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虚拟现实技术在美术教育中的运用

浅谈虚拟现实技术在美术教育中的运用

浅谈虚拟现实技术在美术教育中的运用
摘要: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美术教育的局限性,强调注重美术教育的情感性与人
文性,合理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优化美术教育,进而避免技术导向下人的异化。

虚拟
现实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扩容和增效美术教育资源、打造美术创作虚拟现实
技术空间、增效美术教学实践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化语境;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
10-089-01
一、美术教育引入虚拟现实技术的可行性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现状良好。

科技革命加速了社会变迁,最突出的表现便是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对人们生活方式及社会形态的影响。

在此背
景下,传统美术教育亟须改革,以更好地适应和服务时代。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
的发展,原本遥不可及的未来科技,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在娱乐、游戏中已有应用。

如将其搬进中小学的美术课堂,想必
会将美术课堂变得更加立体、生动,更加有助于学生的知识学习和健康成长。

现阶
段虚拟现实技术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其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虚拟现实
技术可增效美术教育的空间直感。

美术教育具有空间直感的教育特性,通过二维和
三维空间形象的感知与体悟来培养和训练受教育者对美术形态的视觉感受与造型
感觉能力。

美术教育中的美术形态由线条、色彩、空间构图等组成,具有极强的造
型性和视觉性,其细节的精准度决定了艺术表达的完整性。

因此,各种美术教育资
源的有效性与实在性就成为了美术教育优质化开展的重要环节。

图像部分多存在
画面失真的问题。

视觉效果堪称优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作品的原真视觉观感。

由此可见,借助高分辨率的摄影、摄像工具,有助于实现美术类作品的高保真效果。

然而,通过机械技术手段复制的艺术作品缺失了传统艺术体验的全感知和临场感,
其视觉体验并非艺术家直接观察和感知的鲜活艺术体验的再现和表现,根源在于审
美距离的消失与艺术实在感的缺失。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美术教育空间直感
的最大化。

虚拟现实技术有助于美术教育的游戏化。

同时还可激励和启发参与者
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本文从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并提出了扩容和增效美术教育资源、打造美术创
作虚拟现实技术空间、增效美术教学实践的具体策略,同时还指出了虚拟现实技术
应用于美术教育的局限性,强调注重美术教育的情感性与人文性,合理运用虚拟现
实技术优化美术教育,进而避免技术导向下人的异化。

视觉形象的优劣直接关系美
术教育的成效,作品的精妙往往只能靠文字来表述,因此教学效果不佳。

对此,原真
美术作品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数字化,建立虚拟现实技术美术作品资源库。


样一来,作品不仅效果逼真,而且搜索高效,更为关键的是,其极具沉浸感、交互性的
体验可以让受教育者真正进入对作品的欣赏中。

由于教学思维的固化以及时空、
地域、经济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将这些实时的展览虚拟现实化,能够确保美术教育
资源的及时更新。

此外,一些优质化课程、名师讲座、学术会议等也都可以通过虚
拟现实技术及时引入美术教学中。

总之,在数字化语境下,针对美术学科高度重视
视觉形象的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可进一步增强其视觉呈现效果,从而实现美术教育
资源的高质化扩容。

数字信息时代新技术的普遍使用使得学校教学形式多元化,教
育模式更加先进,教学环境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室--教学技术领域出现了一个新
型教学媒体,它就是虚拟现实技术!本文通过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就为美术创作开辟了新路径。

体验不同种类的美术创作具有许多
实际困难。

对此,虚拟现实技术美术创作空间的建立可促进不同类型美术创作间融
通与借鉴的便捷化,虚拟现实技术美术创作空间可预演美术创作效果,为创作方案
的及时调整与修改提供可能,这对大型雕塑的创作尤为重要。

对那些需要大量时间、精力和资金投入的创作来说,有必要在虚拟现实技术美术创作空间中进行预演,这
样可实现创作方案的及时调整,虚拟现实技术美术创作空间有利于提升美术创作的
视觉呈现效果。

虚拟现实技术的情境化展示方式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艺术想
象力与创造力。

传统美术课堂教学呈现出单一化、模式化的特点,而虚拟现实技术
可以提供立体化且极具现场感的体验,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交互特性有助于及时调
整学生的学习状态。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的精力和时间等有限,学生的学
习状态往往得不到及时反馈,更无法获得教师的准确指导。

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特
性体现了用户与系统的有机整体性,特别是在技能训练中,虚拟现实技术可即时监控、高效指导,优化教学过程,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即时、有效的帮助。

实现美
术技能评价的科学化。

同时还涉及过程和结果的双重评价,对此,教师的单一性评
价极易出现偏差,因此,实施综合评价十分必要。

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特性就为美
术教育的综合评价提供了可能,也避免了常规课堂评价容易导致的学生自尊心、积
极性受挫的问题。

三、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尚处初级阶段,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应审慎
识读虚拟现实技术的技术宰制。

虚拟现实技术呈现的无限接近真实的幻象造成了
使用者虚拟与现实的视觉混淆,甚至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意识混淆。

同时,虚拟
现实技术游戏化的体验模式也易让使用者过度沉浸,其主体性在虚拟现实技术强大
的功能吸引下易遭到扭曲和异化。

在美术教育中,虚拟现实技术的过度或不当使用
都易造成学生创造力的缺失,与较为主动且更富创造性的传统艺术创作相比,虚拟
现实技术作为一种工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