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胶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 一.胶体 1.(14八中期中)某磁流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 36 nm之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磁流体是溶液 B.此磁流体是悬浊液 C.当一束强光通过此磁流体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 D.此磁流体很不稳定 2. (13师大附期中)下列区分Fe(OH)3悬浊液和Fe(OH)3胶体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静置片刻出现分层现象的是Fe(OH)3胶体 B.用放大镜观察,颗粒大小为1~100nm的是Fe(OH)3胶体 C.用光束照射,能产生丁达尔现象的是Fe(OH)3胶体 D.看颜色,有色的是Fe(OH)3胶体 3.(13一中期中)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 ~ 10-7m之间 B. 光线透过胶体时,可以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C. 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D. 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4.(11一中期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与胶体 B.生石灰溶于水的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C.从物质分类角度看,纯碱既是碱又是正盐 D.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二.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14八中期中)下列各物质的分类、名称(或俗名)、化学式都正确的是 A.金属氧化物 氧化铁 FeO B.非金属氧化物 二氧化氮 NO2 C.酸 硫酸 H2SO3 D.碱 纯碱 Na2CO3 2. (14八中期中)用右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X Y Z A 碱 化合物 纯净物 B 电解质 盐 化合物 C 胶体 分散系 混合物 D 碱性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 3.(13师大附期中)下列属于电解质的一组是
①CuSO4 ②氧化钠 ③水银 ④SO3 ⑤氯水 ⑥酒精 ⑦NaOH A.①⑦ B.①②⑦ C.①④⑦ D.②③⑤⑥⑦ 4.(13师大附期中)用右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包含关系中,错误的是
X Y Z A 氯水 分散系 混合物 B 铜 金属元素 元素
X Y Z X Y Z 2
5.(13师大附期中)(6分)下列各组物质中,从物质组成上有三种物质可归为一类,请指出不能归为一类的一种物质,并说出另三种所属同一类的类别(将答案分别填写在题后的横线上) (1)CuSO4•5H2O;金刚石;食盐水;NaOH: ; (2)H2O;CO2;H2SO4;CaO: ; (3)H2SO4;Ca(OH)2;Mg;Na2CO3: ; 6. (13一中期中)现有①硫酸②酒精③液氨④纯碱⑤熔融的氢氧化钠⑥水银⑦三氧化硫⑧澄清石灰水⑨等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 ,属于盐的是 ,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能导电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 7.(11一中期中)下列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A. 稀硫酸 B. 液态氯化钠 C. NaCl晶体 D. 青铜 8.(11一中期中)下列物质既不属于酸性氧化物也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 CO B. CaO C. Fe2O3 D. SiO2
三.物质的量浓度
1.(13师大附期中)0.5L 1mol·L—1 FeCl3溶液与0.2L 1mol·L—1 KCl溶液中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A.5∶2 B. 3∶1 C.15∶2 D. 1∶3 2. (13师大附期中)在Na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测得Al3+浓度为0.1mol/L,SO42-浓度为0.3mol/L,则混合溶液中Na+的浓度为 A.0.15mol/L B.0.45mol/L C.0.6mol/L D.0.3mol/L 3. (13一中期中)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与100mL 0.5 mol·L-1氯化铝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 A. 50mL 1.5 mol·L-1的KCl溶液 B. 50mL 0.5 mol·L-1的FeCl2溶液 C. 100mL 1 mol·L-1的MgCl2溶液 D. 450mL 0.5 mol·L-1的NaCl溶液 4. (13一中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1 mol·L-1的NaCl溶液是指由58.5g NaCl和1000mL水配制成的溶液 B. 从1 L 0.5 mol·L-1的NaCl溶液中取出100 mL,剩余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45 mol·L-1 C. 0℃时,2 mol Cl2的体积可能为22.4 L D. 11.2L HCl气体通入水中,溶解后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 5. (13一中期中)体积为VmL,密度为ρg·mL-1的溶液,含有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溶质mg,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mol·L-1,质量分数为a。下列表示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c= Ma1000 B. m=ρVa C. m=Ma1000 D. c=VMm1000 6.(14八中期中)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中正确的是 A.0.3 mol·L-1 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42—总物质的量为0.9 mol B.用1 L水吸收22.4 L氨气所得氨水的浓度是1 mol·L-1 C.50mL 1 mol·L-1的KCl溶液和100mL 0.25 mol·L-1Mg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10 ℃时0.35 mol·L-1的KCl饱和溶液100 mL,蒸发5 g水后,再冷却到10 ℃时,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
C 氧化铝 电解质 化合物 D KHSO4 酸 无机物 3 为0.35 mol·L-1
7.(14八中期中)用10 mL 0.1 mol·L-1 BaCl2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Fe2(SO4)3、K2SO4和ZnSO4三种溶液中的SO42-完全转化为BaSO4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3∶2∶2 B.1∶2∶3 C.1∶3∶3 D.3∶1∶1 8.(14八中期中)右图是某溶液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图,根据图中数据分析可得出a值等于 A.2 B.3 C.4 D.5 9. (11一中期中)17.体积相同的某植物营养液两份,其配方分别如下。两溶液成份 第一份:0.3mol KCl、0.2mol K2SO4、0.2mol ZnSO4 第二份:0.1mol KCl、0.3mol K2SO4、0.1mol ZnCl2
A. 完全不同 B. 仅n(Cl-)相同
C. 完全相同 D. 仅n(K+)、n(Cl-)相同 10. (11一中期中) 浓度为0.01mol·L-1的HCl溶液V mL,加水稀释到2V mL,取出10mL,这10mL溶液中含有H+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1)为 A.0.005 B.0.001 C.0.002 D.0.05 四.(14八中期中)溶液的配制
1. (10分)实验室用胆矾(CuSO4·5H2O)配制200mL 0.1mol·L-1 CuSO4溶液,实际操作步骤有: (1) 需称量胆矾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2)配制该溶液时下列仪器中: A.试管 B.托盘天平 C.烧杯 D..胶头滴管 E.蒸发皿 F.玻璃棒。 不需要用到的是_______(填序号),尚缺的仪器有____________(写名称)。 (3)溶液配制的所需的基本步骤如下:
将上述实验步骤A到F按实验过程先后次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 (4) 配制过程中,下列情况会使配制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容量瓶使用时未干燥 ②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 ③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补至刻度线 ④移液时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⑤胆矾晶体部分失去结晶水 2. (13师大附期中) (9分)实验室要用固体NaCl配制100mL 0.1mol·L-1的NaCl溶液,试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仪器中,不会用到的是 ( ) A.锥形瓶 B.200mL容量瓶 C.玻璃棒 D.烧杯 E.100mL容量瓶 F.天平 (2)在定容操作之后,盖上瓶塞后的操作方法是 (3)配制完毕后,教师指出有四位同学各进行了下列某一项错误操作,你认为这四项错误操作会导致所得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 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4
C.将溶解冷却的溶液转入容量瓶后就直接转入定容操作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便补充几滴水至刻度处 (4)通过计算可得出可用托盘天平称取NaCl固体______________克。若用4mol/L的NaCl溶液配制应用量筒量取________________mL该溶液。(以上均要写出计算过程) 3. (13一中期中)(15分)实验室要配制1.84 mol·L-1的稀硫酸500mL,回答下列问题: (1)需要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 mL (2)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 (填代号) ①烧杯 ②50 mL量筒 ③100 mL量筒 ④1000 mL容量瓶 ⑤500 mL容量瓶 ⑥托盘天平(带砝码) ⑦玻璃棒 还缺少的仪器是 。 (3)配制时,该实验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 、 。 (4)下列操作的顺序是(用字母表示) 。 A. 冷却 B.量取 C.洗涤两次 D.定容 E.稀释 F.摇匀 G.转移 (5)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 (填序号)。 A. 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 长期贮存溶液 C. 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D. 作为反应容器 (6)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不影响”) ① 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 ② 转移后,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③ 定容时,俯视读数 ④ 定容时,添加蒸馏水超过刻度线后,吸出多余的溶液
4. (11一中期中)(18分)某学生需要用烧碱固体配制0.5 mol·L-1的NaOH溶液500mL。实验室提供以下仪器:①100mL烧杯 ②100 mL量筒 ③1000 mL容量瓶 ④500 mL容量瓶 ⑤玻璃棒 ⑥托盘天平(带砝码)。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结果:需要称取NaOH固体 g; (2)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填代号), 还缺少的仪器是 、 。(填仪器名称) (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操作只用一次) ________; A.用少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在盛有NaOH固体的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 C.将烧杯中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4)实验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先用于________、后用于________; (5)若出现如下情况,其中将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填下列编号) ①容量瓶实验前用蒸馏水洗干净,但未烘干 ②定容观察液面时俯视 ③配制过程中遗漏了(3)中步骤A ④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 (6)若实验过程中出现(5)中④这种情况你将如何处理? 。 五.相关计算 1. (14八中期中)(7分)取混有NaCl的Na2CO3固体20.0 g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取出20.00mL于锥形瓶中,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入某浓度的盐酸直至没有气体放出为止,用去盐酸15.00mL,并收集到672 mL CO2(标准状况)。试计算: (1)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Na2CO3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