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与管理

高校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与管理

高校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与管理 罗钢(0811030153) 法学院 摘 要....................................................................................................................................... 2 关键字: ................................................................................................................................... 2 引 言....................................................................................................................................... 2 一、风险识别 ........................................................................................................................... 3 (一) 银行风险 ............................................................................................................. 3 1、信用风险 ............................................................................................................. 3 2、管理风险 ............................................................................................................. 4 3、政策风险 ............................................................................................................. 4 (二) 学校风险分析 ..................................................................................................... 5 二、风险管理办法举例 ........................................................................................................... 6 三、助学贷款风险的防范建议与管理对策 ........................................................................... 6 (一)实际对策 ............................................................................................................... 6 (二)政策建议 ............................................................................................................... 7 1、学校要加大对学生诚信教育的力度。 ............................................................. 7 2、加强助学贷款审核工作。 ................................................................................. 7 3、加大贷后管理力度。 ......................................................................................... 7 4、还款方式的多样化。 ......................................................................................... 8 四、参考文献 ........................................................................................................................... 8 摘 要 教育部全国学生自主管理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1450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294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由此也引发了高达数亿元的高校学生贷款欠费情况,以及越来越多的银行与学生借款诉讼纠纷,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遭到严峻的诚信考验。本文将对大学生助学贷款面临的风险,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风险管理方法做简要分析。

关键字: 助学贷款 风险 概率 管理方法

引 言 助学贷款是为贫困家庭学生向银行贷款来交纳学费,国家给予一定的贴息优惠,毕业后归还贷款的一种借贷方式。对考上大学而家庭又贫困的学生来说,得到银行贷款支付学费,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助学贷款对于高校来说,促进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但是教育部全国学生自主管理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1450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294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由此也引发了高达数亿元的高校学生贷款欠费情况,以及越来越多的银行与学生借款诉讼纠纷,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遭到严峻的诚信考验。

据资料显示,北京银行已有过多起针对还贷违约学生的诉讼,银行都胜诉了。国家开发银行规避银行贷款风险的做法是,跟地方政府、教育部、各省教育厅以及高校通力合作,构建新的国家贷款管理模式来防范风险。即开发银行和每个贷款学生是金融合同关系,银行和 各省学贷中心是合作关系,各自分工合作,中间签订一些协议明确责任权利;另外还建立风险补偿金,如果助学贷款完全回收,开发银行会把风险补偿金全部返还给学校和省的学贷管理中心;如果助学贷款的违约率高于风险补偿金,开发银行和高校有一个内部商定的风险分担机制,用激励办法把省教育管理部门、省学贷中心和高校助学贷款管理部门结合起来。

一、风险识别 国家助学贷款由国家、银行、学校和学生组成综合主体,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下面主要从银行和学校这两个方面对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进行分析。 (一) 银行风险 对于银行来说,国家助学贷款是其开展的一项信贷业务之一。银行的任何一笔贷款都有风险,但国家助学贷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普通贷款,而是国家为了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种资助手段。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它的一些不同于一般贷款的特点。这些特点就是:第一,采取了无担保的信用贷款方式;第二,属于个人消费信贷范畴;第三,具有政策性贷款的特征。这三个特点分别造成了银行发放国家助学贷款过程中的风险。具体而言,分别是信用风险、管理风险和政策风险。 1、信用风险 国家助学贷款面临的信用风险,就是借款人 (学生)在未来因为各种原因可能不履行还

款承诺而给银行造成的贷款本金和利息上的损失。笔者在与银行的交往和调研中了解到,只要助学贷款的呆帐率超过6%,银行就会面临亏损。 虽然,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出台是在 1999年,但最初采用的是抵押或担保贷款的方式发放贷款。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暴露出对于大多数贫困生来说,提供任何形式的抵押或担保都不太可能,因而贷款计划进展缓慢,贷款成交量极小。于是,从2000年开始,我国采用信用贷款的方式发放助学贷款。由于不需要抵押和担保,只需要借款人个人的信用就能够获得贷款,这样,贷款规模才得以迅速扩大。因此,一般将2000年看作是国家助学贷款计划的正式开始,国家助学贷款的第一个全面还贷期应该是2004年。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国家助学贷款的拖欠率将会达到多少。但是,由于最初的借款人并不完全是大一新生而有一部分是高年级的老生,因此,现在已经有少部分贷款进入到了贷款的偿还阶段,对这部分贷款的偿还情况令人担忧。 2、管理风险 国家助学贷款的拖欠,使得银行必须花费较高的代价来催收欠款,这无疑将造成银行在

管理成本上的增加,导致管理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助学贷款是面向每个具体的贫困学生发放的个人消费信贷,因此具有笔数多、单笔额度小、牵涉人数多的特点。在实施过程中,对每笔贷款的审核、调查、催收等各项手续与高额度贷款一样,一项都不能少,因而,该业务的管理成本本身就很高。更重要的是,助学贷款所针对的人群是在校大学生,而大学生毕业以后的流动性非常大,“跳槽”频繁,不利于银行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后管理,包括掌握毕业后的具体情况,及时与贷款人本人联系,并及时在贷款管理(贷后监控机制)上做出反映等等。这种情况将会加剧贷款催收的难度,加剧银行的管理风险。另外,对于这一类业务的开展,我国的银行尚在起步阶段,有关的管理办法和具体操作手段还不严密也不完善。相对于银行其他较成熟的业务来讲,包括学生信用贷款在内的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管理方法,还需要经过一段长时间的探索。 3、政策风险 所谓政策风险,就是为了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实施而需要的政策支持与实际银行所得到的政策支持之间的差异,它是一种隐性风险。在此,我们可以用公式表示:“银行的政策性风险:所需的政策支持—实际得到的政策支持”。国家助学贷款是在政府命令下实施的商业银行贷款项目,属于政策性贷款。对于这样的贷款,政府有义务对其进行补贴和政策扶持。而我国采用由商业银行自有的信贷资金发放助学贷款并自行管理该贷款的方式,大学生贷款的拖欠率往往难以得到控制,贷款风险较高。因此,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银行在该贷款业务上所承担的风险,并给予相应的政策鼓励。例如,加拿大政府就给发放学生贷款的银行以“风险补贴”,以提高银行贷款的积极性。其他国家则相应地采用一些风险转移机制来转嫁银行在此项业务上的风险。以美国为例,美国的“斯坦福贷学金”,原来就是由商业银行提供资金借贷,美国联邦政府为学生提供担保的。斯坦福贷学金是美国目前最主要的学生贷款项目,每年贷出金额占全国教育贷款资金总额的80%以上。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国的商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自行开展商业性学生贷款的内外部条件,国家助学贷款的开展是在政府的提倡与督促下开展的。因此,政府给国家助学贷款一定的政策扶持是应该的,也是必需的。 事实上,我国政府也确实针对该贷款制定了一定的扶持政策。但是,笔者在与银行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银行方面认为目前的政府扶持力度还不够。调查显示,我国政府在降低银行风险方面的鼓励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助学贷款的呆坏账可以全额核销;二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