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设备管理培训最新版本ppt课件
设备管理培训最新版本ppt课件
合理的使用设备应注意: 1、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设备满负荷运转 2、严格操作程序,保证设备精度 3、为设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4、合理配备操作工人 5、建立健全设备保养制度
.
设备使用“三好”
①操作工人自己使用的设备及其
附件要保管好。
②未经领导批准,不能任意改动
设备使用的“三好”规定: 设备结构。
.
二、设备前期管理
调研、选型(工艺与设备保证、标准化 、配置与价格)
投资规划 采购计划 A
B
前期管理
采购(按照公司 规定招投标或者 C 公开比价,签订 技术协议及购置
合同)
使用初期 E 管理
D 到货安装调试、交
付、验收
.
8
1、设备的选购
总的原则: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可行。
具体来讲,需考虑以下因素: (1)生产效率:应与企业的长短期生产任务相适应 (2)配套性:性能、能力方面的配套性。 (3)可靠性:精度保持性、零件耐用性、操作安全性 (4)适应性:与原有设备及所产产品相适应 (5)节能性:能源利用的性能 (6)维修性:可维修、易维修、售后服务好 (7)环保性:噪音、有害物质排放符合标准
.
三、设备的使用
正确使用
建章健制
检查监督
☆岗前培训 ☆持证上岗 ☆定人定机定责
☆设备管理制度 ☆操作规程 ☆维护保养规程 ☆岗位责任
.
☆班组长 ☆设备管理员
13
设备使用
(一)设备的合理使用
设备的使用是设备寿命周期中所占时间最长 的环节。合理的使用设备可以减少设备的磨损, 提高设备利用率,发挥设备效益。
.
更新
6
设备管理
• 设备管理分为前期、中期、后期管理三部分。 • 设备的前期管理包括事项有:依据企业经营目标
及生产需要制定企业设备规划、采购计划;选型 和购置所需设备,(非标设备)必要时参与设计 和制造;组织安装和调试即将投入运行的设备。 • 设备的中期管理包括事项有:对投入运行的设备 正确、合理地使用;精心维护保养和及时检修设 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适时改造和更新设备。 • 设备的后期管理包括事项有:设备的封存、报废 等。
设备管理
.
引言
设备是不会说话的婴儿 婴儿:会动,会哭,会撒娇, 设备:振动、噪音、泄漏来抗议、来引起我们的关注; 人们总是希望: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少吃草!
.
设备的重要性
1981年,胡厥文副委员长提出了“加强设备管理工作”的 建议,随后国务院作出了重要批示,紧接着国家为改造设 备管理作了大量的工作,具体是:
艺、 负荷、经验、可调)
.
22
5 点检准备------
定法: 确定点检方法(解体,非解体,停 机,非停机,五感,仪表)
定人: 确定点检人员(按照不同点检分 类确定)
定表: 确定点检表格 定记录: 确定点检记录内容项目及相关分析
.
23
6 点检实施
检查:按照点检规范对设备的点检部位进行检查; 记录: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案; 处理:检查中间出现的异常及时处理,恢复设备正 常状态,并将处理结果记录,不能处理的要报告 传达给负责部门处理; 分析:定期分析检查记录内容,找出设备薄弱环节 或难以维护部位,提出改进意见; 改进:组织实施对设备薄弱环节的改进工作。
1 设备点检的目的 防事故于未然,通过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 可查明事故原因,提出消除故障的措施,保持 设备性能的高度稳定,延长设备零部件使用寿 命,提高设备效率。
2 点检分类 日常点检 定期点检
专项点检 精密点检
.
19
3 设备点检的基本内容:
• 点检的基本内容可归纳为十二个环节,六 点要求。
• 十二个环节:定点、定标、定期、定项、 定人、定法、检查、记录、处理、分析、 改进、评价。
A、建立健全管理机构 1982年成立了中国设备管理协会 1988年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局。 目前为止,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设立了设备
管理协会,还有一些行业也建立了设备管理协会。 B、制定了设备管理的法规 1987年国务院发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
备管理条例”,简称“设备管理条例”,这是一部借鉴了 国外现代化设备管理的先进理论和方法与我国具体实践相 结合的产物,具有中国特色。
.
(二)设备的三级保养制度
设备的日常保养:也称例行保养。日常保养,可归纳为“清洁、润滑、调整、
紧固、防腐”十个字,即通常所说的“十字作业”法。 (1)清洁 设备的内外要清洁,各润滑面,如导轨、丝杆、光杆等处无油污,无碰伤,各 部位不漏油、漏水、漏汽(气),切屑、垃圾打扫干净。 (2)润滑 设备的润滑面、润滑点按时加油、换油,油质符合要求,油壶、油杯、油枪齐 全,油毡、油线清洁,油窗、油标醒目,油路畅通。 (3)调整 设备各运动部位、配合部位经常调整,使设备各零件、部位之间配合合理,不 松不紧,符合设备原来规定的配合精度和安装标准。 (4)紧固 设备中需要紧固连接的部位,经常进行检查,发现松动,及时扭紧,确保设备 安全运行。 (5)防腐 设备外部及内部与各种化学介质接触的部位,应经常进行防腐处理,如除锈、 喷漆等,以提高设备的抗腐蚀能力,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
2、设备的安装调试
1)按设备工艺平面布置图及安装施工图、基 础图、设备轮廓尺寸以及相互间距等要求划 线定位,组织基础施工及设备搬运就位
2)做好设备安装找平,保证安装稳固 3)设备试运转前准备:清洗、加油、检漏等 4)设备试运转一般可分为空转试验、负荷试
验、精度试验三种 5) 设备试运行后的工作
.
.
33
3 二级保养(二保)
保养人:维修人员(主)+操作工人(辅) 要点:
定期计划 系统检查 校验仪表 全部润滑 修复缺陷 调整精度 损件更换 恢复公差 消除泄漏 认真记录 制订对策 标准验查
.
34
设备维护保养
全员生产维护保养TPM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 )
.
3、设备的验收
• 设备开箱验收:
a) 检查设备各部件在运输过程有无缺损。 b) 清点核对附件、备件、工具、技术资料、图纸是否齐全。 c) 填写【设备开箱验收单】,查无问题方能办理入库手续。 d) 设备管理员将设备图纸以及所有的技术资料收集整理归档。
• 设备验收:
★验收程序:新增设备, 由资产管理部组织相关单位进行 验收,并填写《竣工验收单》,由参加现场验收的相关单 位人员签字确认。 ★经验收,质量、数量、性能、技术条件和图纸符合合同 及技术协议要求,现场验收后使用单位方可投入使用,如 存在问题,立即向设备部门主管领导汇报,同时报生产厂 家协商解决,验收人员必须做好验收纪要。
路畅通。
.
设备使用的“五项纪律”
设备使用的“五项纪律”: (1)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经常保持设备清洁,并按规定加油; (3)遵守交接班制度; (4)管好工具附件,不得遗失; (5)发现故障,立即停车,自己不能处理的应 及时通知检查。
.
四、设备的点检
目标:减少设备故障,降低维修费用。
.
24
7 点检管理
点检区域划分--指定负责人(按分厂按车间) 点检计划包括:日点检作业卡,定期点检计划 表,长期点检计划表,专业点检计划表和精密 点检计划表;
.
25
• 点检设备的“四保持” • (1) 保持设备的外观整洁; • (2)保持设备的结构完整性; • (3) 保持设备的性能和精度; • (4)保持90年7月,有10位中央领导的重要题 词,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设备管理工作的重 视与关怀。
江泽民:加强企业设备管理,提高企业 装备素质。
李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维护 设备完好,保护企业生产力。
.
目录
一、设备管理 二、设备的前期管理 三、设备的使用 四、设备的点检 五、设备的润滑 六、设备维护保养 七、设备的故障管理 八、设备事故管理 九、设备的报废
设备使用做到“四会”
①熟悉设备结构。
②掌握操作规程,正确合理地
设备使用的“四会”规定: 使用设备。
(1)会使用
③熟悉加工工艺。
(2)会保养
①保证设备内外清洁。 ②熟悉掌握一级保养内容和要求。
(3)会检查 (4)会排除故障
③按润滑点正确地加油,保证滑导 面无锈蚀和碰伤。
①通过设备的声响、温度、运行情况等现
全员参加的、以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的、 以设备一生为对象的生产维修制。
[基本思想] 全效率、全系统、全员参与
.
全员生产维护保养
维护部门生产保养
全公司生产维护保养
2、设备的安装调试
设备试运行后的工作 (一)做好磨合后对设备的清洗、润滑、紧固,更换或检修 故障零部件并进行调试,使设备进入最佳使用状态; (二)作好并整理设备几何精度、加工精度的检查记录和其他 机能的试验记录; (三)整理设备试运转中的情况(包括故障排除)记录; (四)对于无法调整的问题,分析原因,从设备设计、制造、 运输、保管、安装等方面进行归纳。 (五)对设备运转作出评定结论,处理意见,办理移交的手续。
.
润滑的“三过滤”:
• 润滑的“三过滤”: • (1)入库过滤; • (2)发放过滤; • (3)加油过滤。
.
六、设备维护保养
(一)设备的检查: • 日常检查 • 定期检查
对设备的运行状况、工作性能、零件的磨 损程度进行检查和校验,以求及时地发现问题, 消除隐患,并能针对发现问题,提出维护措施, 做好修理前的各种准备,以提高设备修理工作 的质量,缩短修理时间。
• 六点要求:①要定点检查;②要定标处理; ③要定期分析;④要定项设计;⑤要定人 改进;⑥要系统总结。
.
4 点检体系设计
. 21
5 点检准备------
定点: 确定点检设备关键部位,薄弱环节 定项: 确定点检项目即检查内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