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埃及礼仪风俗

埃及礼仪风俗

埃及礼仪风俗
埃及礼仪风俗
1、服饰礼仪
埃及的传统服装是阿拉伯大袍,在农村不论男女仍以穿大袍者为多,城市贫民也有不少是以大袍加身。

本世纪20年代后期,西方服装逐步进入埃及。

当地妇女喜欢戴耳环手镯等。

在一些边远地区,女子外出还保留着蒙面纱的习俗。

2、相见礼仪
埃及人与朋友相见时,常称呼对方为阿凡提,意思是先生,原来这一称呼只限于王室,现在这一称呼已被广泛使用。

埃及人见面时一般是握手,随后亲吻对方的脸,当地还有一种吻手礼。

3、餐饮礼仪
埃及人的主食有米饭,面包等,荤菜有牛肉羊肉,素菜有洋葱,黄瓜等。

当地人就餐前一般都要说:以大慈大悲真主的名义。

请客时菜肴丰盛,气氛热烈,主人总是希望客人多吃点。

4、喜丧礼仪
现在埃及人的婚礼既保留有过去的传统,又增添了时代特色。

埃及人家中有人去世,马上就派人到亲友家报丧,在城市,还要由一位男子敲鼓报丧。

埃及一年有25个节日,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尼罗河泛滥节。

5、商务礼仪
当地人不喜欢有星星图案的衣服,商务活动用英语。

到埃及进行商务活动,最好是在10月到次年4月,另外,当地每周工作日是从本星期六到下星期四,星期五是伊斯兰教的休息日。

6、旅游礼仪
开罗的地铁卫生,安全,第一节车厢为妇女专用。

坐出租车不按计价器收费,谈好价钱再上车。

公共汽车较拥挤,开罗的公共汽车行驶时从不关门。

埃及的饮食风俗
1、埃及的食品制作带有浓郁的北非色彩和阿拉伯风情。

一种在面粉中添加蜂蜜、维生素、调味料的机制发酵面饼,备受各阶层人士欢迎,政府对其也给予补贴,售价低于面粉。

当地大米较少,要实行定量分配。

埃及人还特别喜欢吃甜食,这些美味食品不仅是斋日必备,而且平时朋友聚餐请客时也必不可少。

其中最着名的是“库纳法”。

其做法是把白面调成糊状,把大盘子或平底锅上放好奶油,然后放在火上;再把调好的面糊放在漏勺里,均匀摇晃,震动勺把,使面糊从勺孔中下落成细丝,落在加热的平底锅上,将面丝煎至微脆,就制成了“库纳法”。

斋月里受欢迎的另一甜食叫“盖塔伊夫”,这是类似我国饺子的食品,不同的是它的个儿大,3倍于我国的饺子,而且“饺子馅”是由葡萄干等干果制成的,包好之后不蒸不煮而是下油锅炸。

2、埃及人吃的面包,有玉米的、大麦的和高粱的。

大米不仅当作配菜,也当主食。

他们把大米的食品称作“罗泽特”。

类似的饭,还有“府第?孟妥孟斯”,是用红豆与柠檬、植物油、大麦米等一起焖的。

与饭一起吃的是“埃里·玛洛克歇”,即以肥鹅、肉汤为主料,加香料草、炸过蒜和香芹末制成的汤。

在焦炭上烤的羊肉,以及在街上卖甜食“巴巴甫”(象冬天在巴黎卖的炒粟子一样),还有土豆制品等,都是埃及人喜欢吃的食品。

非常流行的小吃有枣子、特别甜的柠檬和由杏仁面团制的“卡那华”、糖浸蒜、炸豆球以及土耳其杏仁等。

主要的热饮料是茶,冷饮料中最流行的是冰镇水果汁和甘蔗汁。

埃及礼仪风俗禁忌
1、肮脏的左手
埃及人(穆斯林皆如此)认为右比左好,右是吉祥的。

做事要从右手和右脚开始。

握手。

用餐。

递送东西必须用右手,穿衣先穿右袖。

穿鞋先穿右脚。

进入家门和清真寺先迈右脚,究其原因,穆期林方便和做脏活时都用左手,因此左手被认为是不干净的。

用左手与他人握手或递东西是极不礼貌的。

甚至被视为污辱性的。

2、妇女的禁忌
按伊斯兰教义。

妇女的迷人之处是不能让丈夫以外人的窥见的。

即使是同性之间。

也不应相互观看对方的私处,因此,短,薄,透,露的服装是禁止的。

哪怕是婴儿的身体也不应无掩无盖。

街上也不见公共澡堂,在埃及。

看不见袒胸露背或穿短裙的妇女,也遇不到穿背心和短裤的男人。

虽然。

埃及人对外国人是宽容的。

不像某些伊斯兰国家那么严厉,但必须提醒一点;在埃及穿背心、短裤和超短裙是严禁到清真寺去的。

3、不要打哈欠
通常在埃及人面前尽量不要打哈欠或打喷嚏。

如果实在控制不住。

应转脸捂嘴。

并说声对不起。

埃及人讨厌打哈欠,认为哈欠是魔鬼在作崇。

一个人打哈欠。

如同犯罪似的急忙说请真主宽恕。

而打喷嚏认为不一定是坏事,一个人如果在众人前打喷嚏。

则说我作证一切非主。

惟有真主。

而旁边的人说真主怜爱你。

他接着说真主宽怒我和大家。

4、颜色的喜好
关于颜色。

一般来说。

埃及人喜欢绿色和白色,讨厌黑色和蓝色。

他们在表示美好的一天时,称白色的一天。

而不幸的一天。

则称做黑色的一天或蓝色的一天。

对真诚坦率的人称为白心,而称充满仇恨,嫉妨,奸诈的人为黑心。

埃及的丧服为黑色。

有地位或年老者喜好黑色或深色服装。

以表示庄重和显示其威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