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新兽药喹烯酮《技术手册2005》北京中农发药业有限公司出品(原中国万牧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广西、海南总代理广州新牧饲料贸易有限公司目录前言---------------------------------------------------------(3)一、喹烯酮的特点-------------------------------------------(3)1、喹恶啉类药物的特点---------------------------------(3)2、喹烯酮的特点----------------------------------------(3)二、喹烯酮的药学研究---------------------------------------(4)1、结构确认及解析--------------------------------------(4)2、原料药的稳定性--------------------------------------(4)3、配伍禁忌问题----------------------------------------(4)三、喹烯酮的药理学研究-------------------------------------(4)1、体外抑菌试验----------------------------------------(4)2、喹烯酮对大白鼠增重试验结果--------------------------(5)3、50ppm喹烯酮对鸡的增重试验结果----------------------(5)4、75ppm喹烯酮对鸡的增重试验结果----------------------(5)5、喹烯酮对猪的增重结果--------------------------------(6)6、喹烯酮药代动力学试验--------------------------------(6)四、喹烯酮的毒理学研究-------------------------------------(6)1、急性毒性试验----------------------------------------(6)2、畜积毒性试验----------------------------------------(7)3、亚急性毒性试验--------------------------------------(7)4、慢性、亚慢性试验------------------------------------(7)5、特殊毒理学试验--------------------------------------(7)(1)致畸试验-----------------------------------------(7)(2)小白鼠致癌试验-----------------------------------(9)(3)喹烯酮的致突变试验-------------------------------(9)(4)喹烯酮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10)(5)喹烯酮对雄性小白鼠精子畸变试验------------------(10)五、喹烯酮在机体内残留试验---------------------------------(10)1、14C标记喹烯酮的肌体组织消除规律研究-----------------(11)2、最高残留限量及休药期确定----------------------------(11)六、动物传代繁育试验---------------------------------------(12)七、环境毒性试验-------------------------------------------(12)1、对植物的环境毒性------------------------------------(12)2、对鱼的环境毒性--------------------------------------(13)八、临床试验结果-------------------------------------------(14)1、肉鸡应用效果----------------------------------------(14)2、猪的临床验证效果------------------------------------(15)九、经济效益分析--------------------------------------------(16)十、结束语--------------------------------------------------(16)十一、特别提示------------------------------------------------(17)十二、证书、批文复印件----------------------------------------(18-19)前言自八十年代末期始,我们以研制畜禽共用,高效低毒的化药为目标进行了为期十五年的艰苦研究,研制成功了国家一类饲料添加化药“喹烯酮”。
“喹烯酮”的作用机理为:促进同化代谢生长激素产生继发性增加,从而加速动物生长;抑制消化道内病原微生物的生长,防止或减少疾病发生。
小白鼠为14398mg/kg、大白鼠为8179mg/kg),近于无毒;“喹烯酮”毒性极低(口服LD50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杆菌、变形杆菌、禽巴氏杆菌、鼠伤寒、痢疾杆菌;促生长效果明显,有效提高饲料转化率。
由于“喹烯酮”的溶解范围和溶解度均很小,几乎不被消化道吸收(93%以上以原形物排出),因此在可食性动物组织中几乎没有残留。
动物的排泄物亦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在研制新药的15年间,我们反复对以下项目进行了研究、试验;喹烯酮的药理学试验(包括体外抑菌试验、药物代谢动力学试验、增重试验),毒理学试验(包括急性毒性、蓄积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三致试验),同位素标记试验(兽药研制国内首例)、残留试验,动物传代繁育试验,环境毒性试验(包括对植物和鱼的环境毒性试验),原料药和预混剂的稳定性试验。
经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及元素分析,确定了喹烯酮的化学结构。
通过在广东、湖北、山东、陕西、山西、甘肃、辽宁、吉林、上海、北京、河南等省市的临床试验及申报新药证书过程中的复核试验(药理、毒理、残留、传代、结构确认),证明各项数据真实可靠。
一、喹烯酮的特点:1、喹恶啉类药物的特点效果确实:抗病、促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畜产品质。
动物专用:6000吨/年老产品的不足:毒副作用大(De Vries,1990;Molen,1989)(Nabuurs,1990),仅用于猪。
2、“喹烯酮”的特点:作用全面:抗菌、促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
安全无毒:无急、慢性毒性和特殊毒性,比现有药物毒性低,近于无毒。
应用广泛:成年家畜、家禽及幼年家畜、家禽。
生产工艺:原料易得,无污染。
质检监控技术:成熟、先进。
动物专用:不受人用产品影响。
配伍广泛:可与其他营养成分及辅料任意配伍。
二、喹烯酮的药学研究1、结构确认及解析(1)理化性质:黄色结晶或粉末,无臭无味,不溶于水,溶于氯仿、二甲基亚砜、熔点190-193℃(2)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及核磁共振均确证了喹烯酮化学结构的正确性。
2、原料药稳定性对光不稳定,应避光保存。
对高温(60℃)、高温(75%、92.5%)稳定,室温下长期(3年)避光保存,无变化。
3、配伍禁忌问题除勿与含膨润土的饲料外,可与其他营养成分及辅料任意配伍。
三、喹烯酮的药理学研究经过小白鼠、大白鼠、鸡、猪的药效实验,确认“喹烯酮”对鸡、猪有明显的抗菌、促生长作用。
1、体外抑菌试验最小抑菌浓度(MIC)(μg/ml)试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杆菌变形杆菌禽巴氏杆菌鼠伤寒痢疾杆菌喹烯酮200.0062.5031.2531.2515.6331.2531.25喹乙醇200.0062.5031.2531.2515.6331.2531.252、“喹烯酮”对大白鼠增重试验效果2、 50ppm “喹烯酮”对鸡的增重试验效果增 克/羽周龄 2 3 4 5 6 7 8 空白对照 185.6 313.1 513.6 762.3 1017.5 1165.2 1382.5 50ppm 喹乙醇185.6 316.4 515.9 773.5 1042.3 1238.1 1486.1 50ppm 喹烯醇185.5 342.9 574.4 836.8 1082.1 1278.7 1598.8 纯增重 1196.9 1300.5 1413.3 纯增重(%)100.00108.65 p<0.01118.08 p<0.014、75ppm “喹烯酮”对鸡的增重试验效果 克/羽周龄 2 3 4 5 6 7 8 空白对照 170.2 318.5 538.6 773.5 1042.3 1382.1 1509.1 75ppm 喹乙醇170.3 321.3 582.3 836.8 1165.2 1447.1 1752.1 75ppm 喹烯醇170.2 331.4 596.7 872.5 1168.7 1463.6 1803.6 纯增重 1338.9 1582.8 1633.4 纯增重(%)100.00118.14 p<0.01121.99p<0.015、6、“喹烯酮”药代动力学试验用合成14C标记喹烯酮在猪、鸡体内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所得结果:静注给药符合二室开放模型:猪,T1/2α=0.1899h, T1/2β=4.5528h, Kel=0.8654h-1AUC=0.00925mg·h-1·L-1鸡,T1/2α=0.1637h, T1/2β=3.8189h, Kel=1.6834h-1AUC=0.005046mg·h-1·L-1口服给药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猪,T1/2kα=0.4678h, T1/2k=3.7445h, Tp=1.3367hCmax=0.000713μg·ml-1, AUC=0.00303mg·h-1·L-1鸡,T1/2kα=0.5142h, T1/2k=4.6637h, Tp=1.8459hCmax=0.000897μg·ml-1, AUC=0.00773g·h-1·L-1说明喹烯酮口服给药后,其吸收较快,消除相对也较快,生物利用度低。
喹烯酮代谢物分析表明喹烯酮给药后,90%以上以消化道以原形排出,少量吸收以肝代谢,从肾脏仍主要以原形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