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4 章处理器种类和计算引擎
第4 章处理器种类和计算引擎
15
傳統處理器子系統(cont.)
• 區域資料儲存裝置:
– 容納等待計算的某些數值(比如:送到 計算引擎的運算元、或計算後的結果)
– 大部分的區域儲存裝置稱為暫存器 – 要把數值送到計算引擎之前,必須先把
這些數值儲存在暫存器上
16
傳統處理器子系統(cont.)
• 內部連線:
– 交換兩個單元之間的資料 – 電腦結構師喜歡使用資料路徑,來描述
19
協同處理器
• 協同處理器可以和其它處理器一起工 作,也可以接受其它處理器的命令, 在其底下工作。
• 通常用於
– 特殊目的 – 執行單一任務 – 高速運作
• 比如:協助CPU加速浮點數運算的協 同處理器
20
微控制器
• 可程式邏輯設備 • 控制各種中小型系統 • 比如:汽車的引擎、飛機的降落裝置、
• 數位設備 • 電腦系統中最重要的主元件 • 又稱為CPU
5
處理器領域
• 不同觀念製造出不同的處理器 • 最原始的設計邏輯分成下列四類:
– 固定式邏輯 – 可選擇邏輯 – 參數化邏輯 – 可程式邏輯
6
固定式邏輯處理器
• 完全沒有任何彈性 • 只能執行單一固定的運算 • 硬體連線電路 • 除非改變底層硬體電路,否則就無法
內部的連線。
• 外部介面:
– 負責處理器與其它系統的溝通 – 尤其是與外部記憶體之間的通訊。
17
ALU
• 傳統的計算引擎就是ALU • ALU可以執行
– 整數算術 – 位元運算(比如:左移、右移) – 邏輯運算(比如:and、or、xor、not)
18
處理器分類和角色扮演
• 協同處理器 • 微控制器 • 微順序器 • 嵌入式處理器 • 通用型處理器
• 指令速率
– 完成一個指令所需要的時間 – 不同的指令可能需要不同的時間
30
時脈速率和指令速率(cont.)
指令的擷取―執行週期很難以固定的 速率進行,因為花費的時間必須視其 運算方式而定,像是乘法運算就比加 法運算需要更多的時間。
31
控制:啟始和結束
• 啟始程式:程式如何啟始第一個 擷取―執行週期?
p和q可以更改設定。
9
可程式邏輯處理器
• 最有彈性 • 可以執行一序列的步驟(比如:程
式指令),來改變處理器的功能。 • 比如:傳統的CPU。
10
階層結構和計算引擎
• 電腦結構師使用階層結構,適度地 分割處理器成多個獨立的子系統。
• 單獨地設計和測試子系統,簡化問 題。
• 比如:計算引擎加上其它的引擎, 適度整合,將形成更有威力的CPU。
35
結論(cont.)
• U執行基本的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 • 所有的處理器執行擷取―執行週期 • 大部分的現代處理器使用單一晶片
36
11
階層結構圖
12
傳統處理器結構
• 控制器 • 計算引擎 • 區域資料儲存裝置 • 內部連線 • 外部介面
13
傳統處理器結構圖
14
傳統處理器子系統
• 控制器:
– 控制程式的執行動作 – 協調所有的硬體動作 – 負責執行特定的運算
• 計算引擎:
– 執行所有的計算 – 算術運算和布林邏輯運算 – 接受控制器的指揮要求
• 嵌入式處理器常應用在某些複雜的電 子設備。
• 比如:DVD播放機、電視機、…等。
24
通用型處理器
• 最常見的通用型處理器 • 比如:PC的CPU。
25
處理器技術
• 早期:離散的數位邏輯 • 後來:電路板 • 現在:單晶片
26
程式規劃
對電腦結構師而言,傳統的處理器 可以規劃程式來執行運算,因此處 理器和程式可以分開發展;然而對 使用者而言,處理器和程式看起來 好像整合在一起,感覺好像沒換處 理器,就無法更改程式一樣。
雜貨店的自動門。
21
微控制器程式執行範例
22
微順序器
• 類似微控制器 • 但不是用來控制外部硬體,而是用在
大型處理器的內部。 • 比如:微順序器可能要求資料搬移單
元,搬動兩筆資料給浮點數單元,然 後要求浮點數單元執行加法,最後再 要求資料搬移單元把結果移到記憶體。
23
嵌入式處理器
• 通常會比微控制器更具威力,但功能 則不及通用型處理器。
第4 章 處理器種類和計算引擎
1
范紐曼結構
• 大部分的電腦採用范紐曼結構 , 因此又稱為范紐曼電腦。
• 范紐曼結構源自於第一位推薦這 種結構的知名數學家John Von Neumann。
• 最重要的特色就是程式儲存觀念
2
范紐曼電腦的主元件
• 處理器 • 記憶體 • I/O設備
3
范紐曼結構圖
4
處理器
27
擷取-執行週期
• 不同處理器存在細節的差異 • 可程式處理器遵循相同的基本策略,
也就是擷取―執行週期的基本機制。
28
擷取-執行週演算法
重複執行下列工作{ 擷取:從程式儲存區,取 出程式的下一個指令; 執行:執行指令動作。
}
29
時脈速率和指令速率
• 時脈速率
– 底層硬體速度的量測單位 – 最基本的時脈週期
• 處理器使用重置接腳,要求所有 的系統元件準備開工。
• 重置會讓處理器從某一固定點 (比如:記憶體位址0)重新執行 程式。
• 這種重置啟動處理器的動作稱為 開機 。
34
結論
• 處理器可以執行一序列的計算動作 • 現代處理器可以應用在不同的場合
– 協同處理器 – 微順序器 – 微控制器 – 嵌入式處理器 – 通用型處理器
變動任何功能,比如:計算sine(x)。
7
可選擇邏輯處理器
• 多了一點點彈性 • 可以執行多個固定的運算,讓使用者
能有少許的選擇。 • 比如:計算sine(x)或計算cosine(x)。
8
參數化邏輯處理器
• 接受參數的設定,以控制計算 的方式
• 比如:
– 計算px/q的餘數之雜湊功能h(x) – 除了輸入x變數外,還有兩個參數
• 結束程式:程式執行到最後一個 動作時,處理器會發生什麼事?
32
結束程式
• 處理器硬體並沒有設計”結束”機制。 • 除非切斷電源,關閉處理器外,否則
處理器將一直持續地進行擷取―執行 週期,不會停止。 • 應用程式結束可能代表:
– 嵌入式處理器會進入一個迴圈 – 通用處理器則由作業系統接管
33
啟始處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