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相关知识和手术切口分类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相关知识和手术切口分类
06.05.2020
5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用药有何目的?
A
何时开始用药? E
要用多长时间?
问题
B 用药是治疗/预
防哪些感染?
如何选择抗菌 D
药物?
06.05.2020
C 什么情况下需
要治疗/预防用 药?
6
06.05.2020
7
一、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目的
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目的:预 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 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手术后 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相关知识 和手术切口分类
06.05.2020
1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知识
06.05.2020
2
当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存在问题
用与不用? 指征不严——“滥”:
单纯病毒感染 非感染性发热 某些术前预防用药 “保险系数”?
06.05.2020
3
当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高龄、营养不良、糖尿病、肥胖、 吸烟、免疫低下、其他部位有感染灶、 已有细菌定植、低氧血症等。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1999
06.05.2020
16
术前住院时间过长、用剃刀剃毛、剃毛 过早、手术野卫生状况差(如术前未很好 沐浴)、对有用药指征者未用抗菌药物预 防等。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enter of Disease control,
CDC)
----Emori TG, Gaynes RP. An overview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cluding the role of the micmbiology laboratory[J]. Clin Microbiol Rev, 1993; 6:428 - 442.
06.05.2020
9
两个概念
围手术期
是指以手术治疗为中心 ,包含手术前、手术中 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 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 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 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 为止,具体时间长短可 因不同疾病及手术方式 而有所不同。
SSI的概念比“切口 感染”宽,但比“术 后感染”窄。
手术部位感染
是指围手术期发生在 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 或腔隙的感染,如切 口感染、脑脓肿、腹 膜炎。
——李 红, 王洪源 , 赵爱民.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 志,2008,18(10):1384-1386.
06.05.2020
14
三、预防用抗菌药物适应证
Ⅰ类切口大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或一旦感染后果严重者(如开 颅、心脏和大血管、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 、脾切除术、眼内手 术等);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1999
06.05.2020
17
手术时间长(>3h)、术中发生明显污染、置入 人工材料、组织创伤大、止血不彻底、局部积 血积液、存在死腔和/或失活组织、留置引流、 术中低血压、大量输血、刷手不彻底、消毒液 使用不良、器械敷料灭菌不彻底等。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1999
——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 [卫 医发],2004,285号 .
06.05.2020
8
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是预 防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I),指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 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黎沾良. 于2009年1月“全国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师 资培训班”
用什么? 概念不清——“乱”:
金葡菌—氨曲南 老人、肾功能不全—头孢唑啉+氨基糖苷类 幼儿—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 青霉素+头孢唑啉 三代头孢+氟喹诺酮类
“越新越好” ?
06.05.2020
4
当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存在问题
怎么用? 用法不当——“粗”
给药途径 用法用量 给药时机 给药疗程 “朝令夕改”
Ⅱ类切口及部分Ⅲ类切口手术(如进入胃肠道、呼吸道、女性生殖 道);
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如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人工血 管移植术、使用假体及植入物的骨关节手术、腹壁切口疝大块人工 材料修补术);
患者有感染高危因素(糖尿病、营养不良、免疫低下,高龄等)。
06.05.202015Leabharlann 四、容易导致SSI的危险因素
——李 红, 王洪源 , 赵爱民. 骨科手术部位感染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 志,2008,18(10):1384-1386.
06.05.2020
13
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均认为,切口类型是SSI的危险因素, 美国CDC 很早就通过手术切口分类来预测SSI发生危险。 切口分类一般要求外科医生在术前进行预测,作为 决定是否需要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重要依据。
的手术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
06.05.2020
12
不同类别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据Cruse统计: 清洁切口—1%; 清洁-污染切口—7%; 污染切口—20%; 污秽-感染切口—40%
北京市11 所三级医院2002~2005 年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 14%,其中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0.09%; Ⅱ类切口手术部位 感染率0.65%; Ⅲ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1.78%。各类切口感 染的情况符合国外研究的结果,不同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 ,Ⅰ类感染率最低, Ⅲ类切口感染率较高。
标
准
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
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
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
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
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
区域;胃肠道内容有明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
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
06.05.2020
10
美国CDC1992 年颁布 的SSI 预防指南中将 SSI 分成三类, 即: 切口浅部感染 切口深部感染 器官/腔隙感染 同时SSI 被列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监测指标。
06.05.2020
11
二、手术切口分类
类别
Ⅰ类(清洁)切口
Ⅱ类(清洁-污染) 切口
Ⅲ类(污染)切口
Ⅳ类(污秽-感染)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