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作者:高俊山 闫俊先 赵建刚 姜岩峰 张小军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12期
摘要介绍了发展设施农业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
设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设施农业;发展模式;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168-01
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传
统农业的地域性和季节性限制,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加强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提高农
业生产系统的生产力。
1发展设施农业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党和国家为确保粮食安全,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求坚守1.2亿
hm2耕地红线。而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用地需求也快速增
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土地资源瓶颈日益突出。设施农业的重要作用体现在:提高土地产出
率、资源利用率以及劳动生产率,有效保障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实现农民增收,增强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1-6]。
1.1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设施农业是高科技现代农业产业,具有技术高度密集的
显著特点。为了提高现有土地利用率,开发自然条件和生物潜能,设施农业综合利用了工程技
术和信息技术,降低水资源、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和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生产出大量优质、
高产、高效、安全的农产品,实现了农业“提高单位面积种植效益”的目标[4-6]。
1.2设施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设施农业的发展促使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粗放型转变为精细集约型,实现了多季生产、四
季创收。既冲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又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
1.3设施农业发展可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食物安全
发展设施农业,可实现集约经营、标准化生产、科学施肥管理、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环
境污染,更好地实现无公害的目标。同时,设施农业还可以通过调控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产
量和质量,保证农产品的鲜活度和周年持续供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4设施农业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
设施农业主要种植果蔬植物,种植结构得以优化,种类和品种得到丰富,局部生产和环境
条件逐步改善,农产品质量和种植效益得到较大的提高,从而使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高效农业
转变,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
1.5设施农业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
设施农业具有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因此,农民必须具备较高的农业专业知识和技术管理手
段。在品种种植、栽培技术和管理技能等方面需要逐步提高,通常需要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
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和农业技术能力,并且对周边农户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
应用。
2设施农业发展模式
目前,设施农业投资运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示范园区模式。由政府主导建园,政
府与企业共同投资,实行企业化管理,其功能主要是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和农民技术员培
训。二是企业投资自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或租赁承包土地进行设施建设,集中连片,企业自
主(雇工)生产、经营,主要满足当地市场需求。三是专业合作社投资自营模式。本着农户自
愿的原则,由合作社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农户按投入土地多少自行种植管理,产品统一销
售。四是农户自建自营模式。主要是以适度规模经营为主的庭院经济。
3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资金缺乏
在鄂尔多斯地区,日光温室蔬菜、设施蜜瓜和食用菌、设施花卉的平均效益分别为22.5
万~30.0万、30.0万~45.0万、52.5万元/hm2。虽然设施农业效益可观,但是投入成本较高,
农民普遍难以承担设施建设的资金。比如,2012年新建砖钢结构温室、土钢结构温室分别需
要投入150万~180万、105万~120万元/hm2。可见,虽然有政府补贴,但是投入成本压力依
然较大。另外,温室、大棚等设施尚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抵押,所以抵押贷款也比较困难。
3.2科技人员短缺
现阶段设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市级或以上机构,在农业地区真正懂设施农业技
术的专业人员较为缺乏。科技人员缺乏是目前鄂尔多斯市设施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率较低、设施
农业科技含量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3.3设施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较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是设施蔬菜生产管理还比较粗放,加温、增光、增施二氧化碳等措施较少;二是优质特
色品种、设施生产所需的适肥品种、复合高抗品种、耐低温弱光品种等蔬菜新品种引进和推广
力度不够,难以形成地方特色蔬菜。三是安全、生态意识不强,无公害、绿色蔬菜高效标准化
生产关键技术和集约化种植模式推广力度不够。四是一些日光温室构造不够科学,采光和保温
性能较差,几乎都没有加温设施,冬季生产受制约多[4-6]。
4发展设施农业的对策
4.1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一是要积极与科研院校联合开展科研攻关、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提高设施农业科技成果应
用转化能力,加快设施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二是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应(下转第
172页)
(上接第168页)
用新技术的能力,培育一批科技示范户,带动设施农业的发展;三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基
层农业科技人员,对现有科技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2-4]。
4.2调整种植结构和方式
一是为了顺应市场需求,提高农业效益,对设施农业进行优化组合,如根据品种和种植方
式灵活的特点,同一品种通过露地栽培、地膜覆盖、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种植等方式在同一地
区分批播种,实现分批收获,分批上市;二是对产前、产中、产后实行全程质量安全控制,以
生产优质无公害蔬菜,提升产品质量,发挥品牌优势,保证食品安全。
4.3创新设施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是建立以政府扶持为导向、社会投入为主体、自我积累发展为基础的多元化、多渠道、
多层次投入体制;二是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种植大户等集
中,扩大设施农业生产规模;三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发展设施农业。
4.4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
通过试验示范,逐步引进国内外名优新品种以及新的实用技术,培育优良品种,打造特色
品牌;通过推广保温性能好的厚墙体、半地下式温室结构,实行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
术,增强设施农业生产能力。
4.5抓好批发市场和营销组织建设,解决产品销售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是要规模化种植,才能有较为固定的客户、市场;二是要标准化生产,把好投入品(农
药、化肥、水等)关,达到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三是要商品化处理,做好包装、加工和
服务,创建品牌;四是建设专业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成立产销合作组织,发展农村经纪人,让
经济人走出去,多方联系客商,搞好产销衔接,以提高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
4.6发展特色建设,推动设施农业发展
一是抓好典型特色示范户、示范园区建设,使农民看得见,学得会,以推动设施农业的快
速发展;二是依托地方旅游资源优势,开展“农家乐”、“渔家乐”等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建
设,发展名、特、优、新蔬菜、花卉、食用菌等设施农业,使旅游观光农业成为发展现代农业
的新亮点[4-5]。
5参考文献
[1] 强毅,周爱兰.论宁夏设施农业制约因素、突破路径及发展战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11):12-14.
[2] 程大庆,梁丽芳,胡进亮,等.延庆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
院学报,2011,25(1):11-14.
[3] 张印生,乔金友.黑龙江省设施农业产业建设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化农业,2010
(12):34-35.
[4] 滕宏飞,高豫如.南京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以浦口区为例[J].金陵科技学院学
报,2008(1):48-52.
[5]谈春成.浅谈发展设施农业的意义及举措[J].天津农业科学,2011,17(3):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