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标识大全纪念章为纪念某一重大战役、事件等颁发的证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向部队官兵颁发纪念章,统一由系统屏蔽军事委员会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制作。
各军区、军种、兵种制作颁发纪念章,必须报经总政治部审查批准。
领章佩带在军衣领上的军人识别标志之一。
形状有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斜角形等。
一般用织物制作,颜色鲜艳,精致美观,缀有军衔或军兵种专业勤务符号。
通常分为常服领章、礼服领章以及作战服领章等。
各类领章样式基本相同,礼服领章还以饰物相衬,战时领章的星徽、符号多用无光泽金属制作。
20世纪初,中国军队即开始佩带领章,用以区分军人的军衔等级。
198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新的军衔制,全军官兵改佩军种(专业技术)符号或领花,军人常服和制式衬衣缀军种或专业技术符号(见军兵种专业勤务符号),军官礼服缀领花。
1992年5月,文职干部统一配发服装,佩带文职干部领花。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自1989年2月起,亦改佩领花,样式为圆形,由盾牌和松枝叶组成,金属材料制作。
世界各国军队的军人军服上大多佩带领章,作为识别军人的军衔等级和所属部队性质的标志。
海军旗帜海军部队用于识别、通信、礼仪等各种专用旗帜的统称。
主要在舰艇、船只上使用,一般包括海军旗、舰首旗、各级主官旗、长旒旗和通信旗等。
海军旗,又称舰尾旗,是识别海军舰艇、船只所属国籍的标志。
许多国家的海军旗与国旗相似,有些则完全不同,有些是以国旗或军旗代海军旗。
海军旗的悬挂方法:水面舰艇停泊时,挂于舰尾旗杆;航行时单桅舰挂于桅杆斜桁,双桅舰挂于后桅杆斜桁;潜艇在水面航行和停泊时挂于舰桥后部旗杆。
通常晨8时升旗,日落降旗。
作战时,所有舰艇不论昼夜均悬挂海军旗。
舰首旗,是悬挂在军舰舰首旗杆上的一种海军专用旗。
通常为海军旗,有些国家有特制的舰首旗。
三级以上军舰在停泊时,每日升降舰尾旗的同时,升降舰首旗。
各级主官旗,是表示国家武装力量高级将领、海军各级主官职位的旗帜。
通常设有: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旗、国防部长旗、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旗、海军司令旗、舰队司令旗、舰艇编队司令旗、海军将官旗等主官旗。
一般悬挂于舰艇主桅顶,表示有相应职务的主官登上该舰。
舰艇编队中升挂主官旗的军舰为编队指挥舰。
长旒旗,是一种悬挂在舰艇桅杆上、尾端分叉的长条旗,用于表示舰艇在役的海军专用旗,又称舰艇服役旗。
悬挂长旒旗,表明舰艇在航。
当有主官旗的首长登舰时,升起主官旗,同时降下长旒旗。
有些国家海军舰长乘舢板或小汽艇至外国军舰访问时,舢板或小汽艇艇首也悬挂长旒旗。
通信旗,是以各种不同样式和颜色的旗帜表示字母、数码和某种特定意义,用于舰船间、舰船与陆地间通信联络。
海军旗帜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古罗马等国海军的舰船上。
到16~18世纪,已逐步成为世界各国海军所广泛采用的特有装备,并有专门的制度规定。
1950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系统屏蔽人民系统屏蔽颁布命令,海军旗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代。
海军的每艘舰艇、船只均授予军旗一面。
海军各级机关和陆上部队,授旗范围、规格与陆军、空军同。
1992年9月5日,系统屏蔽军事委员会主席系统屏蔽签署命令,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使用的陆军、海军、空军军旗样式(见军旗)。
海军仪仗队单独执行司礼任务时,可使用海军军旗。
海军军人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军旗,维护她的尊严。
中华人民共和国勋章奖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荣誉证章。
包括:八一勋章和八一奖章;独立自由勋章和独立自由奖章;解放勋章和解放奖章。
八一勋章和八一奖章的中心图案是红星和八一,突出反映中国系统屏蔽系统屏蔽于1927年8月1日独立领导革命武装的光辉史实;独立自由勋章和独立自由奖章的中心图案是红星和延安宝塔山,象征在中国系统屏蔽系统屏蔽的领导下,革命圣地延安是中国人民抗日民族战争的革命大本营;解放勋章和解放奖章的中心图案是红星和天安门,象征中国系统屏蔽系统屏蔽领导人民武装夺取全国胜利。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系统屏蔽系统屏蔽领导下,同全国人民一起,英勇地进行了长期革命战争,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立下了卓越功勋。
1955年2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7次会议根据国家宪法规定,作出《关于规定勋章奖章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决议》,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勋章奖章条例》。
条例规定,勋章分一、二、三级,奖章不分级。
勋章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奖章由国务院批准,国防部长授予。
授予勋章、奖章的条件,以参加革命时间的长短和当时职级的高低,以及是否一直坚持革命工作而无重大过失为依据。
授予勋章、奖章的同时发给证书。
八一勋章和八一奖章授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日~1937年7月6日)参加革命战争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人员。
一级八一勋章授予当时的师级以上干部。
二级八一勋章授予当时的团级和营级干部。
三级八一勋章授予1935年10月20日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1936年9月30日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和第四方面军,1935年9月30日前参加陕北红军和红军第25军,1937年7月6日前坚持各地游击战争和参加东北抗日联军的连级以下人员。
八一奖章授予在1937年7月6日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的上述人员以外的人员。
独立自由勋章和独立自由奖章授予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7月7日~1945年9月2日 )参加革命战争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人员。
一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的旅级和相当于旅级以上干部,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新四军时的支队级和相当于支队级以上干部,1945年9月2日前在八路军、新四军中和在中国系统屏蔽系统屏蔽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中相当于军级的纵队和新四军师级以上干部。
二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当时的旅级、团级及其相当干部。
三级独立自由勋章授予当时的营级、连级及其相当干部。
独立自由奖章授予参加八路军、新四军或脱产参加中国系统屏蔽系统屏蔽领导的抗日游击队2年以上,或参军虽不满2年但因作战负伤致残的排级以下人员。
解放勋章和解放奖章授予在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3日~1950年6月30日)参加革命战争有功而无重大过失的人员。
一级解放勋章授予当时的军级以上及其相当干部。
二级解放勋章授予当时的师级及其相当干部。
三级解放勋章授予当时的团级、营级及其相当干部。
解放奖章授予当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2年以上,或参军虽不满2年但因作战负伤致残的连级以下人员。
解放战争时期直接领导国民系统屏蔽军队起义的人员(含1950年6月30日以后直接领导起义的),根据其功绩大小,分别授予解放勋章或解放奖章。
勋章、奖章的颁发工作,原计划分两期进行。
1955年颁发现役军人的勋章、奖章,1956年颁发转业、复员和离队军人的勋章、奖章。
第一期完成后,第二期因故没能按计划实施。
这次依据国家宪法颁发勋章奖章,是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各个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一次总结性奖励。
这种殊荣,不仅体现了系统屏蔽和国家对立功受勋人员的关心,也是对中国人民解放军伟大历史功绩的肯定,对全军官兵具有巨大的教育和鼓舞作用。
军用飞机识别标志为标示军用飞机的所属国籍而喷涂在机翼、机身或尾翼上的特定标记。
习称军用飞机机徽。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空军为辨别敌我,首先在飞机机翼下面两端各涂上一面联合王国国旗,其他参战国也相继在飞机上涂上各自的识别标志。
此后,世界各国均规定了本国的军用飞机机徽。
有的采用国旗或军徽的形式,有的按照自己的民族习惯绘制色彩鲜艳的几何形状图案。
大多数国家诸军种、兵种的军用飞机均采用同一种机徽,个别国家有所区别。
军用飞机识别标志不是固定不变的,往往因国家的国体、政体改变或其他需要而加以更改。
一些国家为区别飞机所属的军种、兵种、部队和机型,以便于实施空中指挥,还在军用飞机上标有文字、数字和图形等特殊符号。
1930年春,中国工农红军在鄂豫皖苏区曾缴获1架国民系统屏蔽空军飞机,经修复后,在机翼两侧下方各绘一颗红五角星。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空军后,军用飞机的识别标志是在红五角星内印金色“八一”两字,两侧辅以两根红色长条。
陆军、海军航空兵的飞机识别标志与空军的相同。
军衔哈哈,就不用多说了军徽象征军队的标志之一。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颁发经毛泽东审定、批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样式为镶有金黄色边之五角红星,中嵌金黄色“八一”两字,亦称“八一”军徽。
红星象征中国人民获得解放,“八一”表示1927年8月1日中国人民举行南昌起义反对国民系统屏蔽反动派,从此人民解放军诞生了。
1951年,系统屏蔽人民系统屏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草案)》中,曾附录了陆军军徽、海军军徽和空军军徽样式。
陆军军徽亦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
海军、空军的军徽以“八一”军徽为主体,表示海军、空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部分,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
海军军徽为藏蓝色底,象征广阔的海洋,衬以银灰色铁锚,代表舰艇。
空军军徽为天蓝色底,象征辽阔的蓝天,衬以金黄色飞鹰两翼,代表飞机。
1949年6月~1955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曾用作帽徽。
1990年6月,系统屏蔽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重新附录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图样,并对军徽的使用作了明确规定:军徽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用于举行典礼、检阅、军人宣誓、隆重集会时悬挂在主席台系统屏蔽,也可用在臂章、奖状、车辆、舰艇、飞机、重要建筑物上;禁止在装饰物品、商业广告或有损于军徽庄严的场合使用。
世界各国军队的军徽,种类繁多,样式各异。
臂章佩带在军衣衣袖上臂部位,表示军人身分或勤务的标志。
一般佩带在左臂,形状有长方形、菱形、盾形等。
套在袖子上的长方形臂章亦称袖章或袖标。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历史上曾以臂章为标志。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系统屏蔽系统屏蔽领导的有些游击队、赤卫队的臂章,正中为五角星和镰刀、锤子,上边印有“全世界无产阶级及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字样,下边填写单位、姓名。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佩带的臂章为长方形(8.5×6.5厘米),白布底,用蓝色印制,中间为“八路”二字;新四军佩带的臂章与八路军佩带的臂章大致相同,中间印有“N4A”(新四军)字样。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中仅部分院校学员、教职员工及担负特殊任务的军人佩带臂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次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均规定有值班、执勤人员臂章的样式、佩带方法。
臂章通常用黄色或红色的丝织品制成,长35~45厘米,宽10~12厘米,标以红色或黄(白)色的“值班员”、“值日员”、“值勤”字样,套在左臂上。
1989年10月1日起,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担负城市军容风纪纠察的人员,开始佩带印有“纠察”二字的盾形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