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劳动合同管理技巧与风险防范(65P)精品PPT课件
劳动合同管理技巧与风险防范(65P)精品PPT课件
证据收集
17
双倍工资的支付
支付起止: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 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计算基数:员工当月的正常工资
18
案例提醒
劳动合同内容:录用通知书中与劳动合同有关 的部分内容,也可以在协商一致后进行变更。
劳动合同签订后,用人单位可以选择使offer失 效,也可将其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而继续有效, 在二者约定不一致时,应当以劳动合同的约定 作为履行劳动权利义务的依据。
10
黄金30天,不可大意,不可让步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 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 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自用工之日起一个 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 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 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11
约定明确的劳动报酬
未约定劳动报酬或劳动报酬约定不明 1、按照集体合同约定的标准执行 2、按照相关法律执行 3、同工同酬
Eg.不低于最低工资
12
案例
2008年2月,北京某广告公司完成了一次外部招聘,经过层层 筛选,某高校应届毕业生王某成为他们的录用对象之一。录用名 单确定后,公司按照内部招聘程序向王某发出了录用通知书,其 中标注了他的工作岗位、工资报酬等。王某接到通知书后便到公 司办理了入职手续,双方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管理技巧与风险防范
提纲
2
误区
3
案例:
孙某系某外资服装企业外聘的副总经理,公司创立 之初,公司的总经理就是看中孙某曾经在国家某部委工作 过的经历,期望孙某的加入能为公司日后的发展带来一些 政策与税收等方面的帮助。孙某也是个性中人,与总经理 商谈之初就展现出其很强的公关能力与丰富的社会资源, 并答应总经理在公司成立的半年内自己可以不领工资,半 年之后如果业务有所进展,总经理再发工资不迟。2007年 5月孙某正式以公司副总经理的身份开始工作。但是直至 2008年3月公司发现孙某并未像其保证的一样为公司带来 利益,反而因其机械的管理方式导致员工的大量流失以及 业务量降低。公司决定将孙某的主要负责范围由销售与人 事调整为行政。同年5月,孙某提出辞职,并同时向仲裁 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以及未签订 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补缴社会保险与住房公积金。
6
本案焦点:
孙某与公司是否具有劳动关系? 公司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双倍工资,并
为其缴纳社会保险?
7
建立劳动合同之时,确定员工身份
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 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 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 的自然人 最低就业年龄:16岁 退休年龄:男60岁 女55岁 特殊的劳动者:在校生、保姆、现役军人、 公务员、下岗、退休等
8
确立劳动关系的要素
9
1. 证明:
(1) 提供原单位工作和解除合同的相关证明; (2) 半年内的体检报告; (3) 身份证; (4) 学历证、专业技术职称证书等资格证书的原件
及复印件
2. 背景调查:事实与提供信息不符的,公司 有权依据奖惩制度中的规定进行处分。
3. 社保与档案手续:转移单、档案接收
2008年12月26日,公司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决定实行经济性 裁员,王某不幸被列入裁员名单。双方在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过 程中,王某提出,公司一直没有与他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按照 《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公司应当向他支付在职期间的双倍 工资。但公司认为,招聘时,公司便向包括王某在内的每一个被 录用人员发放了offer,offer中包括了《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 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所有条款,工资、福利、试用期、岗位等内容 一应俱全。在职期间,双方一直按照offer中的内容履行各自的权 利义务,王某认可offer的内容和效力,从未对此提出过任何异议。 因此,offer就是劳动合同,公司愿意按照法律规定向王某支付经 济性裁员的经济补偿金,但不应当向王某支付双倍工资。双方最
第六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 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 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 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 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19
案例
刘小姐是某动漫制作公司的HR,2008年底通过猎聘寻 找原画部长职位的候选人,经过几轮面试,终于找到 一位各方面都较为满意的人选李某。李某提出由于自 己目前尚未离职,在原来的项目中又担任重要的角色, 所以希望能够在2个月之后入职。公司同意了李某的 要求,决定先与他签订劳动合同,正式的入职工作时 间定为2个月后,即2009年3月13日。可是设计人员是 公司急需职位,刘小姐又招聘到一位资历尚浅的设计 师。这名设计师对工作上手很快,迅速表现出优异的 成绩,解决了很多棘手的问题,李某的那个职位已经 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公司犹豫再三,决定将这位设 计师提拔为原画部长,而对李某则由刘小姐通知其解 除劳动合同,此时已届2009年2月底。
4
孙某认为:
公司曾口头许诺其入职之后可享受月薪2万元, 职务副总经理,服务年限5年的待遇,但是入职 后长达1年的时间公司既没有与他签订劳动合同, 月薪更从未发放过,自己能背负如此大的压力 工作至此已经很不容易,公司还单方调整了他 的工作范围与权力,因此公司必须为其行为承 担后果。
5公司认Βιβλιοθήκη :公司未支付孙某工资是因为曾经与他达成口 头协议,孙某自愿放弃半年内的全部工资, 事后又因其工作表现欠佳,因此决定暂缓其 工资发放时间,待成绩有所好转后再一并支 付。而且据业务伙伴称孙某系国家某部委病 退职员,因此可以无须按照其他员工的管理 办法管理,所以公司才一直没有与他签订劳 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等,也就无需按照劳 动法的规定来承担经济补偿金、双倍工资, 以及补缴社保的责任。
终未能协商一致,王某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起仲裁。
13
案例焦点
offer是否可以代替劳动合同?
14
案例分析
Offer
劳动合同
企业单方做出
劳资双方签订
劳动者可以选择是否接受 对劳资双方产生法律效力
内容由企业自主决
需具备必备条款
法律未强制
必备
15
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后果
16
拒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用人单位拒签 员工拒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