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公园中植物的种植设计

城市公园中植物的种植设计

城市公园中植物的种植设计
李青
(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专业 100903010022)
摘要:

关键词:
引言 :构建和谐的城市公园景观,对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地休闲娱乐的生活空间,提高
人民的生活水平,创造更为丰富的城市文化尤为重要。首先,公园植物能丰富城市的景观面
貌,塑造城市形象。其次,它有生命能生长,一年四季呈现不同的变化,具有景观意义。另
外,当今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公园是城市有机的组成部分。在城市中公园是人们舒缓
心情,调整心态的最佳去处。

1.公园植物景观营造存在的问题
1. 1 注重绿化,忽视绿量
提及当今的公园绿化,基本上都是大片草坪景观,而忽视乔、灌、草植物群落的营造,
草坪的生态效益远远小于乔木和灌木。据有资料显示,同等面积乔灌木的绿色枝叶量是等面
积草坪的25-40 倍,而在我国城市公园设计中这种绿化量大乔灌木的应用却很有限。
1. 2 注重外来树种,忽视乡土树种

由于近代西方园林风格对我国的园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各地纷纷效仿欧美园林,使
中国园林缺乏个性和本土性,植物景观营造更是大量引进外来树种,而对抗逆性强的乡土植
物却是不闻不问。
1. 3 注重园林植物的种类,忽视其具体的品种和规格

在许多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作品中,笼统的规定苗木为桂花、月季等,但是固化可分为
好多品种,如金桂、银桂等。月季也可分为香水月季、微型月季等多种。因此,笼统的植物
描述,容易造成施工以次充好,使用价格低的品种,达不到原有的设计效果。

2.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2.1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2.1.1植物种植乡土化原则
乡土植物品种是城市公园良好的植物资源,乡土植物材料的使用,是体现地
域文脉及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植物生态习性的不同及各地气候条件的差
异,导致植物的分布呈现地域性,不同地域环境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景观设计
应根据环境、气候等条件合理地选择当地生长的植物种类,营造有地方特色的植
物景观。乡土物种不仅最适宜在当地生长,而且养护管理和维护成本最小,所以
保护和利用地带性物种也是时代对景观设计师的基本要求。因此,公园植物景观
应运用乡土植物群落来展示地方景观特色,并创造稳定、持久、和谐的园林风景
环境。植物景观设计不应追求标新立异,盲目引进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土壤条
件的树种。
在公园植物景观营造中,以乡土树种为主,引进品种为辅。乡土树种具有适应性强、抗性强的特点,易存
活,不易发生病虫害,能够塑造当地的乡土景观。如:突出植物季相变化特色,达到四季有景的自然风貌。
适当引进观赏价值高的树种,既丰富树木品种又提高了景观的观赏价值。如刺五加、菊瓣榆叶梅、羽叶丁
香等新品种。
我国亚热带园林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公园在植物引进时注意了树木的种类及数量,在城市公园绿化中引进
一些适宜的外地树种是非常必要的,但相比之下使用乡土树种更为可靠、廉价、安全,它能够适应本地区
的自然环境条件,抵抗病虫害,环境污染等干扰的能力强,尽快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结构和发挥多种生态
功能,有利于减少养护成本。建群种多用乡土树种,无论对当地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还是展现当
地植物群落外貌特征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1.2生态效益最大化原则
现代园林强调重视园林的生态效益,利用园林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公园是城
市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依托,城市公园一般面积较大,拥有足够的绿地面积和绿
量,这是产生生态效益的前提。园林作为城市的自然空间,主要标志就是植物,
植物的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数量是否能发挥足以改善环境的效益,决定因素是植
物的光合效率,为城市制造更多的氧气。一个城市的绿化量是决定该城市环境质
量的基础。
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除要突出乡土树种外,还要突出能较高产生生态效益
的树种。科学、合理设计植物生态群落,充分准确地依据不同树种的习性、体形、
物候期、生长速度设计园林绿地的种植类型不但要从美学和造景来考虑,更要从
发挥生态效益与适地适树的生态学和栽培学角度来考虑,使公园植物最大限度地
发挥其生态效益。

2.1.3生物多样化原则

自然系统包容了丰富多样的生物。在城市公园中应充分体现当地植物品种的
丰富性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强调为各种植物群落营造更加适宜的生态环
境,以提高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维持城市的平衡发展,加强地带性植物生态
性和变种的筛选和驯化,构筑具有区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色景观。

2.1.4养护管理减量化原则
公园植物景观应树立自然、大气、简朴、节约的城市绿化理念,最大限度地
节约资金、节约资源,形成资金资源投入和良好环境产出之间比值的最大化。在
公园种植方面,通过植物配植,可大大节约能源和减少资源耗费,并对资源的利
用采用循环再生的利用方式。公园植物应更加强调植物群落的自然适宜性,力求
公园植物在养护管理上的经济性和简便性。尽量避免养护管理费时费工水分和肥
力消耗过高、人工性过强的植物景观设计手法。修剪费工的大草坪、树木造型园、
刺绣花
坛、盆花花坛等,除特殊场合,最好不用。在设计中,多采用病虫害少、耗水少
的树种。师法自然的人工造景最理想的维护是能够回归自然,加强植物群落自身
更新、恢复的能力,靠自然之力自我维持平衡。创造一个可持续的、具有丰富物
种的自我维持的园林绿地系统,这是未来城市设计者所要追求的。
2.1.5植物配置的形式要以“师法自然”理念为依据
当前各国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是向着自然化、森林化、人文化方向发展,而园林设计的中心就是人在自然
中生活,自然更贴近人。
综合性公园是城市中最重要,它有别于一般绿地及街路绿化,构成的植物景观即要满足人们欣赏水
平,又要起到划分空间,降噪除尘遮荫纳凉的作用。在植物配置中一方面植物材料
本身要保留自然状态,尽量避免人工修剪或不修剪。另一方面要避免植物种类的单一,株行距的整齐划一,
及苗木规格的一致。通过不同材料,不同规格,不同高度、不同栽植密度的适应竞争,实现群落的共生与
稳定。保持自然形态,让游人置身于大自然感觉。

2.1.6 丰富植物景观的层次
植物景观的垂直界面如果缺乏变化就会显得单调,植物空间类型如果单一。自然状态下生长的风景林,由
各类植物共同组成一个十分和谐的生态群落。在公园植物景观营造中,要尽可能的模仿自然植物群落,乔、
灌和草本共同组成高低起伏和自然柔和的曲线,从而使人们获得具有韵律节奏的视觉美感。

2.1.7丰富植物季相和色相景观
植物的季相变化要丰富。如在东北地区,春季干燥多风,植物萌发慢,开花晚,春花植物较少;夏季花灌
木应用极少;秋季景色单调,秋色叶树种应用相对较少,缺少变化;冬季景观萧条,缺少色彩和生机。针
对这些情况,建议丰富春花植物种类,增加夏花树种。同时适当增加秋色叶树种和常绿树的应用,改变季
相单调的现状。冬季可适当增加观果、观枝、观树姿、观树皮、观冬芽植物的种植。结合植物的色彩:多
数植物为绿色叶,常绿阔叶树、针叶树为深绿;落叶树一般为浅绿;桦树、桂香柳为灰绿色;柏、蓝桉、
云杉为蓝绿色;欧洲山毛榉、红叶桃为红绿色;金边大叶黄杨为黄绿色;秋色叶有银杏、马褂木;终年
红叶有红枫、紫叶小檗等。绿化设计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场地,通过植物配置、地形处理、创造经济适用、
美观的园林
绿化设计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场地,通过植物配置、地形处理,创造经济、适用、美观的园林空间;
突出植物景观的多样性,以丰富的乔木、小乔木、灌木、地被、草坪搭配,形成健康、稳定的植物群
落;合理科学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针叶与阔叶、观花与观果及色叶树种的比例,达到四季
常青、三季有花的绿化效果。根据规划用地现状条件,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归纳其各自特点及在景观
效果、生态结构上的序列关系。

1.对公园植物景观的建议:
1.1要重视绿化质量
提及当今的公园绿化,基本上都是大片草坪景观,而忽视乔、灌、草植物群落的营造,草坪的生态效益远
远小于乔木和灌木。据有资料显示,同等面积乔灌木的绿色枝叶量是等面积草坪的25-40 倍,而在我国城
市公园设计中这种绿化量大乔灌木的应用却很有限。

1. 2 要注重乡土树种
由于近代西方园林风格对我国的园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各地纷纷效仿欧美园林,使中国园林缺乏个性
和本土性,植物景观营造更是大量引进外来树种,而对抗逆性强的乡土植
物却是不闻不问。
1. 3 要注重园林植物的具体的品种和规格
在许多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作品中,笼统的规定苗木为桂花、月季等,但是固化可分为好多品种,如金桂、
银桂等。月季也可分为香水月季、微型月季等多种。因此,笼统的植物描述,容易造成施工以次充好,使
用价格低的品种,达不到原有的设计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