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短歌行说课 PPT课件

短歌行说课 PPT课件


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了诗人的积11极进
取的人生态度。
作业: 梳理思路,背诵本诗。 课下参考其他资料,多 角度全方面了解曹操其 人。
1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 功立业的心情。
难点:1.通过品读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内容
2.掌握本诗运用典故及比兴手法表达感情的技巧
4
二、说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生活阅历浅,阅读面狭窄,难以把握诗歌的思想感 情。
鉴赏诗歌的方法知之甚少,面对诗词无从下手、不知所措。
(二)教法学法分析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7
诵读要求: 1.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字音、字
意。
2.注意停顿,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及情感抒发。
3.揣摩作者的情感,置身诗境,感 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8
小组合作:在反复诵读中品评本诗 要求: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小组的合作结果 建议: 切入角度: 1、鉴赏某个字 2、鉴赏某个句子 3、从全诗进行理解 4、联系曹操其它的诗进行对比阅读
起兴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比喻
③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求贤难得的惶恐 起兴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访求贤才的态度
绕数三匝,何枝可依?—对徘徊人才的呼唤 比喻 ④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广纳人才的真诚 类比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共创伟业
志:一统天10下
当堂训练:阅读曹操的《龟虽寿》,完成下题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
6
自学检测: 1.曹操,字 孟德 ,小名阿瞒,封魏王。其子曹
丕称帝,追尊为武帝。与 曹植 、曹丕合称“三 曹”。其诗歌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抒发政 治抱负,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风慷格慨悲凉 代表作有《蒿里行》、《短歌行 》、《观沧海 》等。
2.《短歌行》做于( 赤壁 )之战前夕,当时作者已 ( 54 )岁。此诗抒发了( 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的 情感。
鉴赏角度:1、情感 2、艺术手法(抒情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辅助理解可参考作者身世、写作背景。
9
课堂小结
情:忧 艺术
手法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人生苦短的感叹
①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功业未就的苦闷 比喻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思慕贤才的情怀 用典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贤才难得的忧愁
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划分节奏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2、理解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字词:
烈士:古义
今义
不但:古义
今义
3、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作者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
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向有着正面的教育意义。
3通、(过2情)情感学境态习创并度设掌和,握价诗反值中复观运诵目用读比标、兴质、典疑故讨等论表等现方手式法的引鉴导赏学方法 生纳体(自等悟三主学并)探习学重究能习点, 力 曹 难感 。 操 点受 为文实本现,人培生养价学值生而自积主极合进作取、的方精法神归风貌


息 县

三 高
1
短歌行
息县三高刘艳丽
2
说课流程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学法 三.说教学过程
四. 教学设计反思
3
一、说教材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短目歌行标》是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中
的第二首,这个单元主要是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短歌行》是
1魏、时曹知操识以乐目府标旧题创作的一首四言诗,它虽然继承了汉代乐府的传统,面 2对—、政人(1能治生)流理苦力畅想短的却目地高一标朗扬扫读,两建汉诗功时歌立期,业及的时理欲享解望乐曹,的强腐操烈朽“的诗忧个风性,”色代的彩之内,以都新涵体鲜,现的感了现魏实受晋内诗时容歌代— 的情感变
1. 教法分析
诵读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分析探究法
2.学法分析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5
三、说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 新课学习 知人论世
吟咏诗韵
学习目标:
1、熟读成诵, 揣摩作者情 感。 2、学习诗歌鉴赏的方法,品 味诗歌的艺术特色 ,体会诗
人婉转表达招揽贤才以实现 建功立业的心情 。
置身诗境 合作探究
反馈练习
观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是全诗的核心。要求自己利用
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
C、“志在千里”中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作者认为统一全国是符合历史的需要,
决心为此奋斗终生。“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是后人常用以
励志之语。
D、“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四句呼应诗的开头,在承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