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及管理

谈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及管理

谈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及管理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基本上是政府投资的项目。

每年用于市政建设项目的投资几十亿元,大城市每年投入的城市建设资金几百亿元,甚至上千亿元,因此,控制市政工程造价尤为重要。

被本文阐述了造价管理的全过程性,提出了市政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市政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很多地方为了提高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纷纷进行了大规模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市政工程的造价,在市政建设项目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是项目的主要控制目标之一。

众所周知,市政工程均属干线型工程,且多处于市区内,影响控制因素很多,如地上及地下障碍物、交叉作业、施工作业点多且分散、工期短、质量要求高等客观因素,同时还涉及到政府部门行政指令等要求,所有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工程投资,若处理不好,投资控制就很难圆满完成。

一、充分认识造价管理的全过程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今天, 首先应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其次, 市政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造价控制, 各阶段的造价控制环环相扣, 这就要求我们应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使工程的计价、审查、确定、结算、决算制度化、规范化、系列化,并建立一套强有力的监督、检查机制和
奖惩措施。

再者, 如何合理地确定造价,使各种资源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利用, 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际上,这是对现在重后期, 轻前期;重决算, 轻概算的做法提出了质疑。

把主要精力放在审核施工图预算和竣工决算上, 算细账, 这样做尽管有一定的效果, 但毕竟是亡羊补牢, 事倍功半。

因此要有效地控制造价, 必须更新观念, 将造价控制重点转移到建设项目的前期阶段上来, 尤其设计阶段这个关键, 未雨绸缪, 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市政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过于注重局部成本的控制,而忽视整体成本管理。

这个问题尤为普遍,很多人关注如何地控制施工阶段的成本,而对于施工前、后的成本控制不予重视,往往会造成整个工程的成本增大。

2、设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限额设计未得到全面推行。

据统计,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可能性为40%~70%,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5%~25%。

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设计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监督,大量的工程项目没有推行设计招标,没有去优选设计方案。

3、施工阶段设计变更随意性大。

工程项目应该经过可行性和投资额度的审批程序,其工程造价的控制应该按批准的投资额度,但很多单位急于项目的开工,对投资额度的要求、建筑标准的把握、设计深度的审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与完善程度没有严格把关,造成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有的项目一改再改,对更改造成的损失没有相应的责任制约。

4、管理制度松散,员工素质不高,造价管理意识薄弱。

现在许多
企业在制定目标时主要依据企业内现有生产条件目标,很少考虑到外部市场、顾客需求和同业竞争等因素,同时,企业各级造价组织的目标和责任不明确、造价管理混乱。

5、不规范的工程项目合同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的不规范导致了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实施过程中的不规范现象,合同的履行程度低造成合同索赔等工作难以得到有效实施。

6、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未到位。

工程招标和投标过程中,招标文件、工程设计图纸、预算定额等工程项目造价相关的资料是工程项目结算的主要依据。

当前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标和投标制度并不完善,从而造成了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文件不详、标底不明甚至无标底招标等现象。

7、忽视价值工程原理的作用。

没有处理好市政工程质量和造价成本之间的协调,即市政工程没有体现出高性价比。

三、市政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一个市政工程项目从立项投资估算到工程竣工决算,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实践, 由粗到细、由浅入深的深化过程。

由于各种因素, 各种条件的变化,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出现工程造价的变化, 是很自然的、难免的, 关键是要完善管理, 加强工作, 将各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使得工程投资不致失控, 使得国家的资金发挥应有的效益。

1、改变观念, 提高认识。

在加大市政工程投资的今天, 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市政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存
在造价控制, 各阶段的造价控制环环相扣。

这就要求我们应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使工造价的计价、审查、确定、结算、决算制度化、规范化、系列化, 并建立一套强有力的监督、检查机制和奖惩措施。

使各种资源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利用, 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 要有效地控制造价, 必须更新观念, 将造价控制重点转移到建设项目的前期阶段上来, 尤其设计阶段这个关键,未雨绸缪, 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强前期准备阶段造价控制。

前期准备阶段是指可行性研究到设计完成阶段,此阶段是造价控制的关键。

项目立项到施工设计, 是项目的造价形成的关键, 可行性研究项目定项初步设计, 每个环节必须周密考虑。

一个项目的建设必须进行周密的可行性研究, 它是项目主项的基础。

可行性研究要求周密、详细地把影响市政工程建设的各方面因素都考虑到。

比如: 地上建设物、地下管线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工程交叉进行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

明确了以上各项因素, 在项目立项上就能准确地把握市政工程科学立项这一要求, 准确的定位工程项目造价, 不做项目过大浪费资金, 或项目过小导致功能不全造成以后的重复投资。

把握好设计造价的重点控制, 在前期可行性研究、项目立项的基础上, 确定项目的投资控制。

设计方案的优劣, 也直接影响工期长短和工程投资。

例如一个城市路网改造排水项目, 通常采用的施工方法有开槽埋管施工和顶管施工。

在设计时我们应当根据现场的路况、土质情况, 分析这两种施工方法的合理性, 并比较两者的造价经济性后再选用合适该工程的设计方案, 而不能想当然, 凭自己的想法作决定,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
失。

所以我们把投资控制的重点放在工程设计阶段, 做到精心设计、优化设计, 尽量减少设计变更, 做施工图尽量做到尽善尽美, 为整个工程投资的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