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的最终结果只有少数的幼儿能迈向更专业的 舞蹈领域进行进一步的深造,而大多数的幼 儿都是无功而返或是半途而废。这也使舞蹈 启蒙教育失去了它的真正价值,甚至影响到 幼儿的身体健康。 (二)师资力量不均衡 目前许多幼儿园师资力量不均衡表现 在教师非常了解幼儿,也会组织教学,但缺 少真正具有专业技能的舞蹈教师,很多舞蹈 专业能力低的教师仍在承担重要舞蹈课程。 一部分教育机构师资力量不均衡表现在舞蹈 教师的舞蹈专业能力强,但是不了解幼儿, 不知道怎样教学才符合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 点。很多教师授课时所用的舞蹈术语对幼儿 来说很难明白,更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忽 略了以幼儿为中心的基本原则,使教学内容 过于“专业化”,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来 说,却起了反作用。
投稿热线ol o—e358301j\635857j 投稿邮箱:}Ihzszzs《塾1臆c0『11
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齐娟
【摘要l: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幼儿舞
蹈非常符合孩子爱动、爱跳的特点。在幼儿园有效地刑是舞蹈教育活动。对于培养幼儿音乐、舞蹈的兴趣,良好的
大汉阳刚气质的外形特征。沉是性格的外在 反映,是对山东男性含蓄、深沉、憨厚朴实 性格的体现。抻是动律节奏的体现,也是动 作用力的表现形式。韧是动作的动势特点, 体现表演过程中的韵律之美。 道具鼓作为鼓子秧歌表演中的主要道 具,在表演过程中情绪的抒发和艺术的展现 起到了显著的作用。表演者通过鼓来标志角 色,确定风格,使得道具鼓成为了一种仪式 或契约的象征物,以及艺术语言、生活表达 的特有方式。 就鼓本身而言,它作为鼓子秧歌表演 中特有的道具约有四五斤重,它需要把鼓套 在手腕上,通过托、抡、撩、劈、跑、转、 跳、蹲等不同形式不停地舞动,从而使男性 阳刚之美完全的体现出来。一次要想完成这 一系列的动作没有健壮的体魄与耐力是不行 的。而且舞者手持重鼓,想要完美的演绎 俯、仰、翻、腾等动作,毫无疑问手中的鼓 必将增大了身体的倾斜度和动作的幅度,这 种身随心动,身体随鼓摆动的动态成为舞蹈
1998.
在民间舞的实践教学中,将其动态风 格与文化氛围共同融入课堂,使其特有的动 态特征得到强调启示并与其他舞种的动态风 格加以区别。它不仅要让教学对象掌握民间 舞蹈特有的动态风格,更重要的是要成为教 学对象训练身体、掌握技能的有效手段。只 有更好的探索民间舞蹈动作的成因,风格形 成的背景文化,也才能更好的把握民间舞蹈 特有的审美。■
形象的重要特征,舞者挥动重鼓,用力在手 腕上,身体随手持鼓的力道身体自然倾斜, 从而体现出这一舞蹈动作的体态特征。 鼓子秧歌是建立于成熟的农耕文明基 础上的产生于儒家,它的特征体现了儒家 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精神风貌。在鼓子秧歌厚 重、沉稳的体态动作中,体现了儒学精神。 首先是自强精神,从它动作中不难看出人对 待生活那种积极乐观的精神态度。其次是宽 容精神,粗狂的线条中勾勒出男性的豪放不 羁、洒脱开阔的个性特点和厚德载物的精神 风貌。第三是重德精神。前者是阳刚,后者 则是男性特有的柔韧,通过动作的舒展,体 现男性刚柔并济,更好的强调了人格的完 美,气节的高尚,上善若水的民族气节体现 得淋漓尽致。第四是务实精神。表现在政 事日用,耕稼工商、平常生活中追求人生理 想,实现自身价值。在鼓子秧歌坚毅步伐、 恢弘的气度、执着的神态,雄健的力量中熔 铸了鼓子秧歌的舞蹈风貌。在课堂训练过程 中对这些风格特点的掌握是很有必要的。
个性品质.开发幼儿的智力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也可以满足幼儿交流合作的需要,以及联想,想象. 思维和创造性表现。幼儿舞蹈在幼儿教育中可谓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和必要手段。 【关键词】:幼儿;舞蹈教育;启蒙
一.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问题分析 (一)家长盲目跟随 家长为幼儿盲目的选择兴趣班,空有 伟大的蓝图,却忽略了幼儿感知和探索周围 新鲜事物的需求。一些家长硬性规定幼儿的 兴趣爱好,看见别人家孩子学舞蹈,自己孩 子本来没有想学的意向,却还要逼迫幼儿继 续学习。教师和家长都应明白,在对幼儿进 行舞蹈启蒙教育的时候,如果脱离实际,缺 乏幼儿真正的需求,将会是失败的教育。同 样,幼儿在被动的学习下,不仅学不到知 识,甚至会产生厌学的情绪,阻碍了幼儿心 理的健康发展。一些幼儿园和早教机构的教 师为了赢得家长的认可,一味的追求外在带 来的成效,这样的做法只会满足了家长的功 利心而忽略幼儿的感受。有些舞蹈教师为了 满足家长的要求甚至不分幼儿的年龄,机械 地采用着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这样教学
参考文献:
[1]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京舞蹈学院内 部教材.
[3]刘建.宗教与舞蹈.民族出版社,
[4]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中 国戏剧出版社,1994.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万方数据
黄河之声2014年第19期皿
万方数据
(三)教材内容缺乏科学性 目前,许多舞蹈教材在编写过程中, 内容与编排两方面并没有把幼儿舞蹈启蒙教 育的教学宗旨突出,而教材使用者也相对缺 乏科学认识,不能及时发现教材上的漏洞。 即使有好的内容的教材,但因编写问题往往 不够完善。编写能力强的编者,教学实践能 力不强,编出的书,理论研究达到一定高 度,但实践起来很难完成。教学实践能力强 的编者,编写能力不够,自己会教,但是无 法把它科学地、严谨地编写成册,供他人借 鉴。而教师对于舞蹈教材的选择有很大一 部分原因是为了更贴近自己的教学习惯, 没有根据幼儿现阶段的特点选择合适幼儿 的教材。 (四)教学设施不完善 近年来各幼儿园舞蹈教室通常只为迎 合家长的喜好,设计的过于专业化、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