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州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城市开发

苏州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城市开发

苏州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城市开发
摘 要:改革开放给苏州带来了新的生机,但是古城人口膨胀与
交通不便成了制约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上世纪90年代初,
苏州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古城居中,东园西区”的城市开发目标,
并于本世纪初将原苏州下辖的吴县撤县建区,设置了吴中区与相城
区。之后,又几经修订苏州城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商业街区发展
规划。这样既完整地维持了苏州古城的规划布局,又为苏州城市开
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个保持完好的古城与
一片欣欣向荣的现代苏州城区,相辉交映,相得益彰地得以快速发
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 传承 城市开发
始建于2500多年前的苏州古城,至今仍然呈现出粉墙黛瓦,小
桥流水,前街后河,棋盘格局的古风古韵,让世人感受到了另一种
生活情趣,它不仅征服了国人,也征服了世界。苏州城市开发所取
得的成绩,众多开发商是功不可没的。经过几轮发展,苏州的地产
开发已经从“为民造房”的阶段,跃升到“营造文化”这个层面。
只有与当地的经济社会相适应,与当地的环境相协调,与当地的文
化相融合,才能生根,才能成为经典,才能使传统文化在城市开发
中得到传承。
1.吴文化具有鲜明的水乡文化色彩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可喜的是一批
来自境内外的知名品牌开发商与苏州本地开发商,在为苏州塑造新
的建筑产品的时候,仔细地分析了吴文化的每一个细节,取得了让
世人刮目的业绩。苏州因水而美,因水而秀,因水而灵,因水而富。
以小桥流水为主的水文化是苏州文化的重要特征。因此,可以说,
苏州的水文化是历史的底蕴,有其特殊的意义。
近十年来,一批品牌开发商纷纷瞄准苏州的湖畔板块——太湖、
金鸡湖、青剑湖、独墅湖、阳澄湖、石湖板块等,一路攻城略池,
抢占最佳优势。他们深谙苏州的美学情趣,将流水诗意,引入别墅
生活、小区生活。独创的活水导入体系,层层环绕,使苏州人心中
向往的小桥流水意境,再次在湖畔板块上大量呈现。
随着苏州市城市开发步伐的不断加快,截止2010年底,苏州建
成区面积已由原先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拓展到228平方公里。苏
州水乡的桥梁建设也随之开始了新的大手笔。最早是在苏州太湖水
域上建起了全长4308米、181孔的国内内湖第一长桥,宛如长虹卧
波把她与苏州国家旅游度假区连在了一起,又如一条飞舞的银练飘
落在太湖群岛之间,景色蔚为壮观。继而在苏州古运河上架起了雄
伟壮观的狮山大桥、何山大桥、竹园大桥;如今在园区、新区、吴
中区、相城区的湖面、河道上架起的一座座风姿绰约、造型多变的
桥梁,一次次刷新了苏州古代水乡建桥史的记录。2003年起,苏州
市委、市政府为了缓解苏州古城的交通压力,建造了总长25.7公
里的环城立交桥。每当夜幕降临,苏州立交桥周边镶嵌的蓝色、绿
色、红色灯带大放异彩时,象征着苏州桥梁为中国建桥史所添加的
重墨浓彩的一笔。
2.吴文化具有浓郁的市民文化特征
相对于国内其他地区而言,由于商品经济发展较早,吴地较早地
形成了市民阶层。悠长的小巷、天井、庭院、粉墙黛瓦的格调等等
都渗透着这一特色。与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相比,苏州市
民文化的具体表征是苏式庭院。一方天井、一张茶几、一把茶壶、
一曲评弹,地地道道地描绘了苏州市民的庭院生活。
在现代城市开发中,如何使苏州的市民文化得以延续,由中海地
产等一批地产开发商,将苏州的庭院融入了现代建筑,首创起居间、
餐厅、卧室围合的空中庭院,摒弃以往华而不实的阳台设计,开拓
了现代苏州庭院生活的文化精髓。使苏州浓郁的市民文化得以延续
与发扬。
3.吴文化具有外柔内刚的文化品格
苏州有精致玲珑的古典园林,有气质柔媚的小桥流水,有温软动
人的吴文化浸淫的青山绿水,又有宏伟壮丽、古朴雄浑、峻秀挺拔
的众多古建筑。苏州城市的这一物质特色与个性,决定了吴文化外
柔内刚的文化品格。这一品格又决定苏州住宅建筑的特征。翻开苏
州古代建筑的历史,人们可以发现苏州古代的住宅建筑外观十分简
洁,粉墙黛瓦,配以柔和的轮廓以及轻巧的漏窗,从外观上看所呈
现的特征是柔和、雅洁,即吴语所谓的“糯”;而内部构造与建筑
施工,无论墙、地面、柱、楼面、梁架、屋面、间隔等等都十分讲
究,尺寸、标准、程序中规中矩,即所谓的“刚”。
4.吴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重文重教”的文化理念
硬件设施先进,软件匹配也十分到位,深深地将吴文化精髓根植
于文教设施的开发理念,使得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区、吴中区和相
城区等新城区在城市建设方面成效显著,构成了苏州市的新景观、
新形象,也成为了苏州市的新名片、新标志。最具代表性的苏州工
业园区独墅湖高教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开发,如今已聚集了十数
家国内知名高校的研究生苏州分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以中科院
为代表的下设的科研机构。他们是苏州市重文重教的现代版典范,
在国内堪称一流。
5.吴文化具有博采众长的文化个性
一向注重文化和商业价值的苏州社会,自古以来就利用便利交通
的力量集聚着来自各方的文人、商贾、宾客,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
中,形成过举国闻名的粮食、丝绸、棉布等商品市场,以及山塘街、
南浩街、上塘街、观前街等著名商业街区。来自广东、广西、山东、
陕西、山西、浙江、福建的商贾曾经纷纷选择苏州作为他们的发展
之地。宽容灵动、谦虚好学的优良品质,使得苏州市具有以海纳百
川的胸怀融和不同的文化习俗,并整合到自己的社会和生活中去的
能力。可以说,苏州文化形成的基础和存在的价值根植于它与生俱
来的文化适应意识,而文化适应的前提条件就是了解与掌握不同的
文化体系对商业经营和管理活动的具体要求。
随着苏州市的有效开发,吴文化的这一个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弘
扬。苏州不仅修复了独具江南特色、反映民俗民风的商业街区,也
统筹规划了涵盖现代苏州2000平方公里、四个层次的商业都市圈
(详见《苏州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而且充分借鉴新加坡等一系
列先进国家的理念,用15年左右的时间,开发了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高新技术区、昆山高新技术区等一系列创业新天地,吸纳了来
自海内外的科技精英与各方人士。苏州正以更高、更开阔的视野向
世界敞开胸怀。苏州传统文化在城市开发中得以传承,是苏州人对
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与理解的智慧结晶。可以深信一个更加美好、更
加和谐、更有生机的苏州将会在世人面前展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