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辅导员专题培训)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辅导员专题培训)
5.自我奖励与自我惩罚
运用以上的方法,根据自己完成的效果给予自己奖励或者惩罚。
十种正常的异常心理
精神正常并不意味着没有一点问题,关键在于这些症状的产生背
景、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以及对个体和环境的不良影响如何。正常人也
可能出现短暂的异常现象,这些现象持续时间短、程度轻,尚不能贴上 精神病的标签。
1.疲劳感:
对异常的心理及行为表现要有高度的敏感性
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了解学生情况 切实发挥心理委员、班干部及学生党员的作用,建 立畅通的信息报告渠道 采取及时有效的危机干预方法
如何识别心理危机
1.直接表露自己处于痛苦、抑郁、无望或无价值感中; 2.易激惹,过分依赖,持续不断地悲伤或焦虑,常常流泪; 3.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经常缺勤; 4.孤僻、人际交往明显减少; 5.无缘无故地生气或与人敌对; 6.酒精或毒品的使用量增加; 7.情绪与行为紊乱,感到被议论或被害、被支配,被洞悉;出现怪异行为; 8.睡眠、饮食或体重明显增减,过度疲劳,体质或个人卫生状况急剧下降; 9.日记或其他发挥想象力的作品所透露出的主题为无望、脱离社会、愤怒、 绝望、自杀或者死亡; 10.任何书面或口头表达出的内容象是在临终告别或透露出自杀的倾向,如 “我会离开很长一段时间……”; 11.出现自伤或自杀行为。
综合提出7个人格维度:
(1)内向;
(2)过度敏感; (3)偏执;
(4)冲动;
(5)懦弱依赖; (6)脆弱;
(7)极端自卑。
大学生自杀的特点
1、时间特点
大学生自杀在时间上跟节假日有一定关联。自杀事件较多发生在两个学期开学初 (春节后和9月初),以及“五· 一”长假期间及节后。春、秋季开学后25天,“五一” 和“十一”后25天,加上圣诞节和元旦节,全年一共约100天。其间发生的自杀事件占 全年自杀事件的73%。
心理异常
个人心理发展图
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
我们的工作范围
正常心理
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
心理咨询
异常心理
鉴别、汇报
医院药物治疗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类型
适应问题:心理失衡期 人际冲突: “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面不声不响,
互联网上诉说衷肠。”
情绪与情感困惑:情感危机 生涯规划:就业迷茫 学习障碍:所学专业非所爱 强迫倾向: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有效地帮助有心理危机的学生 早发现、早评估、早干预 实行全程监护
——从发现学生有心理危机那一刻起直 到学生离开学校止,都要进行监护。
怎样才能做到早发现?
学校层面: 大力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心理自助及 助人能力 加大心理委员、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力度
怎样才能做到早发现?
辅导员层面: 掌握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懂得识别异常的心理及 行为表现
社会功能良好
能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能在一般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 身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或创造条件)实现自我价值。
心 理 异 常
灰色区理论
心 理 健 康
人的心理健康与否,并没有一条截然分明的界限。 从完全健康到有严重的精神疾患,中间有着广阔的中 间地带。
心 理 健 康 程 度 心理健康 时间 0
心理不健康
十种正常的异常心理
6.疑病现象 很多人都将轻微的不适现象看成严重疾病,反复多次检查,特别 是当亲友、邻居、同事因某病英年早逝和意外死亡后容易出现。但检 查如排除相关疾病后能接受医生的劝告,属正常现象。 7.偏执和自我牵连 任何人都有自我牵连倾向,即假设外界事物对自己影射着某种意 义,特别是对自己有不利影响。比如走进宿舍时,同学们停止谈话, 这时往往会怀疑人们在议论自己。这种现象经过片刻的疑虑之后就会
省悟过来,其性质和内容与当时的处境联系紧密。
十种正常的异常心理
8.错觉 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及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出现错觉, 但经重复验证后可迅速纠正。成语“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均 是典型的例子。 9.幻觉 正常人在迫切期待的情况下,可听到“叩门声”、“呼唤声”。 经过确认后,自己意识到是幻觉现象,医学称之为心因性幻觉。正常 人在睡前和醒前偶有幻觉体验,不能视为病态。
10.自笑、自言自语
有些人在独处时自言自语甚至边说边笑,但有客观原因,能选择 场合,能自我控制,属正常现象。
12类值得关注的现象
1.遭遇突发事件,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受到自然或社
会意外刺激者;
2.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困难者; 3.个人感情受挫者; 4.人际关系失调者; 5.性格过于内向、孤僻、社会交往很少,缺乏社会支持
网络成瘾:过度使用网络
(一)关于适应的案例
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无法适应集体生活,不适应彼此的生活习惯 不知道自习时间如何安排?
(二)人际关系案例
宿舍人际关系紧张---除了自己,别人都斤斤计较 社交恐怖---见了异性就脸红心跳,不知所措,觉
得自己很白痴等
不爱他又不得不跟他在一起,很是痛苦
网瘾自我管理
1.转移注意
可以在想上网的时候,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
2.上网时间递减法
可以设立合理的“小步子”目标,逐渐减少上网时间。
3.自我指令
可以给自己制定学习时间安排表,规定每天的什么时候必须学习。
4.自觉提高上网效率
每次上网之前,应该先花两分钟时间仔细想一想自己要上网干什么, 把具体要完成的任务列在纸上,然后再花一分钟时间,估计大概需要多长 时间才能完成所有任务。
危机排查与干预体系——及时转介
心理咨询 中心评估 学生 (个人或学院) 校医院 评估 紧急情况
一般 心理问题 严重 心理问题
校内处理
白班时间 (门诊医务处) 需住院 (优先)
校外医院 其他时间 (急诊 一线)
武汉市武东医院咨询电话: 8643 8247 武汉市武昌医院咨询电话: 51128715
武汉市中德心理医院热线 :
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家≠精神病学家
精神病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工作对象是所谓“变态”的
人,即心理失常的人。
心理学家也关注病人,但他们不能使用药物。除此之外,
大多数心理学研究都探讨正常人心理现象,如情绪的发展、 性别的差异、人际的关系、职业的规划、情感婚恋等等。
工作极为重要的三句话:
人人都会得心理疾病,就象人人都会得
学、病情好转又复学者;
11.身边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者;
12.转系、休学、降级或近期遭受处分者。
1
辅 导 员 培 训
2
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
3
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的作用
消 防 队 员 ?
保姆?
辛苦。。。
心苦。。。
监视者?
忙、盲、茫???
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工作中的角色
宣传员
守门员 陪伴者 助人者
者;
6.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者;
12类值得关注的现象
7.家境贫困、经济负担重、自卑感强烈者;
8.身体出现严重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者;
9.患有严重心理疾病者,如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
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
10.正在服用精神类药物控制病情以及曾患心理疾病休
本特征的一类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
强迫行为:强迫洗涤、强迫检查等 强迫观念:无法控制自己不思考问题,强迫计数
强迫计数、强迫回忆、强迫联想、强迫怀疑
强迫行为、强迫观念
怪人等车1小时非要车牌带6.mht
与“4”有关的日子都不出门.mht
强迫症特点
一是主观上受强迫的体验
二是患者认为自己的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没有意义,
感冒一样; 得了心理疾病不要紧,敢于求助是勇者 的表现; 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的地址是…电话是…。
8
9
1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辅 导 员 培 训
2
3
心理问题的诊断和评定
1、什么样的人算是健康的人?
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完满的状态,
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2、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体系:
发现学生异常表现 ↓(对学生实行24小时陪伴) 向学院书记(或学办主任)及心理中心报告 ↓ 心理中心组织专家进行评估 ↓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住院治疗或休学回家↙
↘在校边学习边治疗
愈后鉴定
追踪干预 (辅导员/学生/心理中心)
办理复学手续↓
追踪干预 (辅导员/学生/心理中心)
4、有自杀未遂史的学生应引起高度重视
研究表明,有自杀未遂史的学生自杀死亡率极高。如果他所面对的问题没有解决, 痛苦没有移除,或者社会支持不够,他再次自杀的方式将更为激烈,风险极高。
43
关注什么?
44
早评估、早干预:
在发现学生的异常表现和 行为后,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 进行评估和干预,仍有可能导致 悲剧的发生。
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上述戒断反应可通过使用其他类似的电子媒介, 如电视、掌上游戏机等来缓解; 3.下述5项内至少符合1项: (1)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的程度; (2)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经过多次努力后 均未成功; (3)固执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 的危害性仍难以停止; (4)因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 (5)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 网络成瘾的病程标准为平均每日连续使用网络时间达到或超过6个小时, 且符合症状标准已达到或超过3个月。
通常有相应的原因,持续时间较短,不伴有明显的睡眠和情绪改 变,经过良好的休息和适当的娱乐即可消除。
2.焦虑反应:
是人们适应某种特定环境的一种反应方式。但正常的焦虑反应常有 其现实原因(现实性焦虑)如面临高考,并随着事过境迁而很快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