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生态工程
一般来说,在一定时期内养殖业生产持续增长 了,表明该养殖业生态经济效益比较好。如果 养殖业生产波动很大或持续下降,表明该养殖 业生态经济效益较差。实践中反映养殖业生产 发展水平的指标是:
(1)养殖业发展速度。
(2)养殖业增长速度。
6.4 养殖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效益评价
养殖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的社会生产率的高低,在很大程 度上受生态环境条件所决定的劳动的自然生产率的影响。
第六章 养殖业生态工程
6.1 养殖业生态工程概述
养殖业生态工程,属于生态学研究的一个专门 学科。这门学科是研究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的生存、生活、生产环境与其种质之间矛盾统 一的学科。它作为一个新的领域处于初期研究 之中。其概念、内容、原理及设计等均需在一
个较长的研究过程中去逐步摸索、完善与充实。
6.2.3 养殖业生态经济系统
养殖业生态经济系统是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 统。 由社会、经济、技术、环境、资源等因素构成。
它是以人为中心,利用动物的生命机能来生产满足人类
生活和生产需要的各种动物产品的复杂系统,也是由养 殖业生态系统和养殖业经济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
各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一般以社会需求为动力,通过 投入产出链渠道和科学技术手段,有机地组合起来,而 构成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结构。
个较长的研究过程中去逐步摸索、完善与充实。
6.1 养殖业生态工程概述
养殖业生态工程,属于生态学研究的一个专门 学科。这门学科是研究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的生存、生活、生产环境与其种质之间矛盾统 一的学科。它作为一个新的领域处于初期研究 之中。其概念、内容、原理及设计等均需在一
个较长的研究过程中去逐步摸索、完善与充实。
(1)整体工程目标。
(2)当地自然环境特征。
(3)社会环境状况。
6.3.2.1 生物种群匹配
生态学者的探索和试验表明,利用复合种群进
行人工养殖业生态系统的组合匹配效果较好。
国内外已有成功经验,这种设计在确定主要种
群之后,再应用种群间互利共生、互补互惠的
原理匹配副种群。
6.3.2.2 结构设计与修正优化
的一面。一般来说,养殖业生态工程中的环境
工名设计包括下图内容。
6.3.1.2 种群选择与匹配工程
在养殖业生态工程中,生物种群的选择
与匹配是关键的一环,它的组成是否合 理与优劣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结构、生 产和效益。
6.3.1.3 生物种群选择
生物种群的选择要根据整体工程的目标和当地 自然环境特征及社会环境状况来确定。
6.2.1 养殖业生态系统的形态结构
(1) 空间结构: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2) 时间序列:生物群落中的物种生长发育的环
境与本身周期性变化。
(3) 物种结构:合理的种群结构是食物链稳定的
重要保证。
6.2 养殖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6.2.1 养殖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一般的食物链只有3-4个营养级。 (2)金字塔规律:把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从低级营 养级到较高级营养级逐级递减的规律用一种金 字塔形式来表示,称为金字塔规律。这种生态 金字塔分数目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能量或 生产率金字塔。
养殖业生态工程,属于生态学研究的一个专门 学科。这门学科是研究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的生存、生活、生产环境与其种质之间矛盾统 一的学科。它作为一个新的领域处于初期研究 之中。其概念、内容、原理及设计等均需在一
个较长的研究过程中去逐步摸索、完善与充实。
6.1 养殖业生态工程概述
养殖业生态工程,属于生态学研究的一个专门 学科。这门学科是研究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的生存、生活、生产环境与其种质之间矛盾统 一的学科。它作为一个新的领域处于初期研究 之中。其概念、内容、原理及设计等均需在一
6.4.2 养殖业生产产出水平指标
建立养殖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目的,主要是想得到
更多更好的育禽产品及其尽可能多地用于交换的
价值。系统的产出水平越高,效益则越好。用于
产出水平的指标是:
(1)产出总能量和净能量。
(2)产出总产量和净产量。
(3)总产值和净产值。
6.4.3 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指标
通过合理利用与转化增值的过程,把低值资源转为高值无 残毒的成品,从而把增值提高到最高限,把无效损失降低 到最低限。
产业布局:养殖业生态工程把种植、养殖、加工业等合理 地设计在一个系统的不同空间,既增加了生物种群和个体 的数目,又充分利用了土地、水分、热量等自然资源,更
利于保持生态的平衡。
6.2 养殖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6.1 养殖业生态工程概述
养殖业生态工程,属于生态学研究的一个专门 学科。这门学科是研究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的生存、生活、生产环境与其种质之间矛盾统 一的学科。它作为一个新的领域处于初期研究 之中。其概念、内容、原理及设计等均需在一
个较长的研究过程中去逐步摸索、完善与充实。
6.1 养殖业生态工程概述
养殖业生态工程,属于生态学研究的一个专门 学科。这门学科是研究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的生存、生活、生产环境与其种质之间矛盾统 一的学科。它作为一个新的领域处于初期研究 之中。其概念、内容、原理及设计等均需在一
个较长的研究过程中去逐步摸索、完善与充实。
6.1 养殖业生态工程概述
养殖业生态工程,属于生态学研究的一个专门 学科。这门学科是研究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的生存、生活、生产环境与其种质之间矛盾统 一的学科。它作为一个新的领域处于初期研究 之中。其概念、内容、原理及设计等均需在一
养殖业生态工程的设计既合理利用了自然资 源,又投入了剩余的劳动力,更重要的是使 农。林、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持续优化并逐 步满足人民的需要。在养殖业生态工程设计 中,不论何种组合模式,都离不开环境工程、
种群匹配、立体结构等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
设计方法。
6.3.1.1 环境工程设计
环境是生物生长发育中必不可少的外界因素。 它是由光、热、风、气、水等多种因子所组成 的综合系统,是养殖业生态工程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自然环境对生物有利也有害,只有通过 人为地改变和调控才能充分发挥其对生物有利
6.3 养殖业生态工程设计
养殖业生态工程是一个多层次、多组分、多因 子、多变量的复杂的生产系统,它的稳定与发展 取决于社会、经济、自然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它的设计也是以系统论为基础,以生态学、生态 经济学理论为指导的农、林、牧、副多种经营综 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系统设计。
6.3.1 养殖业生态工程的设计方法
6.1 养殖业生态工程概述
养殖业生态工程,属于生态学研究的一个专门 学科。这门学科是研究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的生存、生活、生产环境与其种质之间矛盾统 一的学科。它作为一个新的领域处于初期研究 之中。其概念、内容、原理及设计等均需在一
个较长的研究过程中去逐步摸索、完善与充实。
6.1 养殖业生态工程概述
效益、目标: 传统养殖业重于单一学科经济效益目标的 实现;而养殖业生态工程则考虑综合的经济、生态、社会 三大效益及目标的并重实现,谋求技术的综合配套应用和
生态与经济的相互统一,从而提高其多种经营效率。
6.1.2
养殖业生态工程与传统养殖业的区别
资源利用:养殖业生态工程强调自然资源的挖掘、合理配
置、能量开发与转换,使其生产的成品与“废品”相互间
的专业学科理论之外,其突出点在于以生态学、生态经
济学、系统科学与生态工程原理等为主导理论基础。
6.1.2
养殖业生态工程与传统养殖业的区别
内容: 养殖业生态工程涉及的领城比较广泛,除畜牧业
本身之外,还包括了种植业、林果业、草业、渔业、农副 产品加工业、农村能源、农村环保等多学科的综合应用技 术,而传统养殖业则突出单一学科的技术应用。
养殖业生态工程是一种以家养动物为主,应用生态学、生 态经济学与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采用生态工程方法,吸
收现代科技成就与传统农业中的精华,将相应的人工养殖
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有机地匹配组合起来,形 成一个良性的减耗型食物链生产工艺体系,既能合理而有 效地开发和利用多种可饲资源,使低值的自然资源转化为 高值的畜产品,又能防治和治理农村环境污染,还能使经
个较长的研究过程中去逐步摸索、完善与充实。
6.1 养殖业生态工程概述
养殖业生态工程,属于生态学研究的一个专门 学科。这门学科是研究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的生存、生活、生产环境与其种质之间矛盾统 一的学科。它作为一个新的领域处于初期研究 之中。其概念、内容、原理及设计等均需在一
个较长的研究过程中去逐步摸索、完善与充实。
个较长的研究过程中去逐步摸索、完善与充实。
6.1 养殖业生态工程概述
养殖业生态工程,属于生态学研究的一个专门 学科。这门学科是研究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的生存、生活、生产环境与其种质之间矛盾统 一的学科。它作为一个新的领域处于初期研究 之中。其概念、内容、原理及设计等均需在一
个较长的研究过程中去逐步摸索、完善与充实。
养殖业生态工程,属于生态学研究的一个专门 学科。这门学科是研究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的生存、生活、生产环境与其种质之间矛盾统 一的学科。它作为一个新的领域处于初期研究 之中。其概念、内容、原理及设计等均需在一
个较长的研究过程中去逐步摸索、完善与充实。
6.1 养殖业生态工程概述
养殖业生态工程,属于生态学研究的一个专门 学科。这门学科是研究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的生存、生活、生产环境与其种质之间矛盾统 一的学科。它作为一个新的领域处于初期研究 之中。其概念、内容、原理及设计等均需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