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要求及整理要点建筑工程质量情况的具体体现:提前计划,及时记录、收集、整理、经常检查工程技术资料。
所以各种资料严格按照建筑物施工的进度及时进行收集、整理记录显得尤为重要。
没有一套完整的计划作指导,是不可能完成这项繁琐的工作。
首先,作为一个称职的技术资料管理人员必须对工程所涵盖的分部有充分的了解,并应清晰哪些属于专业分包,以分部作为大纲,逐步细化至子分部和分项,要做到未雨绸缪,其中较为重点的有:工程材料送检台账和工程资料策划书。
工程材料送检台账尤为重要,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哪些要按规范要求进行送检的;送检的批次、数量及检验的项目都应提前计划,在施工过中密切与现场技术责人沟通,对关于材料更改或者增加的变更及时把送检台账作调整。
检验的结果是否符合设计与相关规范要求也应该引起我们重视,很多人会忽略这一步。
因此必需熟悉设计图纸和规范,提前做好送检计划才能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少送、漏送、错送等情况。
建筑工程所用钢材、水泥、铝合金等一些重要原材料和构配件的质量应从检查出厂合格证到进场复检报告,相关数据应对应。
因此,在工程开工之时,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工程技术资料,负责对质保资料逐项跟踪收集和整理,并随时与材料采购员沟通,使资料的整理与工程进度取得同步。
一、工程管理资料(一)工程开工报审表一般规定及表式1、工程满足开工条件后,承包单位报项目监理机构复核和批复开工时间。
2、整个项目一次开工,只填报一次,如工程项目中含有多个单位工程且开工时间不同,则每个单位工程都应填报一次。
3、表列子项:1)工程名称:指相应的建设项目或单位工程名称,应与施工图的工程名称一致。
2)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一至八项):承包单位应按表列内容逐一落实,自查符合要求后在该项“□”内划“√”,并需将《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及其要求的有关证件;《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现场专职管理人员资格证、上岗证;现场管理人员、机具、施工人员进场情况;工程主要材料落实情况等资料作为附件同时报送。
3)审查意见:总监理工程师应指定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承包单位的准备情况进行检查,除检查所报内容外,还应对施工现场临时设施是否满足开工要求;地下障碍物是否清除或查明;测量控制桩、试验室是否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查确认等进行检查并逐项记录检查结果,报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总监理工程师确认具备开工条件时签署同意开工时间,并报告建设单位。
否则,应简要指出不符合开工条件要求之外。
(二)施工组织设计一般规定1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是指承包单位在工程开工前,为工程的实施所做的施工组织、施工工艺、机具、劳力、材料等施工措施的方案,是指导施工全过程技术经济等各项活动的综合性文件。
2 、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施工单位审批盖章,报项目监理机构批准后实施。
3 、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1)工程概况;2)施工准备工作计划;3)施工方案及相应的管理、技术组织措施;4)施工总进度计划;5)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如劳动力、资料、机具需用量计划);6)施工总平面图;7)主要技术组织措施。
(三)技术交底记录一般规定1 、技术交底是指施工企业相应技术负责人把设计要求、施工措施向施工人员进行交待、贯彻。
2 、技术交底的主要方面:1)设计图纸交底;2)施工组织设计交底;3)设计变更和洽商交底;4)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四)施工日志一般规定1 、施工日志是施工过程中由承包单位一级的有关人员对单位工程有关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活动、重大事项及其效果逐日做的连续完整的记录。
2 、施工日志的主要内容:1)工程准备工作的记录;2)班组抽检活动、组织互检和交接检、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交底的执行情况及效果;3)主要原材料进场、进场检验、施工内容、施工检验结果的记录;4)质量、安全、机械事故的记录;5)有关洽商变更情况的记录;6)有关档案资料整理、交接的记录;7)有关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使用情况;8)工程的开工、竣工日期以及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起止日期;9)工程重要部分的特殊质量要求和施工方法;10)有关领导或部门对工程所做的生产、技术方面的决定或建议;11)气候、气温、地质以及其他特殊情况的记录;12)混凝土试块、砂浆试块的留置组数、时间以及强度试验报告结果等。
13)其它重要事项。
3、施工日志不得补记,不得隔页或扯页。
4 、施工日志应及时填写并签字。
(五)预检工程记录一般规定1 、预检是在施工前对某些重要分项准备工作或前道工序进行的预先检查。
2、预检的主要项目1)建(构)筑物位置线、现场标准水准点;2)基础尺寸线,包括基础轴线、断面尺寸、标高;3)桩基定位的控制点;4)模板;5)墙体包括墙体轴线、门窗洞口的位置;6)预制构件吊装的定位;7)设备基础的位置、标高、几何尺寸、预留孔洞、预埋件等;8)主要管道、沟的标高和坡度。
3 、表列子项:1)要求检查时间:指施工单位施工员提请核查的时间;2)复查结论:指质检员进行复查后出具的结论意见。
(六)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一般规定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应由施工单位填写。
2、项目总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并做出检查结论。
3、附有关附件。
(七)工程竣工施工总结1、施工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就工程的施工做出的总结。
2、施工总结的主要内容:1)工程概况;2)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情况;3)建筑设备安装调试情况;4)工程质量验收情况等。
(八)工程质量保修书一般规定1、建筑工程承包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应当向建设单位出具工程质量保修书;2、工程质量保修书诮明确建设工程的保修范围、保修期限和保修责任等。
(九)竣工图的编制一般规定。
1、指建筑工程完成后,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设计等单位按照建筑工程竣工的实貌编制的工程图纸。
2、凡工程竣工现状与原设计施工图不相符的内容,应全部按工程竣工现状清楚、准确地在图纸上予以反应,包括工程洽商或设计变更、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双方协商的工程变更;3、竣工图一般采用蓝晒图,利用施工图改绘为竣工图应用新蓝图;4、利用施工图改绘竣工图,必须标明变更修改的依据,凡施工图结构、工艺、平面布置等有重大改变或变更的部分,超过图面1/3的,应当重新绘制施工图。
5、所有竣工图均应加盖竣工图章(用不易褪色的红印泥),盖在图标上方空白处或折叠后外翻图标上方;竣工图章示例如下:6、归档竣工图的范围。
二、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即施工操作工艺,企业标准,施工图纸等设计文件,工程技术资料,工程施工的依据和施工过程的见证记录,是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任何一个工程建设项目,只有在运营上满足了使用功能的要求,才能充分发挥该建设项目应有的经济效益。
只有工程符合社会需要,才能使它的劳动消耗得到承认,才能使它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得以实现,这才算是有了真正的经济效益。
因此,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将是整个工程建设工作的核心。
为了证明工程质量,证明各项质量保证措施的有效运行,质量保证资料将是整个技术资料的核心。
从工程质量管理出发可将技术资料分为:工程质量验收资料,工程质量资料,施工技术管理资料和竣工图等。
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内容及方法,主要是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和直接进行现场检查或必要的试验等。
(一)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或报表对技术文件、报告、报表的审核,是工程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控制的重要手段,其具体内容有:1)审核有关技术资质证明文件。
2)审核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
3)审核有关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检验报告。
4)审核反映工序质量动态的统计资料或控制图表。
5)审核设计变更、修改图纸和技术核定书。
6)审核有关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
7)审核有关应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技术鉴定书。
8)审核有关工序交接检查,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查报告。
9)审核并签署现场有关技术签证、文件等。
(二)施工图设计文件(含变更)质量的控制施工图设计文件由设计院编制,是现场施工的依据,也是编制竣工图的依据。
苏州工业园区日立化成厂房由两个设计单位设计,各设计院有其独特的编制方式,如工业园区设计院的设计文件以文表号代替专业,不再在图标中增加“专业”栏;而日立建设公司设计图纸的图号则由工号、专业、年号等组成,以日本国标准制图,给人以混乱的感觉。
如建筑门窗表中所示的洞口尺寸是门扇的实际尺寸,而不像我国由门窗制作厂家按洞口及门框的装修间隙自行缩减尺寸;结构平面图梁板表示方法用椭圆分三个格子,注写了构件编号、截面尺寸及标高数据与我国平法制图有一定差异。
两设计院所出的变更单也基本存在工程名称、单元名称、项目号、图号等与规定的有所差异,重号、缺号情况较为普遍,并有大量的传真件小白图及变更修正内容。
同时,材料代用单、修改通知单不注明原图号给编制竣工图增加了难度。
做好承建工程设计文件质量的控制,首要的一点是项目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资料人员要了解各设计院的编制特点,做好文件整理的核验工作,具体要求包括:1、清单与实物是否相符,目录与内容是否一致;2、图纸的工程名称、单元名称、项目号、图号等是否与规定的一致;3、本次来图与历次的来图有无矛盾或错误,代材单、变更单、工程联络单是否规范有无重号或空号,存在哪些复印件、传真件,修改量大约占多少等情况。
来目录时核查该目录及目录下的所有文件,来分目录时核查整个专业的所有文件,来总目录或分目录时核对整个装置或单元的所有文件。
核验应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汇总、处理,不能及时处理的应做好跟踪。
所有设计文件存在的问题都应在项目接收或移交前全部解决。
(三)分承包及供货商资料质量的控制供货商资料由厂家提供,经采购方核验后移交,有合格证、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图纸等多种内容,包括设备、仪器、仪表和材料等多种类别,有国产和进口之分,资料本身复杂繁多,加之涉及厂家多,各厂家提交的资料又各有其特点,情况复杂,给供货商资料的核验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
一般情况下,商务合同及其技术附件会对厂家应提交的资料有一个要求。
就项目部而言,参与签订合同的部门有采购部门、使用单位、专业管理部门等,在供货商提交资料时,采购人员不予把关,在将资料发给使用和管理部门后,这些部门也很少核实其完整性,造成长期以来工程管理部门只能是被动地接收,即交什么收什么。
而商务合同或协议的多头签订造成归档难,资料员难以了解项目的应交资料,也只能是被动地归档。
分承包供货商资料包含了甲方物资采购部分及总包单位采购的部分。
对于甲方采购部分,资料员经过一段时间艰苦的摸索,略有成效,基本上能保证主要资料的收集齐全:基本上做到按要求领取及验核,如要求甲方物供中心提供移交清单并需注明项目名称、设备仪器仪表名称及位号、资料名称等,并进行核验清单与实物是否对应,每台设备是否至少有一份原件能满足档案的要求(整洁、清晰、签章齐全),压力容器应同时有竣工图章和压力容器设计资格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