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为危险因素干预健康教育干预

行为危险因素干预健康教育干预


的系统的社会活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 用健康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等干预措施促使人 群或个体,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 式,从避免或减少暴露于危险因素,帮助实现 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及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
健 康 知 识
健康教育
健 康 行 为
健康教育的核心: ----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 为和生活方式 ,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 险因素。 健康教育的实质--------干预。 它提供人们行为改变所必须的知识、技 术与服务(如免疫接种,定期体检)等,使人 们在面临促进健康、疾病的预防、治疗、康 复等各个层次的健康问题时,有能力作出行 为抉择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各种变化;
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体重适当,体型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病痛,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头发光泽,无头屑;

WHO在1946年将健康定义为: 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 是身体的、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 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
( 二) 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
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提高群众的卫生知识,增强 保健意识,从而改变行为。 追求知、信、行三者的统一,是健康教育与卫 生宣传的根本区别。 卫生宣传——卫生知识的传播(单向),是开 展健康教育的一种常用手段。 健康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 价的教育活动过程(双向)。它强调的是健康教育 者和接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合作,需要广大群众的 主动参与,通过两者共同努力,达到健康的目的。
1995年WHO西太区办事处发表《健康新视野》
(New Horizons in Health)重要文献,指出:
“健康促进是指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 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 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
健康促进旨在改进健康相关行为的活动。 包含了个人行为改变,政府行为(社会环 境)改变两个方面,并重视发挥个人、家庭、 社会的健康潜能。
我国学者结合我国的实践经验和文化背景, 将健康促进定义为: “充分利用行政手段,广泛动员和协调个 人、家庭、社区及社会各相关部门履行各自对 健康的责任,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种社会 行为。” 健康促进以健康教育为基础,但与健康教 育相比更侧重社会性,着重于发挥社会功能。
3.健康教育是卫生工作的一个领域,也是
一种方法
(二)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
1. 定义:
WHO
:“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他 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他们环境 之间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 所负的责任”。

美国健康教育学家格林(Lawrence · W · Green)指出 “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 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与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他将健康促进表达为一个指向行为和生活 条件的“综合体”:健康教育+环境支持。
2.心理健康:
3.社会健康:
最为理想的健康状态。
•“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是WHO的一项战略目标
1978年,WHO又在(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了上述 概念,并指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 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一项重要的社会性目标”。
强调从社会公共道德出发,维护人类的健康, 要求生活在社会中的群体健康承担社会公 德。
四维健康观



1.身体健康 2.心理健康 3.社会健康 4.道德健康

1995年的世界艾滋病日 活动中提出的“共享权 利,共担责任”的口号
道德健康是人们在保护和增进健康的实践中形成的 道德思想、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一)健康教育定义(Health
education)
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
现代的“健康”概念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提
出:“健康(health)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而是指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良好状态”
1989年又将健康的概念调整为:“健康应包括躯
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WHO)于2000年提出的10条健康标准: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健康教育学
Health Education
健康教育学:
健康教育学:是研究健康教育的基 本理论和方法的一门科学,是医学和行 为科学相结合所产生的边缘学科。
一、何为“健康”
早期人类社会
神灵自然医学模式
神灵所赐予 “血液、粘液、黄胆、黑胆”四种液体的平衡 实验医学时期 生物医学模式 无病和无伤残 病因、宿主和环境三因素的平衡上 20世纪中后期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平衡即三维健 康观

走得快
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 心理、社会“三良好”的健康标准:
个性良好
具有温和的性格,坚强的意志
处世能力强,能客观看问题,自我控制能
力良好 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人际关系良好
有文明礼貌的举止,和善亲
切的语言。
三维健康观
1.身体健康:
WHO最近把人体的躯体自测 健康通俗概括为“五快”, 即心理健康: “吃得快” 指个体内心世界丰富充实 “便得快” 与和谐安宁的状态,个体能够 也称社会适应能力,可以 “睡得快” 正确认识自己,及时调整自己 有效地调整和平衡人与环境之 “说得快” 的心态,使心理处于完好状态, 间复杂多变的关系,使人处于 “走得快” 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
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躯体 “五快”的健康标准
吃饭快 排便快 入睡快
这可以证明肠功能良好 一旦有便意,就能轻松、快速地解决问题。 说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功能协调,
且内脏无病理信息干扰
说话快
表明头脑清楚,思维准确,且心肺功能正 行动敏捷、自如,精力充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