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断层解剖盆部与会阴

断层解剖盆部与会阴


一、男性盆会阴结构在横断层面上的分段及配布
二、前列腺在横断层面上的形态及结构
三、女性盆会阴结构在横断层面上的分段及配布
四、子宫在横断层面上的形态及分部
五、会阴结构在横断层面上的识别
一、男性盆会阴结构在横断层面上的分段及配布
男性盆腔脏器和会阴结构自上而 下可分为三段:①第5腰椎间盘至髋
臼上缘平面,主要为下腹部的器官结
1. 肛管anal canal
上起自肛柱上端的肛直肠线, 下至肛门。
2.坐骨肛门窝(ischiorectal fossa):
1)位于肛管与坐骨之间,为
一对呈尖向上的楔形腔隙;
2)窝内充满大量脂肪,称坐
骨肛门窝脂体; 3)毗邻; 4)坐骨肛门窝外侧壁上,有 一矢状位的管状裂隙,称阴 部管
第三节
盆部与会阴结构的断面解剖特点
一、境界
在断面解剖学中,男、女性盆部的上界均为第5腰椎间盘平面, 而盆部和会阴的下界男性为阴囊消失平面、女性为女阴消失 平面。
男 性
女 性
二、标志性结构


髂嵴
髂前、后上棘
耻骨联合上缘
坐骨结节 尾骨
三、盆部结构的配布特点

盆部由盆壁、盆腔及盆腔脏器组成。 盆壁以骨盆为基础,覆以肌、筋膜、 血管和神经等软组织而构成;
位于盆腔前部,耻骨联
合的后方,空虚的膀胱似锥
形,分为膀胱尖、体、底和
颈四部分。男性膀胱的下部 借膀胱颈与前列腺底相接。 膀胱底的上部借直肠膀胱陷 凹与直肠相邻,下部与精囊 和输精管壶腹相贴。
男 性
位于盆腔前部,耻骨
联合的后方。女性膀胱的
下部借膀胱颈与盆膈相接, 膀胱底与子宫颈和阴道前 壁相贴。
女 性
二、男性盆腔内生殖器官
(一)前列腺
CT表现:前列腺呈均匀软组织密度影,老年人可见钙化。 增强扫描呈中度强化。CT上不能清晰区分前列腺各解剖带, 也不能分辨出前列腺被膜。 MRI表现: T1WI上呈均匀低信号,平扫和增强都不能 区分前列腺各解剖带,只能显示前列腺的轮廓。T2WI上由于 组织结构和含水量的差异,前列腺各解剖带呈不同信号强度, 前列腺内腺即移行带呈低信号;前列腺外腺分为中央带和周 围带,中央带呈低信号,周围带呈高信号,移行带与中央带 的信号相当,只能依靠解剖位置区分。前列腺被膜呈环形细 线状低信号影。MRI横断位显示周围带与移行带、前列腺与 尿道膜部的关系最好,对于基底部中央带的显示则不理想。 冠状位显示中央带与周围带关系最好。矢状位显示前列腺与 精囊、前列腺与直肠、前列腺与膀胱底部的关系最好。
构,可显示腹膜腔下份、肠管、输尿 管、髂血管及淋巴结、腰丛、骶丛等。
②髋臼上缘至耻骨联合下缘平面,主
要为盆腔器官结构,可显示盆筋膜及 筋膜间隙、泌尿生殖器官、直肠和精
索等。③耻骨联合下缘以下平面,主
要为男性会阴结构,可显示阴茎、睾 丸、肛管和尿道等。
二、前列腺在横断层面上的形态及结构
前列腺位于膀胱颈与尿生殖膈之间,在横断层面上前列腺的 底通常于耻骨联合上份的层面出现,在耻骨弓以下的层面消失。 前列腺在其上、中份的层面呈半球形,前外侧面略呈弧形凸起, 后壁较为平坦,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左右对称。尿道穿经前列 腺的位置偏前。
(2)直肠旁间隙(骨盆直肠间隙): 1)位于盆膈与腹膜之间; 2)后界→直肠及直肠侧韧带; 3)内侧界→ 直肠筋膜鞘; 4)前界→(男)膀胱、前列腺; (女)阴道
(3)直肠后间隙(骶前间隙):
1)位于直肠筋膜鞘与骶前筋膜之间; 2)此间隙向上通腹膜后间隙。
(二)盆腔的脏器
男 性
女 性
1. 膀胱 Urinary bladder
三、女性盆会阴结构在横断层面上的分段及配布
女性盆腔脏器和会阴结构自上 而下可分为五段:①第5腰椎间盘至 第3骶椎平面,主要是腹部带有系膜 的肠管。②骶髂关节消失平面至髋 臼上缘平面,为腹、盆腔脏器混合 存在,前部是回肠、乙状结肠;后 部为卵巢、子宫和直肠。③髋臼上 缘至耻骨联合上缘平面,自前向后 为膀胱、子宫颈或阴道上部、直肠。 ④经耻骨联合和耻骨弓的层面,自 前向后为尿道及前庭球、阴道和肛 管。⑤耻骨弓以下层面,为女阴结 构。
女性也形成前、中、后三列 前列包括膀胱、尿道;

中列为生殖器官,包括子宫、
阴道、输卵管和卵巢;

后列为消化器官包括直肠和
肛管,此外还有沿盆壁下降 的输尿管。
女 性

会阴构成体腔的下壁, 由肌、筋膜等形成的板层样结构, 以及其间的腔隙和泌尿器官、生殖 器官、消化管末端开口的括约装置
等构成,

有承托、保护盆腔脏器和控制管道
2. 前列腺prostate
1)形态结构: 呈前后略扁的栗子形。 可分为:
分区法
前 叶 侧 叶 中 叶 后 叶
尿 道
射精管口
前列腺沟
Franks的内、外腺分区法
内 腺 尿 道 外 腺
3. 输精管盆部、精囊和射精管
4. 输尿管盆部及壁内部
盆部 壁内部
女 性
输尿管与子宫动脉关系 “桥下流水”
壁内部
5. 子宫
上 面 观
侧 面 观
1)形态
子宫底
子宫体
子宫颈
2)子宫的位置
位于盆腔内, 膀胱与直肠之间, 呈前倾前屈位。
前倾 前屈
3)固定装置
①子宫阔韧带: 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
② 子宫圆韧带: 子宫角 → 腹股沟管 →大阴唇皮下 功能:维持子宫前倾
子宫圆韧带
③子宫主韧带:防止子宫脱垂 ④骶子宫韧带:牵引子宫颈向后上方,维持子宫的前倾、前屈位。 子宫圆韧带 骶子宫韧带
耻骨子宫韧带 子宫主韧带 骶子宫韧带
6. 卵巢(Ovary)
(1)形态
内、外面 前、后缘 上、下端
卵巢门
上端:卵巢悬韧带
下端:卵巢固有韧带
上 面 观
侧 面 观
7. 输卵管(Uterine Tube) 一管、两口、分 四 部 (由外 ① 漏斗部 ③ 峡部 ② 壶腹部 ④ 子宫部 内)

盆底由盆底肌及其筋膜形成盆膈而 封闭骨盆下口。

盆壁、盆底围成盆腔,容纳消化、
泌尿器官的下段和内生殖器等。
男 性

男性自前向后形成前、中、后
三列。

前列包括膀胱、尿道和前列腺; 中列为生殖器官,包括输精管 壶腹和精囊;

后列为消化器官包括直肠和肛
管,此外还有沿盆壁下降的输
尿管。
男 性

1. 盆膈:
骶 骨 骶髂关节 梨状肌 尾骨肌
坐骨大孔
骶尾腹侧韧带
髂 尾肌 耻 尾肌
肛提肌腱弓
盆膈上筋膜
直 肠 尿 道
闭孔内肌
尿生殖膈
耻骨联合
参与构成盆膈的肌肉:
前列腺提肌(耻骨阴道肌) 耻骨直肠肌 1、肛提肌 耻尾肌 (Levator m. of anus) 髂尾肌 作用:支持前列腺尖、
括约肛门.阴道、增强
(二)输尿管(盆段及壁内段)
CT表现:平扫呈点状软组织密度影,但盆段输尿管一
般难以辨认。增强扫描后输尿管壁可以强化,排泄期输尿管
内充满对比剂呈点状致密影。
MRI表现:输尿管管壁为致密平滑肌,在T1WI及T2WI
上呈低信号影,但输尿管盆段一般难以辨认。增强扫描后输
尿管壁强化,排泄期输尿管内充满对比剂呈点状高信号影。
“U”形的肛提肌消失后,依次出现尿生殖膈及会阴深 隙、尿道球(男性)或前庭球(女性)及会阴浅隙。在肛 门消失以下的层面上,男性有外生殖器、睾丸、附睾;女 性为外阴结构。
第四节 盆部与会阴结构的断层影像学表现
一、盆腔内泌尿系器官 二、男性盆腔内生殖器官
三、女性盆腔内生殖器官
一、盆腔内泌尿系器官
(一)膀胱
的开闭等功能。
男 性
第二节
盆部与会阴的应用解剖
(一) 盆壁
(二)盆腔的脏器 1.膀胱 2.前列腺 3.输精管、精囊和射精管 4.输尿管盆部及壁内部 5.子宫 6.卵巢 7.输卵管 8.阴道 9.直肠
一、盆部应用解剖
二、会阴的应用解剖
一、盆部应用解剖
(一) 盆壁: 盆壁以骨盆为基础,加上盆壁肌、盆膈和盆筋膜而构成 。
前列腺中部层面 为经耻骨联合中份和尾骨尖的平面,前列 腺呈板栗形,侧面隆凸,后面平坦。尿道前列腺部的位置偏前, 尿道后壁上可见突入腔内的尿道嵴,嵴后方有前列腺小囊,囊的 两侧可见射精管斜穿前列腺实质。断面结构由前叶、中叶、侧叶 和后叶组成。
前列腺下部层面 为经前列腺尖和耻骨弓的平面,前列腺呈 三角形或新月形,两侧稍凸,紧贴肛提肌;后方的凹陷为后正 中沟,有时也可见尿道海绵体的起始部。断面结构主要由左、 右侧叶组成。
五、会阴结构在横断层面上的识别
在横断层面上,经耻骨联合下份平面的中部是“U”形的肛 提肌及其筋膜形成的盆膈,肛提肌后外侧为三角形的坐骨肛门 窝,由前外侧的闭孔内肌、前内侧的肛提肌和后方的臀大肌围 成,此三角形区域向下逐渐增大,至肛区皮肤出现时消失。两 侧肛提肌的内侧为泌尿器官、生殖器官和消化管道的末端,自 前向后女性依次为尿道、阴道和肛管,男性为尿道和肛管。
盆膈筋膜
为覆盖于盆膈肌上、 下面的盆筋膜, 分别称 为盆膈上(下)筋膜, 两 筋膜与盆膈肌共同构成
盆膈。
3. 重要的筋膜间隙:
(1)耻骨后间隙(Retzius 间隙): 1)位于耻骨联合.耻骨上支与膀胱之间,隙内充以疏松结缔组织; 2)行膀胱腹膜外手术.剖腹产等手术均在此间隙进行;
3)此间隙内的血肿或尿液可 向腹前外侧壁或其它盆筋膜 间隙扩散。
盆底.提高腹压。 2、尾骨肌(Coccygeal m.) : 起自坐骨棘,止于 尾骨和骶骨侧缘。
2. 盆筋膜
盆筋膜(Pelvic fascia ):可分为盆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