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前教师专业素养现状认识及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当前教师专业素养现状认识及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当前教师专业素养现状认识及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 10小教1班罗双青 20103051041 摘要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承担者,是学生教育的主体,教师的素养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关系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

因此,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应成为学校管理的核心工作。

但是当前教师专业素养还有待提高。

那么当前教师专业素养现状有哪些问题呢?又该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呢?
关键词教师专业素养现状促进专业发展
正文学校的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使学校健康迅速地发展起来,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目前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现状与社会及教育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其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德问题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

职业道德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相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

教师常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被称为道德高尚,受人尊重的人。

而改革开放以来,在“利益至上”的市场观念的冲击下,教师在自身德行上开始有所放纵,使得“师德”问题开始受到人们德重视。

自从前段时间最新爆出的“海南小学校长带学生开房案”之后,其他地区也频频相继爆出“老师带学生开房”、“老师性侵学生”等案件。

这些事件严重说明了教师职业素养的下降,教师师德受到挑战。

(二)专业素养问题
尽管我国绝大多数小学教师已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学历水平,中学教师中的大部分也已学历达标,但是,由于我国教师队伍基础薄弱,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教师法》对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偏低,对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也就不高。

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问题还相当突出。

特别是比较落后地区,专业素养相对较低,现状有待改变。

(三)民办教师问题
在我国教师队伍中还存在着与公办教师身份、待遇等方面差异极大的特殊教师群体——民办教师。

据教育部的《200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到2000年,我国仍有小学民办专任教师27.72万人,民办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为
4.73%,有初中专任民办教师2.49万人。

我国中小学中民办教师问题的存在虽然有其历史的原因,但它无疑成为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四)性别、年龄、职务结构问题
我国中小学教师总体上不存在性别的明显偏差,但在局部地区出现了女性教师数量明显高于男性的局面,而且这种性别结构的偏差在初等教育阶段表现最为突出。

但由于女教师偏多,从现实情况来看,不利学校教师队伍整体专业化发展,理由不言自明。

在年龄结构上,我国中小学35岁以下教师的比例平均超过50%。

教师年龄相对偏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整体的专业化发展。

而且年龄较大的教师在取得并以获聘中学高级教师以后,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有所降低,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

在职务结构上,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较为普遍地存在着高级职称在教师群体各年龄阶段呈偏态分布的现象。

(五)区域分布情况问题
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失衡,我国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教育水平和教师素质存在较大的差异。

从全国范围来看,城市中小学教师数量充足,而农村中小学合格教师严重匮乏;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师资充足,西部地区教师素质合格率相对较低。

(六)教师从业原因问题
我从网上的一项调查报告中了解到,选择教师这个行业的原因有多种,部分教师是由于内心的热爱,有些是因为父母、亲人的建议,还有些是因为他们认为教师这个职业工作比较稳定,而更多的人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则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

(七)农村教师问题
1、年龄差距不均衡
2、学科教师分配不合理,术科专业教师缺编较多;
3、办学条件较差,缺乏现代教育教学条件;
4、缺乏骨干教师的引领与辐射作用。

5、教师专业知识不均衡。

6、教师流动大,调出多,调入少,部分教师还存在观念落后,教法陈旧、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追求提升学历思想不高,面对新课程改革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加上生活、工作环境较差,影响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既然当前的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存在如此之多,那么我们该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呢?
1、对于教师师德问题,教师必须树立献身教育的信念。

干一行爱一行。

作为一
名教师,不能被金钱所诱惑。

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意识。

作为教师,热爱学生是我们的天职。

坚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2、对于教师专业素养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来促进发展。

(1)扎实的教师专业知识 . 教师应多读书,广读书.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师读什么书,多长时间读一本书,都应该好好规划规划.读书
后应好好记录感受并试着点评. 教师应将这三种知识相互沟通与融
合,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专业知识结构。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
需要结合教学对象的特征对学科知识作出符合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
原则的整合,以便教学对象能够很好地接受和理解。

因此,可以说教
师的教育学知识对学科知识的传授起到理论性支撑作用,普通文化知
识使教师具有了一定的人文素养.。

(2)熟练的专业技能. 优秀教师必须具备从事教学工作的娴熟的专业技巧与较强的专业能力。

那么,如何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呢?
①提升教师的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的能力.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能力是一个
优秀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教师的工作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广泛的社会联系。

②提升教育的问题解决与个案研究能力.问题解决与个案研究能力是一种高
层次的心智能力。

教师工作属于一种高度复杂与变化的工作,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一般来说是以多变与多样为主。

一个教师在面临各种问题时,不能总是依赖他人,而必须知道如何设法解决、如何进行个案研究,必要时知道如何寻找适当的协助与资源来解决问题。

③提升教师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思
考能力。

当一个人在面临新的情况或新的问题时,如果既有的知识无法解决,他必须运用既有的知识,并进行重组和加工,找出可以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种改变知识的历程就是一种创造性思考的历程。

④提升教师的批判性反思与不断学习的能力. 对于教师来说,具备一定的反
思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认为,“反省自己视为当然的前提,愈给反省自己的前提,愈容易有创造性”,也愈有发现自己偏见和自我了解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师在职教育中,特别是在新课程师资培训中应考虑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以提升我国教师的专业水准。

3、对于民办教师问题,政府多鼓励民办学校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民办教师待遇等。

4、对于性别、年龄、职务结构问题。

解决的办法,是要充分调动女教师的教科研的积极性,同时建议区教育局和区人事局在以后的教师招考中尽量招考一些男性教师到我校,使我校的教师性别比趋于合理。

并在每年的教师招考中多吸取些年轻教师,为学校注入新血液,减轻年龄差距。

并多提供给年轻的教师锻炼的机会,使得教师职务呈现年轻化。

5对于区域分布情况问题,发展经济,政府鼓励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行城乡教师交流学习,交流教学等。

鼓励城镇老师下乡交流经验等。

6、对于教师从业原因问题,让每个教师树立
7、对于农村教师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政府领导提高认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保障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对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有所提高,为保障农村教师安心工作的基本保障。

二、改变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增加经济的投入,改变农村教师工作、生活环境,加强现代教学设备的添置,充分发挥网络的学习研修作用,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三、重视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集中培训、脱产培训、师徒结对培训,专题研讨等,为农村教师提供学习、交流、互动的机会,让农村教师有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开展专业引领,提高农村学校的校本研训质量。

通过专家或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加强农村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材研究、课堂教学研究、教学反思总结等专业性的引领与辅导。

通过互动交流,总结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总之,市县级教研培训部门的研训工作重心应向农村学校倾斜,为农村学校教师成长起到服务、引领作用。

而农村学校应以校本,有效地开展校本研训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进一步促进教师素质发展,提升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