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模式调查报告-以湖北省宜昌秭归县水田坝乡王家桥村为例————————————————————————————————作者:————————————————————————————————日期:新农村建设模式调查报告----以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水田坝乡王家桥村为例王胜(华中农业大学资环院赴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暑期社会实践团)摘要:王家桥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之畔,隶属于脐橙之乡湖北秭归,脐橙产业为秭归县县域经济的主体,农村发展水平指数和城市发展水平指数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王家桥村充分依托资源区位优势,特色柑橘产业立村;明确“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原则,以政府扶持为主、充分吸纳各级社会资本完善基础设施服务建设;敢于制度创新和改革,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农村社会管理体系;繁荣农村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减小城乡差距,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模式;王家桥;柑橘产业根据调查显示,2005年末全国拥有至少7亿5千万农村人口。
(国家统计局,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2)然而在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尽管农民生活状况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总体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这充分反映了农村工作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
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我国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2月21日)的“二十字”方针,它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总体目标。
内容极为丰富,涵盖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生产生活、社会管理等方面。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显著,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在不同发展条件和发展动力机制下形成或正在形成各具特色的农村经济地域综合体,其新农村建设内容、重点、模式和方式上都应不同。
模式是抽象出来的逻辑工具或认识工具,是对历史经验中的内在逻辑联系的高度概括,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发展路子。
”(引自费孝通,1998)有许多学者和专家依据不同的要素,在总结典型地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不少新农村建设模式。
如根据公共品供给方式、持续发展潜力、发展资金来源、区域间发展差异、要素流动状况等标准,把我国农村发展可以分为三大模式:政府扶持模式、村庄结构转变模式和村镇扩张模式。
又如蒋和平等(2007)从各地带动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动力因素角度,把新农村建设模式分为八种:政府主导型、城市带动型、村企互动型、支部带动型、能人引领型、科技园区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高效农业引领型。
(详见《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李建桥,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6月)。
由于水平有限,缺乏高度的概括总结能力和阅历,故我们不能统揽全局,对新农村建设模式全数论述。
我们仅以暑期实践走访调查的湖北秭归水田坝乡王家桥村为例,探讨该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赴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10年8月17日——8月20日不畏路途遥远、天气酷暑,远赴实践地对王家桥村新农村建设情况展开深入调查,走遍全村8个组,走进百户农家,采集有效调查问卷96份。
图1 实践团队员与王家桥村会计吴述秀阿姨合影留念(摄于2010年8月19日)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我们既深得王家桥新农村建设精髓,又发掘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一、背景介绍秀美的长江三峡西陵峡之畔,屈原故里,湖北秭归——著名的脐橙之乡。
秭归种柑历史绵延千年、经久不衰,其实得益于峡江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条件。
长江三峡西陵峡是巫山、大巴山和神农架的交汇之地,山系的天然屏障作用形成了独特的山地气候和峡江小气候,这里不仅冬暖夏凉、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8℃,是湖北的冬暖中心,而且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磷钾丰富,酸碱适宜,是栽培橙类尤其是脐橙的最适宜区。
近年来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高峡出平湖,库区的温室效应和湖光山色,造就了无公害绿色脐橙的理想之所。
如今,脐橙产业已经培育成为秭归的第一大农业支柱产业。
脐橙总面积达到了20万亩,年产量达到20万吨,全县三分之一人口靠脐橙走上了富裕之路。
两千多年之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写下了千古绝唱《橘颂》诗篇,诗中描写了秭归柑橘独立于世的品质和难以迁移的特性,以此寄予自己的人格修养,并把故乡的橘树称之为天地间的佳树,穿越两千多年的岁月长河,屈乡人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秉承屈原的求索精神,把峡江山水变成了中国著名的脐橙之乡。
水田坝乡现辖王家桥村地处长江中上游三峡移民库区,水田坝乡政府以北,由老王家桥村、王家堡村和乔家坡村于2001年合并而成,海拔175米——650米,所辖面积7.41平方公里,农业户668户,农业人口2017人。
柑橘面积4500亩,优质脐橙3500亩,2009年人均纯收入3200元。
依据《我国新农村建设类型划分与模式研究》(崔明,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2006年7月11日),该地区所处外部环境根据农村和城市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被划为农村发展水平中等和城市发展中等,综合评定为发展中类型。
因此王家桥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具有发展中类型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典型特点。
二实践简述2010年夏天,由我领队的华中农业大学资环学院赴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暑期社会实践团驱车到有屈原故里、脐橙之乡之美称的湖北秭归县,远赴秭归县水田坝乡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王家桥村开展为期近一周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的调研活动,深得当地人民群众支持和信任。
我们的调研活动通过问卷调查、机构访谈、入户参与式访谈和实地考察等形式,我们深入王家桥村对其新农村建设情况细致调查,深感当地新农村建设成就,深谙王家桥新农村建设模式,同时也总结了王家桥村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实践日程:2010年5月—8月中旬:活动前筹备,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申请,查阅资料,积极联络实践地。
2010年8月17日:本团队早上6:00由华中农业大学出发,7:50乘火车经武昌火车站至宜昌站,之后转车途径茅坪,于晚上7:00到达目的地水田坝乡集镇。
安排食宿,晚上布置次日的行程工作安排。
2010年8月18日:早上,率团队走进王家桥村村委会,乔志祥村长对我们进行亲切接见,双方进行了深入沟通,对我们在随后几天的活动进行指导;然后与乔村长一道参观了村委会,村卫生室,“农家书屋”。
下午,重点走访村委会附近数家农户,深入了解村民的生活状况、居住环境以及他们的诉求。
我们还利用剩余时间完成20余份问卷调查。
2010年8月19日:整天分组完成50余份问卷调查,还重点对“3+1”文明家庭王辉桥家进行采访。
2010年8月20日:完成剩余20余部分问卷得调查;实地参观精品柑橘果园;重点采访王家桥村委会书记。
2010年8月21日:上午,与王家桥村干部座谈,交流活动成果,并针对该村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中午,乘汽车车返回武汉。
2010年8月22日—8月25日:整理分析调查问卷,分工完成实践报告、新闻稿等,并作总结。
实践感悟艰难的旅途,难耐的酷热,有限的预算,方言沟通障碍等等,都不会阻碍我们停止的脚步。
我们虽然在实践的旅途中遇到不少的困难,但是我们的坚持、当地官员百姓的支持终于促使暑期社会实践取得圆满的成功!这次调研的经历是难忘的。
在大学生涯里我们有多少机会能够大家一起共搭一辆车,共渡一条河,共处一室,抱成一团,相濡以沫,一起分享快乐,一起挥洒如火的青春和奋斗的汗水。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已经告一段落。
但是,我们的脚步将不会停止。
它其实是一个起点,一个走进社会,体验生活,追求梦想的起点!我们以此为契机,将会越走越远!图2队员何浩访谈当地贫困家庭(摄于2010年8月18日)三、王家桥新农村建设模式分析(一)依托资源区位优势,特色柑橘产业立村发展是硬道理。
“生产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最基本的要求,必须建立起具有竞争力的特色支撑产业,切实使村民增收。
只有村民显著增收,才能真正改善村民生活水平,才能够给基础设施建设以足够的资金支持,给新农村建设提供依据源源不断的动力。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在长期的历史或自然的演变中,形成独具多样性的资源或区位优势。
这些优势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资源等,作为资本的一种特殊存在形态,广泛的存在于各个区域,在资源的利用以及分配上表现为一定的特殊性。
它具有三个特点:不可复制性、可货币性和可加工性。
(李建桥,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6月)特别是在围绕一个特色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一村一业发展壮大来带动乡村综合发展。
1.地区优势(1)资源优势长江三峡西陵峡是巫山、大巴山和神农架的交汇之地,山系的天然屏障作用形成了独特的山地气候和峡江小气候,这里不仅冬暖夏凉、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8℃,是湖北的冬暖中心,而且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磷钾丰富,酸碱适宜,是栽培橙类尤其是脐橙的最适宜区。
并且,王家桥位于西陵峡畔水田坝乡,海拔175米——650米,所辖地区多位于400米以下的北坡向阳面,是柑橘产区中绝佳宝地。
(2)区位优势秭归是我国著名的脐橙主产区,拥有悠久的柑橘种植历史。
在引入优良脐橙品种之后,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实践和发展,形成脐橙总面积达到了20万亩,年产量达到20万吨的规模,使全县三分之一人口靠脐橙走上了富裕之路。
秭归脐橙建立起了相当实力的柑橘产业聚集度。
由于良好的气候条件,秭归脐橙香醇甘甜,品质优异,被评为中国地理标志性产品,增强了知名度。
随着三峡工程的建立,高峡平湖,暖冬性气候家具,景观更加旖旎,这为增加柑橘产量,增加吸引力,发展柑橘观光产业创造了条件。
2. 加大财力物力投入,促进农村产业发展与升级在产业结构上随着村庄的经济发展,专业化水平越高则村庄的富裕程度也越高,而没有一定的产业聚集度则村庄没有形成规模效应难以有较大的发展,一般人均收入就相对较低。
(1) 坚持“柑桔强村、科技兴村”理念,打造成优质脐橙专业村王家桥村发展优质脐橙园4500亩,2009年仅脐橙产量7000余吨。
图3 王家桥村村民从业分析在针对王家桥村村民从业组成分析的研究中,我们在总共八个王家桥相对从业人员比例(2010年8月制)牲畜养殖, 2, 2%粮食种植, 2, 2%服务餐饮业, 6,5%外出务工, 26,23%柑橘种植, 77,68%粮食种植牲畜养殖柑橘种植外出务工服务餐饮业组中分层抽取77户农户进行调研,其中77户均有较大面积的柑橘种植(100%);有26户家中有人员参与外出务工(33%);有4户有较大规模的粮食种植和牲畜养殖(2.6%+2.6%=5.2%);还有6户参与服务餐饮行业及其他(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