醚萃取(20 mL×3),合并有机层,无水Na SO 干 燥,减压蒸馏除去乙醚,得黄色粘稠液体,加入甲苯 20 mL,置于冰浴中冷却结晶得微黄色粗产物7.3 g,甲苯重结晶,活性炭脱色,得白色固体6.0 g,收 率65.8 ,mp:102 ̄103℃ . 1.2.2 苯并二呋喃酮的合成典型操作 苯并二呋喃酮的合成式为 O.H H SO O ¨ 人c0 H Ph 狮。 , Ph Ia Ph o Ph IIa 3,7一二苯一2,6一二酮一2,6一二氢苯并[1,2-b:4,5一 b3--呋喃(II a)的合成:在玛瑙研钵中依次加入 98 浓硫酸(0.05 g,0.5 mmo1)、DL一扁桃酸 (0.304 3 g,2.0 mmo1)和对苯二酚(0.110 1 g,1.0 retoo1),研磨均匀,恒温130℃反应4 h,冷却后转移 至10 mL试管中,加入乙酸2 g,30 过氧化氢水溶 液(0.23 g,2.0 retoo1),搅拌反应5 h,冷却待固体析 出完全,离心,除去上清液,并用少量乙酸洗涤,所得 红褐色固体真空干燥,得II a粗品,甲苯重结晶得暗 红色片状固体. Ⅱa(0.237 6 g,70 9/6),m.P.300~301℃: H NMR(500 MHz,CDC1。): 一7.80(d,4H,J一 7.0Hz,ArH),7.49~7.56(m,6H,ArH),6.92(S, 2H).FT—IR(KBr),v(cm )3 080(C—H),1 759 (C—O),1 579(C=一C),1 444,1 366,1 219 (C-一0一C).Elem.Ana1.Calcd for C22 H12 O4:C 77.64,H 3。55.Found:C 77.49,H 3.53. 1ib(0.242 2 g,66 ):123.P.>3OO℃: H NMR (500 MHZ,CDC13), 一7.71(d,4H,J一8.0 HZ, ArH),7.34(d,4H,J一8.5 Hz,ArH),6.89(S, 2H),2.44(S,6H,CH3);EI—MS m/z:368(46.3 , M ),128(100 ).FT—IR(KBr),v(cm ):3 050 (一C—H),2 900(C—H),1 766(C—O),1 580 (C—C),1 370,1 216(C一0一C).Elem.Ana1. Calcd for C24 H16 O4:C 78.25,H 4.38;Found:C 77.96,H 4.38. Ⅱc(0.224 5 g,56 ): H NMR(500 MHz, CDC13):艿一7.82(d,4H,J一9.0 Hz,Ar),7.34(d, 4H,J一8.5 Hz,ArH),6.90(S,2H),3.90(S,6H, oCH3);EI—MS m/z:400(100 ,M。。). Hd(0.2538 g,56 9/6):EI—MS m/z:456(100 , M ). 

2结果与讨论 以扁桃酸和对苯二酚为模型底物,筛选了催化 剂、温度以及原料配比等反应条件. 2.1反应条件的筛选 2.1.1 催化剂的筛选 首先我们考察了不同酸催化剂对该反应的促进 作用,具体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在本实验中我们考 察了实验室常用的质子酸及路易斯酸对苯并二呋喃 酮的促进作用.由表1可以看出:所选的9种酸中, 98%浓硫酸的反应效果最佳,能够以67 的收率得 到产物苯并二呋喃酮.在质子酸中,乙酸酐和多聚磷 酸催化下并没有得到产物,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 酸性较弱不能催化扁桃酸与对苯二酚的环合反应. 磷酸催化下只能得到半缩环的中间体.在所选择的 Lewis酸中,氯化锌和氯化亚锡均有一定的催化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