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作记忆开题

工作记忆开题

一、研究综述
近年来,有关情绪与工作记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 WM)最早是由英国心理学家 Baddeley 和Hitch 于 1974 年提出的一个记忆模型,主要由三个子系统构成,分别是中央执行系统、语音回路和视空间模板,指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性加工和存储的能量有限的记忆系统。

多年的研究表明,工作记忆不仅在表象、言语、学习、推理、思维、问题解决和决策等高级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在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和发展心理学等领域中也有很大影响。

情绪影响人的各种认知活动,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且具有渲染性的情绪。

它的显著特点是不具有特定的对象性,即不针对任何特定的事物,是一种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心境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它们都影响着个体各方面的行为,使个体戴着一副过滤镜对事物进行认知。

很多研究表明,情绪影响认知活动可能是通过影响工作记忆来完成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热衷于情绪与工作记忆关系的研究,取得很多成果。

有关情绪和记忆的关系,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如阿诺德的情绪评价——兴奋理论、鲍维尔的情绪网络理论、情绪和记忆的建构和背景理论、情绪和记忆的动机理论、情绪和记忆的神经心理学理论等。

关于情绪对记忆的影响,研究者们也做了很多实证研究,提出了心境一致记忆和心境依存记忆,也就是情绪性质和记忆内容的关系。

但以往研究多集中在消极情绪对工作记忆的影响上,而忽视了积极情绪。

情绪究竟如何影响工作记忆的不同理论解释,每种理论都有优缺点,仍需进一步验证。

以往研究者采用的情绪诱导方式、工作记忆范式、工作记忆任务材料、情绪与工作记忆任务结合的方式都有所不同,以致研究结果出现分歧。

二、问题提出
(一)认知资源理论认为认知资源有限,情绪都会引起相关想法的广泛激活,而这些对工作记忆来说,当用于记忆任务的资源较少时,工作记忆的结果必然下降。

所以,不管是什么效价水平的情绪,都会对工作一记忆任务产生干扰作用,特别是任务比较难或负荷量大的时候。

该理论符合人们的最直观的看法,即积极或者消极的情绪均会影响当前的任务。

与情绪有关与当前任务无关的想法会争夺认知资源,使得用于任务的资源减少。

(二)孟昭兰(1989)通过实验证实了情绪的组织作用,即情绪可以调节认知的加工过程和人的行为,影响知觉中对信息的选择,监视信息的流动,促进或阻止工作记忆。

(三)在情绪记忆效果和状态依存性上的研究中表明,个体的记忆主要依赖于当前的情绪,情绪在事件的编码对过去事件的提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情绪依存性记忆非常明显。

(四)工作记忆作为认知加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其与情绪状态的关系一直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大量的研究表明, 心境与记忆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心境会对记忆的偏向性产生影响, 如心境一致性记忆效应( mood- congruent memory effect) 、心境依赖性记忆效应( mood- dependent memory effect)等。

(五)针对不同的情绪刺激对工作记忆的影响是否一致呢?Kensinger与corkin通过给予被试不同的工作记忆任务进行实验,探讨了情绪性刺激对工作记忆贮存激活信息的影响。

结果发现,情绪性刺激并没影响工作记忆。

(六)情绪对工作记忆的影响,主要包括情绪状态和情绪刺激对工作记忆的影响。

情绪状态对工作记忆的影响主要集中于负性情绪对工作一记忆的影响,己有的大多数研究主要是先通过外显刺激诱导被试进入负性情绪状态中,然后再进行实验任务。

近年来,正性情绪也逐渐作为一个因素纳入到研究中来,尽管不同的学者或理论对正性情绪有不同的解释,但是都认为正性情绪是指个体由于体内外刺激、事件满足个体需要而产生的伴有愉悦感受的情绪。

情绪究竟如何影响工作记忆的不同理论解释,每种理论都有优缺点,仍需进一步验证。

以往研究者采用的情绪诱导方式、工作记忆范式、工作记忆任务材料、情绪与工作记忆任务结合的方式都有所不同,以致研究结果出现分歧。

以往研究多集中在消极情绪对工作记忆的影响上,而忽视了积极情绪。

本实验既对消极情绪进行研究也对积极情绪进行研究。

在已有情绪对工作记忆的影响研究中,诱发情绪或将情绪作为任务的材料主要有图片、词语、字母、视频、声音(音乐)、面孔等。

不同的刺激材料在不同的实验范式下,其实验结果也是有差异的。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接收着不同的刺激,产生相对应的反应。

所以每个人的情绪状态不可能都处于中性状态,为避免诱发情绪材料给实验带来的差异,本实验采用简明心境量表对被试此时此刻的情绪状态进行研究。

三、研究方法(实验法)
(一)被试
从包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随机抽取60名被试,其中男生20名,女生40名。

(二)工具
1、简明心境量表
心境量表(Profile Of Mood States, POMS)是用来测试个体心境、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良好工具。

它经过多次修订后形成了内容全面并且具有较高信、效度的成熟量表,在国外广泛应用于临床评估、药效学、运动和科研等领域。

简明心境量表(Brief ProfileOfMood States, BPOMS)将POMS的65个项目精简为30个,使之应用更加简便易行。

目前专门用于测查心境状态的量表在我国并不多见,主要为情绪评定量表,而且这些量表多局限于单一情感或情绪的评定,如SDS, SAS,或者情绪的测试仅为量表结构的一部分,如症状自评量表(SCL-90),而BPOMS是测查多种心境状态的独立量表,它避免了上述两方面的不足, 使其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

BPOMS来源于McNair所编写的POMS,问卷共由30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均用一个描述心境的形容词表达。

原量表共包括紧张(T)、生气(A)、抑郁(D)、疲劳(F)、活力(V)和困惑(C) 6个维度,每个维度均由5个项目组成。

项目的回答分为0~4 (0=一点也不; 1=有一点; 2=中等程度; 3=相当程度; 4=非常地) 5个等级,评分标准为0~4分。

每个维度的计分方法为该维度5个项目的粗分相加,其中维度V中的所有项目和维度C中的项目26表示正性心境,因此反向计分,量表总分为30个项目的粗分相加。

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是测量个体心境状态简便易行的工具。

2、工作记忆广度测验
工作记忆广度测验部分使用的是崔耀的工作记忆广度材料。

由于崔耀的这个材料已经有广泛的使用,所以该材料可以直接作为本实验的材料。

测验的理论依
据是工作记忆的加工——贮存双功能模型要求被试在判断判断句与测试句是否一致同时记住最后句子最后的词语。

全部工作记忆广度任务包含60个项目。

实验中被试需要将记住的词语填写在答题纸上,计分时如果该被试在某长度水平的一组实验中有两个词语不能回忆,则该长度水平就是被试的工作记忆广度。

该测验是用E-prime编程。

(三)施测
1、被试首先进行简明心境量表测验,大约15分钟,量表收起,立即进行工作记忆广度测验。

2、工作记忆广度测验需要在计算机上完成,其操作步骤如下:被试坐在计算机前,屏幕上首先显示指导语,接着是练习,让被试明白这个实验如何操作。

然后进行正式试验。

首先,屏幕上会出现一个测试句,显示时间为5000ms,然后呈现判断句,在进行判断的同时,要记住题目最后的那个词(不能立刻写在纸上)。

只要被试点击“是”或“否”按钮,下一组题目和词汇就会自动呈现出来,被试继续做判断……直到屏幕上出现“请回忆”提示时,被试就把前边看到的几个词一起回忆出来。

回忆最好按顺序进行,如果实在不能按顺序回忆,那么能回忆出几个就写出几个。

把回忆出来的结果写在记录卡上。

最后以被试在哪一题没有写出两个词,这一题作为被试工作记忆广度的指标。

四、研究假设
90 年代初,Eysenck 和Calvo 提出加工效能理论,该理论是解释消极情绪影响工作记忆的重要理论。

它的提出是建立在工作记忆系统存在的假设基础上的,认为个体工作记忆系统的资源是有限的,消极情绪的产生会占用一部分工作记忆资源,使得个体用于进行认知操作的工作记忆资源相对减少。

所以当个体产生消极情绪时,认知操作的效率就会下降。

根据这一理论可以推测出本实验的研究假设:负性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正常的任务加工,表现出工作记忆容量降低,从而对工作记忆广度的影响非常显著。

反之,正性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正常的任务加工,表现出工作记忆容量升高,从而对工作记忆广度的影响非常显著。

通过实验验证该假设是否成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