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真核细胞的结构考纲要求 1.质膜的结构和功能[必考(b)、加试(b)]。
2.质膜组成成分的作用[必考(a)、加试(a)]。
3.植物细胞壁的组成和作用[必考(a)、加试(a)]。
4.活动: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必考(b)、加试(b)]。
5.主要细胞器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必考(a)、加试(a)]。
6.主要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加试(b)]。
7.细胞溶胶的功能[必考(a)、加试(a)]。
8.活动:观察叶绿体[必考(b)、加试(b)]。
9.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必考(b)、加试(b)]。
10.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必考(b)、加试(b)]。
考点一 细胞膜(含细胞壁)1.质膜(细胞膜)的结构(1)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目前被普遍接受的结构模型。
(2)质膜的结构①a 脂双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由其构成的膜称为单位膜,脂双层中磷脂分子亲水的头部朝外,疏水的尾部在中间。
脂双层中的两层磷脂分子不完全相同(填“相同”或“不完全相同”)。
特点⎩⎪⎨⎪⎧“柔性”:脂肪酸分子的尾部可以摇摆“刚性”:质膜中夹杂着胆固醇②b 胆固醇:与磷脂的尾部一起存在于脂双层的内部,使得质膜既有一定的流动性,又比较坚实。
③c 蛋白质位置:全部或部分镶嵌在脂双层中。
组成: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
特点:可以移动。
功能:控制某些分子和离子的出入;起生物催化剂的作用;起细胞标志物的作用。
2.质膜的功能和特点(1)具有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免疫、细胞控制、细胞通讯等多种功能。
(2)从结构上看,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从功能上看,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
3.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具有全透性,其主要功能是保护细胞和支撑植物体。
[思考诊断]1.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2.动物细胞间的粘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3.膜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4.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油脂和胆固醇( ×)提示膜的脂质有磷脂、胆固醇,没有油脂。
5.蛋白质分子可以嵌入脂双层中( √)6.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大多数的蛋白质在膜上是可以运动的( √)1.细胞膜的结构决定了细胞膜的功能项目特点原因主要影响因素实例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不是静止的,而是可以移动的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增加,细胞膜的流动性逐渐增强)胞吞、胞吐、细胞融合、细胞变形功能特点选择透性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脂双层的特性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细胞代谢水平、温度等细胞吸收所需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细胞膜成分的鉴定分析细胞膜成分鉴定试剂(方法) 结果磷脂脂溶剂处理细胞膜被溶解磷脂酶处理细胞膜被破坏脂溶性物质透过实验脂溶性物质优先通过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蛋白酶处理细胞膜被破坏特别提醒(1)细胞膜中的脂质除磷脂外,还有胆固醇;如动物细胞膜中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而植物细胞膜中含量很少或没有。
(2)质膜的功能主要与蛋白质有关,糖萼和糖脂分布在膜的外表面,细胞识别主要与膜外侧的糖萼有关。
据此可判断细胞的内外。
(3)脂质和蛋白质分子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呈不对称性分布。
(4)细胞膜的组分并不是不可变的。
如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组分发生变化,粘连蛋白含量下降,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物质。
题型一质膜的结构和功能1.(2016·余姚统考)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与①有关B.②表示蛋白质分子,其没有亲水部分C.③为脂双层,所以细胞膜为双层膜结构D.①②较③更易移动,细胞膜的选择透性与③无关答案 A解析①为糖蛋白,与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有关,A项正确;②表示蛋白质分子,其也分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B项错误;③为脂双层,由脂双层构成的膜为单位膜,C项错误;细胞膜的选择透性与构成膜的脂双层和蛋白质均有关,D项错误。
2.(2016·金华十校9月模拟)下列有关蓝细菌的膜蛋白叙述,正确的是( )A.参与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B.各种膜蛋白贯穿在脂双层中C.决定各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向D.该物质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答案 A解析蓝细菌没有具膜细胞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酶分布于质膜上;膜蛋白在质膜上的位置,有的贯穿,有的镶嵌在脂双层中;有些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向由该物质在细胞内和在细胞外的浓度差决定,如O2、CO2进出细胞的方向。
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内无高尔基体。
题后反思常考的四种“膜蛋白”(1)载体蛋白——主动转运、易化扩散。
(2)受体蛋白——激素受体、递质受体。
(3)糖萼——细胞识别、免疫等 (如精卵间的识别,免疫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等)。
(4)酶——有些膜蛋白可起催化作用。
如好氧型细菌其细胞膜上可附着与需氧呼吸相关的酶,此外,细胞膜上还可存在ATP水解酶(催化ATP水解,用于主动转运等)。
题型二质膜与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和作用3.(2014·浙江期中)大约20世纪50年代,由于电子显微镜的应用和许多新技术的出现,科学家对质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目前被普遍接受的流动镶嵌模型。
下列有关质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多选)( )A.模型中最基本的部分是脂双层,由脂双层组成的膜为单位膜B.组成质膜的蛋白质也和磷脂分子一样,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C.胆固醇也是质膜的组成成分之一,与磷脂的头部相亲和,使得质膜既有一定的流动性又比较坚实D.多糖也是质膜的成分之一,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也可与磷脂结合形成脂蛋白答案CD解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脂双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A正确;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均具有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B正确;胆固醇存在于动物细胞和少数植物细胞质膜上,是脂溶性的,与磷脂的尾部一起存在于脂双层的内部,C错误;多糖也是质膜的成分之一,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也可与磷脂结合形成脂多糖,D错误。
4.(原创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壁是多孔性结构,溶于水的物质都可通过B.细菌细胞壁的成分与真菌相同C.细胞壁的作用是保护细胞和支撑植物体D.细胞壁没有选择透性答案 B解析细菌细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真菌细胞壁的成分是壳多糖(几丁质)。
考点二活动: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1.实验原理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
2.方法步骤将玉米籽粒放在20~25 ℃的温水中浸泡36 h→取2粒在沸水中煮熟的籽粒,2粒未煮过的籽粒→用刀片沿胚的中线纵向切开→染色→冲洗→观察籽粒中胚的颜色。
3.实验现象与结论实验处理泡胀的玉米籽粒用红墨水染色泡胀并煮熟的玉米籽粒用红墨水染色实验现象胚没有被染色胚被染成红色实验结论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题型一实验基础1.(2015·温州校级期末)如图是“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培养皿中应放入等量煮熟的玉米籽粒B.取出玉米籽粒后主要观察胚的着色情况C.甲组玉米胚选择吸收红墨水中的物质呈红色D.玉米籽粒泡胀并纵向切开后进行实验,实验现象更明显答案 C解析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是细胞的活性,则乙培养皿中应放入等量煮熟的玉米籽粒,A正确;因变量是细胞是否吸收红墨水,则观察指标是观察胚的着色情况,B正确;甲组玉米胚保持活性,不吸收红墨水,不呈现红色,C错误;玉米籽粒泡胀并纵向切开后进行实验,增加接触面积,实验现象更明显,D正确。
2.(2015·温州校级期末)在“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实验中,浸泡过红墨水并清洗过后,煮过的玉米胚明显呈红色,没有煮过的玉米胚不呈红色。
该实验及其现象可以说明( )A.玉米胚的活细胞的质膜具有选择透性B.各种生物的活细胞的质膜具有选择透性C.玉米胚的活细胞不吸收红色物质,死细胞能吸收红色物质D.各种生物的活细胞不吸收红色物质,死细胞能吸收红色物质答案 C解析根据题干中“煮过的玉米胚明显呈红色,没有煮过的玉米胚不呈红色”,说明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而死细胞吸收物质没有选择性。
没有煮过的玉米胚不呈红色,说明玉米胚的活细胞不吸收红色物质;煮过的玉米胚明显呈红色,说明高温杀死细胞,死细胞能吸收红色物质。
题型二实验应用3.在“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实验中,通过实验过程和现象(即最终有没有明显染成红色)观察分析,可以推测没有煮过的玉米籽粒( )A.胚细胞是活的,胚乳细胞是死的B.胚细胞是活的,胚乳细胞也是活的C.胚细胞是死的,胚乳细胞是活的D.胚细胞是死的,胚乳细胞也是死的答案 A解析胚细胞是活细胞,由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不可染上颜色;胚乳细胞是死细胞,可染上颜色。
4.(2015·绍兴校级期末)关于“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玉米籽粒先要在温水里浸泡的目的是恢复其活性,并便于切割B.煮过的玉米胚着色深,没有煮过的玉米胚着色浅,说明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C.煮过的和没有煮过的玉米胚乳着色都较深,说明成熟的胚乳细胞丧失了选择性D.煮沸使染料分子的活性加大,容易透过细胞膜答案 D解析玉米籽粒先要在温水里浸泡的目的是植物细胞吸水,恢复其活性,并便于切割,A正确;煮过的玉米胚着色深,没有煮过的玉米胚着色浅,说明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B 正确;煮过的和没有煮过的玉米胚乳着色都较深,说明成熟的胚乳细胞已经死亡,丧失了选择性,C正确;煮沸使得细胞膜失去选择透性,染料分子进入细胞,D错误。
考点三细胞质和细胞核1.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1)内质网(2)核糖体(3)高尔基体(4)溶酶体⎩⎪⎨⎪⎧分布:动物、真菌和某些植物的细胞组成⎩⎪⎨⎪⎧ 单位膜水解酶功能:消化细胞从外界吞入的颗粒和细胞 自身产生的碎渣(5)线粒体(6)质体①分类⎩⎪⎨⎪⎧白色体:贮存脂质和淀粉有色体:含有色素②最重要的有色体——叶绿体(7)液泡(8)中心体2.细胞溶胶的成分和功能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1)结构(2)功能①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②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巧记“二、二、四”巧记细胞核[思考诊断]1.人体细胞的线粒体内膜中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2.在造血干细胞中,合成的细胞膜蛋白的运输途径为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 ×) 提示合成的细胞膜蛋白的运输途径为核糖体→高尔基体→细胞膜。
3.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 ×)提示内质网是合成脂质的车间,固醇属于脂质。
4.酵母菌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膜蛋白( ×)提示膜蛋白由核糖体合成,在高尔基体内加工、运输、包装等。
5.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成分的更新( √)6.核被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提示核孔具有选择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