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
临床意义:
酶活性水平与临床表现不相关。RA和SLE 病人血清GPDA活性下降,可能是由于长期 炎症,使结缔组织明显萎缩,导致全身总 胶原减少引起。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淋巴肉瘤和霍奇金病病人,血清GPDA显著 低于健康对照,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病 人与健康人无显著差异。 健康成人血清 GPDA水平较
医学检验·各论: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
临床意义:
临床警惕胃癌的可能。肺癌、贲门癌和食 管癌病人血清GPDA活性也有不同程度下降, 下降幅度依此顺序减小。如果胃癌和上述 器官癌出现肝转移时,GPDA活性可明显升 高。胃癌切除后,血清GPDA有回升趋势。 对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的观察发现,病 程在15个月以上者,血清GPDA活性显著低 于
医学检验·各论: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
临床意义:
AFP阴性的亚临床期PHC病人,有2例GPDA 升高。提示血清GPDA与AFP有良好的互补 作用。亚临床期PHC病人的血清GPDA活性 虽然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但其活性 水平和阳性率均显著低于临床期病人,反 映了血清GPDA水平与PHC的病情有关。 实 验提示,肝癌时血清GPDA
医学检验·各论: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
临床意义:
正常人和病人尿GPDA的峰Ⅰ,对底物的Km 值十分接近。病人尿GPDA峰Ⅱ的Km值略低 于峰Ⅰ,与从人肾提纯的GPDA的Km值接近。 峰Ⅰ GPDA分子量远大于人血清GPDA分子 量(220kD)。提示峰Ⅰ、峰Ⅱ酶的分子特 性、来源和进入尿液的机制存在着差异。
医学检验·各论 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
肽酶 内容课件模板
医学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各论: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
简介:
Hopsu-Havu和Glenner在1966年从商 品酶制品AcylaseⅠ中首先发现并分离得 到了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lycylproline-dipeptidyl aminopeptidase, GPDA),嗣后又证实了鼠肝和鼠肾、猪肾、 人和各种动物血清、人唾液腺
医学检验·各论: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
临床意义:
200层析,肝炎和肝硬化病人血清的层析 峰较健康人宽,而且在健康人峰前可见新 的层析峰。用阶段梯度胶电泳,血清GPDA 可分出九条区带。PHC病人血清出现GPDAⅡ的阳性率达41.8%,远高于其他肝胆疾 病,而健康人不见GPDA-Ⅱ。 与上述肝胆 疾病时血清GPDA升高不同,19例肝血管
医学检验·各论: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
临床意义:
的升高,是由于微粒体内酶向外释放增多 引起,与血清r-GT升高是由于合成增多引 起的机制不同。 急性肝炎、慢活肝、肝 硬化、阻塞性黄疸等,血清GPDA可有不同 程度升高,升高幅度不及肝癌病人。但是, 重症肝炎、酒精性肝炎时,血清GPDA的升 高可甚于肝癌病人。 血清通过Sephadex G-
医学检验·各论: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
临床意义:
性肝癌无显著差异;但也有报道转移性肝 癌病人血清GPDA可高达健康对照的3.3倍, 阳性率达87.5%(14/16),且对早期发现肝 细胞损伤,可能比转氨酶更加敏感。 PHC 病人血清GPDA活性与AFP水平不相关。对 178例PHC病人的检查发现,AFP阳性(占总 病例73.6%)和阴性(
医学检验·各论: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
临床意义:
定正常人和胃癌病人血清GPDA活性均值, 都只有正常人的1/2左右。近年若干报道 采用较高浓度底物,提高了GPDA活性的绝 对值,但没有改变正常人和胃癌病人血清 GPDA活性均值的倍比关系。 其他良性胃 肠道病变,血清GPDA也可略有下降。下降 幅度较大的为胃溃疡,依次为慢性胃炎和 十二指肠球
医学检验·各论: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
临床意义:
占总病例26.4%)两组病人的血清GPDA活性 分别为82.60±3.33U/L和83.63±5.63U/L, 升高的阳性率分别为63.4%和66%;把AFP阳 性和阴性病例合并计算,血清GPDA活性为 82.87±2.86U/L,升高的阳性率为64.0%; 这些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例
医学检验·各论: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
临床意义:
为恒定。新生儿显著低于成人。从婴儿出 生到20岁的迅速发育阶段,血清GPDA逐渐 升高。这可能与胶原量的增加有关,也提 示GPDA在胶原肽降解中的作用。40岁以下 青年男子的血清GPDA,略高于青年女子 (P<0.001);40岁以上女子也略高于40岁以 下的青年女子(P<0.05),但男子
医学检验·各论: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
临床意义:
健康对照,酶活性水平与病程长短呈负相 关,两者关系为Y(酶,U/L)=56.740.02X(病程,月)。可以推理,诸如RA这 种进行性疾病,病程愈长,接受有效治疗 愈多,病情也愈重,疾病累及范围愈大, 血清GPDA也愈低。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 病人血清GPDA也显著低于健康对照,但
医学检验·各论: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
临床意义:
.1U/L或17.44±19.8U/g肌酐)显著高于健 康对照(2.16±1.2U/L或4.30±1.7U/g肌 酐)。肌酐清除值(Ccr)较高者,尿GPDA较 低,反之则较高。Ccr在1~30ml/min之间 的病人,Ccr与尿GPDA略呈负相关(r=0.567)。将4℃保存的晨尿,
医学检验·各论: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
相关疾病: 老年人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胆汁性 肝硬化、老年人肝硬化、肝硬化。
谢谢!
医学检验·各论: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
简介: 和唾液、牛和人的牙髓和牙龈等组织中都 有GPDA存在。人颌下腺GPDA含量颇为丰富。
医学检验·各论: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
临床意义:
原发性肝癌(PHC)病人血清中GPDA显 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慢性肝炎、肝硬化、 胆石症、阻塞性黄疸等疾病组;20例血清 GPDA>200U/L(对照组为77.5±17.1U/L)的 病例中,仅1例为总胆管结石,其余都是 肝癌。PHC病人血清中GPDA约为健康人的 1.5~2.5倍,与转移
医学检验·各论: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
临床意义:
部溃疡。如果以正常对照组的(±3s)为界 限,低于此值为阳性,则胃溃疡、慢性胃 炎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阳性率依次为 18.4%、6.2%和0%,远低于胃癌的阳性率 (72.5%)。良性病变时血清GPDA活性下降, 可否作为癌变的早期信号,尚有待研究。 但是,对血清GPDA显著下降者,应该结合
医学检验·各论: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
临床意义:
不然。 健康成人尿GPDA水平呈明显的正 态分布,同一个体日内和日间变异很小。 以每克肌酐表示尿GPDA活性,40岁以上的 女子组和男女混合计算组均显著高于40岁 以下的青年男子和女子组,以及男女混合 计算组。如果不以年龄划分,则女子显著 高于男子。肾小球肾炎病人的尿 GPDA(10.56±9
医学检验·各论: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
正常值: 44~116U/L血清。
医学检验·各论: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
相关检查: 肝、胆、胰、脾的MRI检查、核磁共振成 像(MRI)、肝脏疾病超声诊断。
医学检验·各论: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
相关症状: 胃纳差症状、下肢肿胀和乏力、进行性消 瘦、消瘦、乏力、纳差。
医学检验·各论: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
临床意义:
通过Sepha-dex G-200柱层析,正常人尿 GPDA主峰(峰Ⅰ)在靠近空容量处,分子量 400kD,其后紧随一个很小的峰(峰Ⅱ), 分子量230kD;而肾小球肾炎病人尿GPDA的 峰Ⅰ、峰Ⅱ位置虽与正常人相当,但峰Ⅰ 为小峰,峰Ⅱ为大峰。而正常人和病人的 新鲜尿液,则两者层析谱一致。
医学检验·各论: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
临床意义:
瘤病人无一例超过正常参考值上限,说明 对影像学诊断为肝占位性病变者,血清 GPDA测定具有定性鉴别作用;如果血清 GPDA升高,可以排除肝血管瘤的诊断。 胃癌病人血清GPDA明显下降,尽管下降机 制不明,但这种现象已为诸多报道证实。 饶有趣味的是,用6种不同的x-Pro-P-NA 作底物,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