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教师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先天固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进行艰苦锻炼的结果。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师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1.社会主义教师道德修养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
实践是师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师德修养客观效果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
师德修养水平不断提高的动力。
因此,教师进行道德修养必须投身
于社会实践,首先,要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
建设中去。
只有在两个文明的建设之中,教师道德修养才不会偏离
方向,才能在亿万人民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并得到考验和检验。
其次,要投身教育实践。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实践,教师道德修
养中的各种矛盾都存在于教书育人的实践当中。
每个教师要把教师
道德要求化为自身内在的道德品质,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或牺牲一
定的个人利益。
教师能否战胜自我、自觉自愿的依据社会主义教师
职业道德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需要,这些只有在教育
教学实践中才能做出回答。
2.实现教师道德修养,还必须认真学习理论,以科学理论作为指导。
教师道德修养离不开参加社会实践,特别是不能离开参加教育
教学实践。
然而,要提高实践的自觉性,避免盲目性,又必须认真
学习理论,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否则道德修养就会迷失方向。
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最锐利的思想武器。
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社会主义时代
的人民教师的道德修养才能有别于以往一切时代的教师道德修养,
才能体现出时代性、实践性和阶级性。
学习马克思理论,要认真领
会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
方法,认清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确立科
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师德觉悟,坚持正确的
政治方向。
其次,还要学好教师职业道德理论。
教师职业道德理论
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理论的具体表现,它是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
需要和教师的职业特点出发,批判的继承了古今中外一切优良的教
师道德传统,科学的分析和概括了教师职业道德原则、要求和规范,并具体指明了教师道德修养的任务、途径和方法。
教师进行道德修养,必须学习和掌握这一理论,这有助于他们深刻了解教师道德修
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师德修养的标准,分清教育实践中的是
与非、善与恶,自觉的抵制剥削阶级道德遗毒的影响,从而提高遵
守教师道德规范的自觉性,不断升华自己的道德境界。
3.时代在进步,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扩大自己的视野,学习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党和政府关于教育的方针和政策、学
习优秀教师的思想和事迹。
不断提升教师道德修养。
进行师德修养,不仅要了解修养的根本途径,还必须学会掌握修养的科学方法。
教师在道德修养过程中,以下方法是不应该忽视的。
1.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严于解剖自己。
道德修养离不开外部的条件和作用,但主要还是依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和高度的自觉性。
因
为教师道德修养的本质是教师在心灵深处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斗争、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
自我教育贵在自觉,
教师在进行道德修养过程中,要勇于自我批评,严于解剖自己,这
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之一。
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不仅可以
洗刷自己思想中的灰尘,也可以提高自己辨别是非、荣辱、美丑的
能力,是个人成才、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
2.做到“慎独”。
慎独:是指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时,仍能谨慎遵守道德原则。
它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又是人们在修养中所形
成的一种道德感情和道德信念。
它使教师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
都能按照教师道德规范去做。
“慎独”还是一种高度自觉性的表现。
一般来说,教师在集体生活中,有组织和同志们的监督,注意自己
的言行还比较容易,而在无人之处,别人永远不会知道的情况下,
能否严格按照道德标准去行动,就要看其道德修养水平的高地了。
做到“慎独”是很重要的,但也是很不容易的,这要经历一个由不
十分自觉到自觉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思想斗争和锻炼的过程。
慎独是教师道德的崇高境界。
3.结语: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巨大。
教师的道德修养问题是提高知识分子政治思想素质的大事。
教师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态度,必须在工作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加强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加强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我们应对师德建设做出长期规划,并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扎扎实实地做好这项工作,将教师这个神圣职业的光辉发扬下去,为培育先进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