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同步测试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同步测试

部部部部部部部部2021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部一、单项选择题1.9岁的山村女孩小欣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她家门前就是公路,出于安全的考虑,爷爷奶奶只能将她反锁在家,不让她去上学。

现在,小欣得到了中国教育扶贫基金会的资助,爷爷奶奶再也不用为了生活奔波,小欣也找到了童年的快乐。

关于小欣的经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爷爷奶奶的做法未尽到家庭保护的责任②中国教育扶贫基金会的资助体现了对小欣的社会保护③不让小欣去上学侵犯了她受教育这一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④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2.“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

”这句谚语的寓意有()①公民应该自觉地遵守法律和法规②应该自觉遵守法律,增强法治意识③遇到问题应该通过法治方式解决④自己遵守法律,就不会受到伤害了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3.某校在深化法治校园创建活动中,要求学生树立法治观念,维护法律权威。

下列行为符合这一要求的有()①按照交通标志骑行自行车②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③打听同学秘密并到处传播④破坏街上路灯等公共设施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4.观察漫画《到此一游》,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①学会代代传承②提高道德修养③增强守法意识④自觉履行义务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5.为更好地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江西省教育厅发布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未获具体开学时间通知前,不得提前开学,所有学生不得提前返校。

这说明()A. 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是我省当前工作中心B. 保护未成年人仅是国家机关、学校的责任C.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成所有人的共识D. 国家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6.据统计,近年来各类未成年人伤害事件呈上升趋势。

每年我国有近2万14岁以下儿童非正常死亡,40--50万儿重受到车祸、中毒、他杀、自杀等意外伤害,未成年人已成为危险环境的受害者。

未成年人易受到伤害的原因有()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③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较弱④未成年人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7.下面漫画启示我们()①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②通过法治的方式解决问题③公民的权利自由不受约束④要增强尊法守法的自觉性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8.当别人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时,你应当()A. 忍气吞声,自认倒霉B. 找人帮忙,私下解决C. 依法办事,依法维权D. 打击报复,以牙还牙9.观察漫画《专项治理》,你认为要开展专项治理是因为()A. 面对校园暴力必须以暴制暴B. 校园暴力是一种触犯法律的行为C. 在校园暴力面前,中学生无能为力D. 遏制校园暴力只是公检法等司法机关的事10.以下属于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有()①民法典②未成年人保护法③义务教育法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11.国家网信办要求“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平台全面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相关平台纷纷响应。

材料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有()①司法保护②网络保护③政府保护④社会保护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2.一些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对违法犯罪的界限认识模糊,在不知不觉中犯了法,等到案发才悔之晚矣。

这警示我们要( ) ①学会依法办事②增强法治意识③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④提高道德水平,增强守法的自觉性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13.下列关于法律知识的理解正确的有()①法治意识是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②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制定法律的目的在于解决纠纷制裁违法犯罪③我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此处的“全体社会成员”指的是全体人民④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⑤对未成年人实行特殊保护的相关规定,均出自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4.在放学回家路上,小明发现前面拐弯处有一歹徒手拿凶器强行向一位同学索要钱物。

此时,他最好的做法是()A. 拔打“110”电话报警B. 冲上去与歹徒搏斗C. 假装没见,快速离开D. 跑回学校告诉老师15.近年来,我国采取多种措施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从未成年人的地位看,这样做主要是因为未成年人( )①对事物的认识水平受到一定的限制②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③年龄小,发育不成熟④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A. ①④B. ①②④C. ②D. ①②③④二、分析说明题16.材料:童年本应该是美好是幸福的,是在父母的温柔怀抱中长大的。

然而本该有美好童年的孩子,却遭受着父母的暴行。

村民们说,小涵的继父陶寿平在煤矿打工,平时爱喝酒,脾气暴躁。

他可能是把心中的不如意发泄在了孩子身上。

村民们也多次劝陶寿平不要打孩子,陶寿平嘴上答应,孩子却仍然一再受伤。

小涵全身陈旧性疤痕共有12处。

头部头皮疤痕长度累计18厘米,两颗上门牙脱落。

左胳膊接近手腕处陈旧性骨折,肘部也留有吓人的疤痕。

村民发现孩子胳膊骨折,举报到了妇联。

目前,小涵继父陶寿平涉嫌故意伤害一案,已由公安机关向检察院移送起诉。

如今七岁的小涵在福利院已经生活了半年多,当记者问小涵想不想回家时,小涵摇了摇头说:“在那个家经常挨打,快被打死了”。

(1)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有哪些?(2)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是什么?小涵身上缺失的是哪道防线?(3)法律给我们特殊的保护,我们未成年人该怎么做?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情境一:七年级学生王某因个子矮小被同桌李某起了个外号——“矮冬瓜”。

面对此事,王某很苦恼,他该怎么办呢?①找几个要好的朋友,把李某打一顿。

②向老师反映情况,要求李某赔礼道歉。

③在QQ和微信群里造谣称李某是小偷。

情境二:班主任了解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对李某给同学起侮辱性绰号的行为进行了批评,并告诫李某一定要树立法律意识。

李某则不以为然,认为这完全是小题大做,取个绰号没什么大不了的,又没违法。

(1)王某应该采取哪一种做法?请说明理由。

(2)李某的行为是否违反了法律?针对班主任的告诫,在日常生活中李某应该怎么做?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校进行了校园欺凌情况调查。

调查发现,近72%的受访学生表示自己或同学遭遇过校园欺凌事件。

下图是“当你面对校园欺凌时,你会怎么办?”的调查结果。

材料二:“预防校园欺凌,我们正在行动”。

信息一教育部等部门发布《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指出要积极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依法依规处置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信息二为预防校园欺凌事件,构建平安校园,H市一中一方面开展了“反校园欺凌”的法制专题讲座,另一方面加强了校园日常的巡查和管理(1)信息一、二分别体现了对未成年学生的哪一特殊保护?(2)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开展防治校园欺凌行动的原因。

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此题需把握题干主旨,准确分析和理解选项,推导正确答案。

【解答】山村女孩小欣的经历,反映了爷爷奶奶的做法未尽到家庭保护的责任,中国教育扶贫基金会的资助体现了对小欣的社会保护,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①②④正确;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③错误。

故选A。

2.【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依法办事、树立法治意识,考查学生识记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结合所学,准确作答。

【解答】根据所学,分析题干关键词“守着法律走”等可知,材料强调我们要自觉地遵守法律和法规,增强法治意识,遇到问题应该通过法治方式解决,①②③正确;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合法权益可能受到来自他人的非法侵害,“就不会”的说法错误,④错误。

故选A。

3.【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树立法治观念,考查理解与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需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与教材相关知识点相结合,确定答案。

【解答】根据题意和所学可知,①遵守交通规则,②履行了受教育的义务,是具有法治观念,维护法律权威,故①②正确,符合题意;③容易侵犯他人的隐私权,④是危害社会管理秩序的体现,他们缺乏法治观念,故③④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4.【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漫画的标题、漫画中的文字和人物行为,理解漫画的寓意,找到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的答案。

【解答】分析题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漫画中的人物在景区文物上乱涂乱画,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也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提高道德修养,增强守法意识,自觉履行义务,故②③④正确;①学会代代传承,说法错误,故不选。

故选D。

5.【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我国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原因,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结合所学知识做出正确的选择。

【解答】题文中,江西省教育厅的做法旨在保护学生的生命健康,说明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D 正确;A错误,当前工作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错误,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C错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故选D。

6.【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我国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原因,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结合所学知识做出正确的选择。

【解答】未成年人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都还不够成熟,在辨别是非、区分良莠方面会出现问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够强,容易遭受不法侵害,①③④是正确的选项;②选项观点正确,但是不是未成年人易受到伤害的原因,排除。

故选C。

7.【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依法办事,考查观察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此题需通过漫画的画面、文字信息,整体把握漫画的寓意,结合教材知识确定答案。

【解答】根据漫画画面和文字可知,打击校园欺凌说明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通过法治的方式解决问题,要增强尊法守法的自觉性,故①②④正确,符合题意;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

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他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

故③说法错误,排除。

故选B。

8.【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依法办事,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此题需把握题干主旨,准确分析和理解选项,推导正确答案。

【解答】当别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时,我们应当依法办事,依法维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