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本土民族民间美术进课堂的现实意义
榕江县民族中学 李学辉 邮编557200
摘要:本土民族民间美术是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在本土的各族人民所创
造的,是地地道道的乡土文化,它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
满足本土民族文化生活为目的,具有广阔的天地和深厚的传统。它涉
及的内容、地域、民族十分广阔。本文只是从它进入学校课堂的背景、
现状、作用进行简略的阐述。
关键词: 地方民族民间美术; 进课堂探索与实践 现实意义
贵州省榕江县是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县,这里民俗古朴,风情浓
郁,民族民间美术文化异彩纷呈、丰富多彩。而榕江县民族中学是一
所面向全县20个乡镇招生的民族高级中学,这里的苗族、侗族、水
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占全校师生的80、5%以上,校园里的学生或多
或少都受到区域村落民族文化艺术的熏陶,从他们身上都能闻到古朴
的民俗文化艺术风味,这为我校传承本土民族民间美术创造了有利条
件。为传承和充分挖掘本土民族民间美术文化艺术,弘扬民族精神、
优化美术教育环境、深化学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校美术
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本土民族民间美术文化艺术,提
高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增强民族
自信心和责任感。我校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将本土优秀文化艺术教育作
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和德育、智育、体育
相结合,共同发挥功能。通过几年来的教育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
收到了良好效果。现针对本文本土民族民间美术引入课堂教育教学的
现实意义,浅谈本人肤浅的几点看法:
一、本土民族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它以美化环境,丰富
民间风俗活动和满足本土民族文化生活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
行的美术。近年来,有着丰富而独特的本土民族民间美术相继走进了
中小学美术课堂,这对于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与民族民间美术文化
保护传承中存在脱节的状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衔接契机,也是对我国
长期以来受国家单一课程体制限制造成大量丰富的美术课程资源闲
置、浪费的弥补。如何把握好这一发展本土民族民间美术的有力契机,
开发本土民族民间美术“文化财”,弘扬和传承本土民族民间美术文
化,振奋民族精神,将本土民族民间美术传承发展下去,是美术教育
工作者、教育专家们在课内课外教育教学中需要不断探讨和尝试的新
课题。
二、本土民族民间美术引入课堂是弘扬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需
要,是客观现实紧迫的需要。江泽民同志曾提出:“弘扬民族文化,
振奋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当前,
现代文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中国社会工业
化,城市的转型推进,使得人们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改变,加上长期
以来,我们的教育与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脱节,公民尤其是年
轻一代对本民族优秀文化存在的盲目自卑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远离
本民族文化。整个社会对民族民间文化重要性缺乏保护意识、弘扬和
传承意识,导致了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本土民族民间
美术也不例外。笔者近年来多次深入本土苗乡侗寨,对民族民间艺术
进课堂进行走访调查,发现在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中,几乎没有女生会
简单的刺绣、挑花、手工编织和简易的民间剪纸,更谈不上印染技艺
中的蜡染和扎染了。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几乎都没有了民族服装穿了,
即使有的也不爱穿,只有节假日活动才勉强穿一下,缺乏对本民族文
化的认同感,有盲目自卑感。加上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影响,
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民族绘画、手工制作等民间艺人以寥寥无几,
不剩几人,本土民族民间美术几乎走入消失的状态。通过以上事例,
说明我本土民族民间美术正在濒临着断裂、消解和流失的危险。如果
不加以保护和弘扬,一旦流失消解,将是本土民族文化艺术的一大损
失。所以,现实呼唤民族民间美术教育,其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三、本土民族民间美术进课堂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需要。如今,基
于文化交流和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撞击,文化热和复归热风靡全球,
文化出现了“全球化”。在我国也掀起了“乡土文化”、“民间艺术”
的热潮。古老的民族民间艺术正以浓烈的现代魅力,引导人们文化和
审美的回归意识,对民族民间美术的保护问题也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
和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让学生充分认识民族民间美术进课
堂是时代潮流,势不可挡,有着时代的重要意义。“文化全球化”实
质是西方化,有效的传承民族民间美术实质是对文化差异性的维护,
对民族文化特质的保护,对国家安全的维护,也有着时代的重要意义。
四、是开发本土及校本民族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全面推进本土地
方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本土民族民间美术进课堂可以弥补国家
单一课程的不足,是教育平等的体现。长期以来,单一的国家课程开
发模式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地方、学校乃至社区独特的优势、传统和办
学的积极性,正如许多研究结果所表明,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厌学、
辍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基础教育课程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
无法满足他们带有地域性和学校特点的发展需要,导致他们对基础教
育课程产生陌生感和自卑感,从而丧失了继续学习的动力。同时,本
土民族民间美术进课堂可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美术人才的成长,是传
承美术人才的新路子。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中也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重
视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教学,发展有民族特色的、情趣高尚的艺
术教育”。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等
目标。“民族民间美术具有认识、审美、教育、使用等各种功能需要
我们去珍爱、继承和发扬,学校美术教育理应承担这一重任。”挖掘
本土民族民间美术资源,充实课本美术内容,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必然,也是本土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
必然。本土民族民间美术引入课堂,可以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丰
富和拓宽学生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意识,对促进民族地区人文素养教
育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积极作用。通过本土民族民间美术进课
堂,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本土民族民间美术的价值和魅力,培养学
生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对民间美术的热爱,树立传承和弘扬本
土民族优秀文化以及对本土民族民间美术的保护意识。
五、是促进本土地方旅游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
各级部门对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视,带动了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
如民族服饰、银饰加工、蜡染、刺绣、挑花、手工编织等民间工艺美
术品,正日益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本土民族民间美术进课堂可以
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的美术人才,保护正在日益流失的民
族民间文化遗产,从而带动本土地方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总之,综上所述,本土民族民间美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我本土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财富,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精
神资源与民族根基,是维系民族之间的纽带,是民族精神培养的好方
法。把本土民族民间美术引入课堂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
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安正康、蒋志伊等编著,《贵州少数民族民间美术》,贵州人民出
版社,1992年版。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