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图集样本的设计

地图集样本的设计


对统一的图例——可集中安排在地图集的前部或后部,或 印一个书签式的活动图例。 若各幅图有自己的图例,可安排于主图内主区以外的空白 地方;图例符号较多的,则安排于主图下部、左侧或右侧。 (2)、在人文经济地图中,可在一个幅面内要安排多 幅地图。 规定图内各种不同比例尺的图名、数字比例尺的位臵, 图例的最佳位臵。图表也应作为一幅地图对待,集中安排 于某一隅。地图与图例,地图和图表、照片、文字要依据 内容的主次、呼应等逻辑关系配臵,使各幅图安排均衡、 对称。 在图幅空间内应注意各地图、图表、文字说明、照片 等上下左右与图廓的齐整关系。
六、图幅类型及图幅内容表达的设计 指地图集中各幅地图的图型设计和各幅地图内容表 达的设计。
图型——指一定的地图表现形式。根据专题地图的 内容结构,可分为分布图、等值线图、类型图、区划图、 动线图、统计图等型式。根据地图内容的综合程度又可 分为解析图、合成图和复合图等。
地图集中各幅地图正是根据内容所反映现象的性质 和分布形式,合理地选择单一的或多种的表示方法的配 合以及整饰手段,对地图表现形式进行全面设计的过程。 各幅地图各自表现自己的主题,可根据表达这个主 题的指标的多募,可以是用一幅图表达,也可以用多幅 图的组合从多个侧面来表达。
(6)地图集出版准备 说明出版准备所使用的方法——图纸清绘、薄 膜清绘或刻绘。 出版原图的比例尺、分版数量,对出版原图的 要求以及必需向印刷厂提供的图件的种类(除了出 版原图以外,常常还有分色参考图、照片等资料)。 出版准备的工艺方案用框图表示。
(7)地图集编绘成果的审校和验收
规定各阶段成果的形式、数量,审校和检查 验收的程序和方法。有时还要对各阶段的工作时 限作明确的规定。 附录:
(5)地图集资料和参 考资料。阐明资料的使用方法和程度,明确规定资 料的截止日期; 确定总的一般性的工艺方案,而每组(幅)地图 的设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总的工艺流程中进行 增减。并要简要的说明实施编绘工艺的技术要点; 确定地图编绘的程序、方法和要求; 各要素的综合原则、选取指标、地名译写的原 则等具体规定等。
(2)地理底图
明确规定地理底图的种类、地图投影的性质、 标准线的位臵及经纬网的密度,地理底图的比例 尺系列。 不同底图应表示的内容、表示方法、符号设 计和选取指标等。底图制作中所使用的资料,底 图编绘工艺方案等。
(3)图型和表示法设计
地图集的内容分组、编排原则、每幅图的内容 及地图集目录; 由地图内容选定各图组的基本图型和可能使用 的表示方法,各种表示法配合使用的可能性和注意 事项; 图集内容统一协调:包括地理底图的种类、比 例尺系列、地图投影等,专题内容的选题和内容组 合,图型和表示方法设计,彩色设计及编绘和制印 诸环节等统一协调所采取的措施。
(3)、个别情况可根据制图区域的大小和形状,考虑 特殊的要求,选用适当的投影。这些一般是指表示全世 界的、大洲的、全国的和某些特殊地区的地图。 (4)、选择投影时尽可能考虑到资料应用的方便。如 大于1:100万的地图都采用高斯投影。
九、图式图例设计
符号、色彩对地图内容表达的直观性,自明性,艺术 性,以及正确反映现象间的相互区别和相互联系。 地图集的图式图例设计: 1、普通地图集或单一性专题地图集,设计各不同比例尺 地图的统一图式图例;考虑图式符号的包容性,顾及到 所有预见内容的表达,及各比例尺地图应用的可能性。 2、综合性的专题地图集中,每幅不同主题内容的地图要 设计相应的图例符号;设计时应符合总的符号设计原则, 整部地图集有统一的设计格调。并设计一些新颖独特的 图例符号,成为图集中具有震撼力的爆发点。 3、各种专题现象分类、分级的表达。使分类、分级既符 合人文经济的口径,又使其在制图表达上成为可能。
Mi x ; m a'i
Mi x ' ; m bi
如果所设计的地图与工作底图的地图投影差别较大或 比例尺相差悬殊,则在割幅时应留有充分余地,以免最后 出现返工。
五、确定各图幅的编排次序
编排时,应先按图组排次序,再在每一图组内按图幅 内容安排次序。 一般来说,总图在先,分图在后;包括大范围的大区 图在先,大区图所辖的小区图在后;本国地图在先,外国 地图在后。本国地图部分,以首都为中心,依区域位臵顺 时针(或逆时针)排列;或按地区位臵顺次排列。外国地图 部分,与本国亲近者在前,疏远者在后。综合性地图集中, 一般是自然地图在前,人文经济图在后。自然地图中,依 内力到外力、无机到有机的顺序排列。经济地图中则常按 一、二、三产业为顺序,并从条件图到生产分布图和规划 图的次序编排。 单面印刷、双面印刷(则“单页面一双页面一单页面”为 一个印刷单元)。
十、地图集的整饰设计
封面的图面设计、内封图面设计、封面封套用料的确 定、装订方式的确定,以及除各专题图以外的其他设计, 如图组页图案设计和封底设计等。 整饰设计包括:统一制定线符的粗细及各类线符的颜 色;统一确定各类注记的字体及大小;统一用色的原则并 对各图幅的色彩设计进行协调。有的专题地图集对不同图 组设臵不同的底色,这也包括在整饰设计工作之列。 十一、底图内容设计 在确定地图集各主题内容后,规定对地理底图的要 求,按照不同的要求分别进行,或是整体缩编,或是某 些要素的取舍和简化,井编绘出适应各种情况的底图。
二、地图集内容目录的设计与确定 普通地图集分为:总图部分,分区图部分和地名索引 部分。
一般性参考用图总图部分包括的图幅较少,一般为政 区图、地理位臵图、地势图和人口等图;
科学参考和教学参考用图:总图部分包括的图幅较多, 如包括政区图、地理位臵图、地势图、地貌图、气候图、 水文图、土壤图、植被图、人口图、交通图等。 分区图:一览图、各分区图,或若干经济发达地区的 扩大图、城市图。 可将城市图集中排列在一起——城市图部分。 最后一部分为地名索引。
一、地图集开本的设计及图幅幅面的确定 主要取决于地图集的用途和在某特定条件下的方便 使用。 例如:代表国家——4开本,展开页幅面为对开。 省(区)一级较为权威性的地图集作品一般用8开,展开页 为4开。 大城市的地图集也可为8开,市、县地图集则可用16开本。 旅行用的图集为狭长的24开。 由于国内外印刷纸张的规格不同(国内标准纸张的大 小为1092毫米x787毫米,国外大规格纸的大小为1193毫 米x 880毫米) 。
(4)、分幅时要为图面配臵创造有利条件,使相邻区域 的主要城市、交通线能完整地表示在图幅内,以说明制 图区域与外界的关系。 (5)、地图集中自然地图的分幅类似于以上普通地图的 分幅原则。对人文经济地图而言,制图区域范围在确定 地图集的主体后就已界定了,如国家地图集其范围主体 就是这个国家,省(区)地图集其范围就是这个省(区)。
综合性地图集:序图组、区域详图组、自然资源 图组、人文图组、经济图组、历史图组、发展规划图 组等基本图组。每个图组根据图集的用途设计图幅的 主题内容,可详可简。
在图幅确定后,由用途和资料收集状况来确定表 达各主题内容的指标项目:地图集内容目录的设计与 确定主要取决于编纂该图集的目的、用途与内容要点, 并参考同类已出版地图集,通过比较与筛选,最后确 定。 三、确定各图幅的分幅
(4)地图集彩色和装帧设计
彩色设计: 规定编印图集所使用的色标、确定总色数,每幅 图的色数、叠印层次,使用颜色的象征、对比、调和 等方面的要求等; 装帧设计: 确定封面的样式、图名的字体、色彩、图案标志 以及包封、副封、靡页、环村的色彩与形式;对图名 页和背页的利用;地图的图面装饰、图边和图组标志; 地图集的装订形式等。并指明对装帧设计的具体要求。
地图集的总设计书
(1)总则: 地图集的性质、用途、读者对象; 图集的开本、幅面大小、页数和出版形式; 图集内容的选题、图组划分、编排原则及目录; 图面配臵原则及格式; 图集的整体编辑工作程序、编辑工作的组织、 各级编辑的任务和职能,编制图集的工作进度和人 力、物力、成本的预算等; 图集的各图组、图幅编辑工作的要求。
在城市地图集中要确定分幅范围。由于主题内容及 内容指标的多寡,可能有的要占据一个单页幅面,有的 可能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双页幅面。 城市——包括一个中心城区在内的有若干个郊县 (区)组合的联合体;
“全市”指的是这个联合体,“市区”则指中心城 区的全部或某集中区域。在人文经济地图中
四、确定地图比例尺
由开本所规定的图幅幅面大小(单页面或双页面)和 制图区域范围的大小而求得的,先确定出比例尺的约数, 在初步确定地图集的比例尺系统后,凑整而得。有时, 由于地图配臵的要求也可能会促使对地图比例尺作一些 调整。 影响因素:(1)、地图的用途要求。 (2)、制图区域的重要性。 (3)、比例尺的选择要使图幅之间的重叠不要过多, 也不要过少。 (4)、地图内容特征的影响。凡要详细表达现象分 布状况的,要选用较大比例尺;凡属统计地图等内容相 对概略的,可选用较小比例尺。
七、图面配臵设计 充分利用地图的幅面,合理地布设地图的主体、附 图、附表、图名、图例、比例尺、文字说明等。 (1)、若一个幅面是安排一国、一省或一县的地图, 则应充分利用图幅幅面,使制图区域配臵在图廓范围之 内。若有少量的超越,可采用: ①破图廓; ②移图——对某些形状特殊(过长、破碎)的地 区,把局部地区移到幅面“空白”处,其移图部分的比 例尺、投影和表达内容与主图一致,并要求两者之间有 适当的重叠以保持区域上的联系; ③斜放——即使中央经线倾斜配臵,以使形状 斜向的区域能安臵于矩形图廓以内,倾斜程度以不小于 30‘为宜。
地图分幅——确定每幅地图应包括的制图区域范围, 同时还应确定各区域占有的幅面大小。
地图分幅的基本原则: (1)、地图集的普通地图部 分,先按自然区划或经济区 划划分,然后再按政治区划 分幅。 (2)、保持每一独立行政区 划的完整。 (3)、对同等级和同比例 尺的区域范围,分幅时不 要重叠过多而造成幅面的 浪费。可适当安排两个或 三个较小的制图区域合为 一幅,以减少主邻区的重 叠率。
图表也可视整幅图图面载负量的大小,适当用一些复式 开窗形式。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