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考研中国教育史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二)

2013年考研中国教育史冲刺班模拟题及答案(二)

模拟试题(二)一、选择题1.“重振儒术,兼融佛、道”是什么时期的文教政策?()A.汉代B.隋唐C.宋代D.魏晋2.我国古代首次设立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是()A.国子监B.太学C.教育部D.文部省3.我国历史上教育成为独立的部门是始于()A.西周B.汉代C.隋唐D.北宋4.以下唐朝的学校中,不属于国子监管辖的是()A.太学B.广文馆C.律学D.医学5.唐朝府学的性质是()A.中央官学B.儒学C.私学D.地方官学6.唐朝各类学校中,属于东宫管辖的是()A.弘文馆B.崇文馆C.广文馆D.国子学7.唐朝五月份放的长假称为()A.旬假B.田假C.授衣假D.月假8.隋朝科的设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

()A.进士B.秀才C.明经D.明法9.科举生源中,由中央、地方官学经过规定的学业考试合格,选送到尚书省应试的,称为()A.乡贡B.举人C.进士D.生徒10.唐代科举考试的时间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1.隋唐科举中最高、最难考的一科是()A.进士B.秀才C.明经D.明法12.隋唐科举考试中,由考官任揭经书的某一页,将其左右两边遮住,露出中间一行,再裁纸为帖,贴盖其中的数字,令应试者填出来,这种方法是()A.帖经B.墨义C.策问D.诗赋13.设题指事,由被试者做文章,是针对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发表评论,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考试方法是()A.帖经B.墨义C.策问D.诗赋14.以下哪一向不属于科举制度的合理性()A.明确了学校教育的目的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使选士与育士结合D.使选拔人才较为公正客观15.中外文化交流中以中国输入为主的是()A.中日B.中朝C.中突D.中印16.中日文化交流中,肩负着外交和学习双重任务的是()A.留学生B.学问僧C.遣唐使D.观光客17.唐代被称为“振兴儒学的卫道者”的思想家是()A.柳宗元B.韩愈C.王安石D.王充18.韩愈在人性论上主张()A.性善轮B.性恶论C.素丝说D.性三品19.从性三品出发,韩愈认为不可教,须施以刑罚的是()A.上品之人B.中品之人C.下品之人D.都不可教20.韩愈的代表作是()A.《劝学》B.《师说》C.《论衡》D.《春秋繁露》21.宋朝科举考试的地位提高的表现不包括()A.罢察举,重科举B.取士名额增加C.增加恩科D.增加考试方法22.宋朝科举废除帖经、墨义、诗赋等传统科目,改试()A.策问B.经义C.口试D.殿试23.北宋范仲淹主持的兴学称为()A.庆历兴学B.崇宁兴学C.熙宁兴学D.庚款兴学24.熙宁兴学是由主持的。

()A.范仲淹B.蔡京C.王安石D.胡瑗25.北宋第一次兴学期间,胡瑗用于太学的教学制度称为()A.苏湖教学法B.三舍法C.朱子读书法D.实学教学法26.“三舍法”是北宋兴学期间,用于太学的教学改革方法。

()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D.第四次27.崇宁兴学时期的是中国古代唯一举办过的专门美术学校。

()A.书学B.美学C.画学D.国学28.《三经新义》中的“三经”是指()A.诗、书、乐B.礼、乐、易C.诗、乐、春秋D.诗、书、礼29.“三舍法”是在熙宁兴学期间创立的,是对太学的一种改革。

()A.范仲淹B.王安石C.蔡京D.胡瑗30.在太学中,初入学者为()A.外舍生B.内舍生C.上舍生D.下舍生31.苏湖教学法实质是一种()A.升舍考核制度B.科举制C.分斋教学制D.选拔制32.创立了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必修选修制度()A.王安石B.范仲淹C.蔡京D.胡瑗33.以下几个书院中,哪一个性质与其余几个不同?()A.应天府书院B.白鹿洞书院C.东林书院D.集贤殿书院34.朱熹担任洞主,亲自掌教的书院是()A.东林书院B.白鹿洞书院C.嵩山书院D.岳麓书院35.创立的书院定期举行学术会讲。

()A.朱熹白鹿洞B.顾宪成学海堂C.顾宪成东林D.朱熹东林36.诂经精舍的创立者是()A.阮元B.顾宪成C.胡瑗D.朱熹37.以下几种私塾,哪一个属于义塾()A.《三味书屋》B.有钱人家为孩子请家庭教师C.村里的医生捐钱办的一所简易学校D.全村人凑钱办的学校38.以下蒙学教材,哪一个不是唐宋时的?()A.《三字经》B.《急就篇》C.《千字文》D.《百家姓》39.以下蒙学教材,不属于诗歌类的是()A.《蒙求》B.《训蒙诗》C.《千家诗》D.《唐诗三百首》40.《四书》的作者是()A.孔子B.颜元C.朱熹D.王守仁41.“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对的描述。

()A.教育的作用B.教育方法C.教育内容D.教育手段42.朱熹认为大学的教育目的在于()A.学事B.明理C.学经D.锻炼意志43.“心外无物”的观点是由提出来的。

()A.朱熹B.陆九渊C.王充D.王守仁44.提出了“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

()A.朱熹B.陆九渊C.王充D.王守仁45.在教育内容上,王阳明的主张是()A.六经皆史B.博习百家C.提倡儒学D.反对读书46.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早期启蒙教育思想的一般特征?()A.批评传统B.包容广大C.崇尚西学D.提倡实用47.早期启蒙思想家的教育目标是()A.治术之士B.实德实才之士C.统治人才D.明道之人48.颜元是时期的教育家。

()A.宋代B.元朝C.明清D.隋唐49.颜元认为治国安民的根本是()A.礼教B.人才C.劳动D.科技50.颜元对学校、人才、治国三者之间关系的描述是()A.“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B.“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C.“齐家、治国、平天下”D.“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为人才之本。

”51.颜元的教学内容可概括为()A.“三事、六府、三物”B.“正德、利用、厚生”C.“六德、六行、六艺”D.“金、木、水、火、土、谷”52.颜元的分斋教学中,没有设立的斋舍是()A.理学斋B.艺能斋C.治事斋D.帖括斋53.颜元晚年创立,采用分斋教学的学校是()A.应天府书院B.湖州书院C.漳南书院D.颜氏书院54.颜元的漳南书院中有两斋是应时局的需要暂时设立,待时机成熟就会关闭,指的是()A.文事斋帖括斋B.理学斋帖括斋C.经史斋理学斋D.经史斋帖括斋55.以下哪一个不是封建教育衰败的表现()A.官学名存实亡B.闭关锁国C.教育内容空疏D.科举弊病丛生56.以下哪一项不是清末改革派的新主张()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不拘一格降人才”C.“师夷长技以制夷”D.复兴“经世致用”之学风57.清末,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A.龚自珍B.颜元C.林则徐D.魏源58.“不拘一格降人才”反映的是清末的教育主张。

()A.改革派B.启蒙家C.改良派D.洋务派59.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最早的学校是()A.圣约翰大学B.马里逊学堂C.英华书院D.圣保罗书院60.对于外国人在中国开办的教会学校的教育内容,以下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宗教方面的内容B.不为中国学生开设外语课程C.西学也是教育内容之一D.教会学校不设中国儒家经典的课程二、名词解释1、深造自得2、《学记》3、苏湖教法4、中体西用5、“活教育”理论三、辨析题1.我国近代第一部由国家公布实施的学制是壬寅学制。

四、简答题1、简述私学兴起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2、北宋的三次兴学的主要内容。

3、“百日维新”教育改革主要内容。

五、分析题1、试评析洋务派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实践。

2、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0::BACDDBBADA11—20:BACADCBDCB21—30:DBACABCDBA31—40:CDDBCACBAC41—50:ABDDACBCBD51—60:ACCBBADAB二、名词解释题、辨析题、简答题、分析题根据课堂上所讲解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在强化班讲义或者教材中都可以找到现成的答案。

请你们自己梳理和总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