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雨水径流总量控制若干问题探讨

雨水径流总量控制若干问题探讨

储存、蒸发(腾)等方式,场地内累计全年得到控制(不外排)的雨量占 全年总降雨量的百分比。
三、基本定义
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实为年雨量控制率
2、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术语 ——“控制”指总量控制:体积+污染
100年一遇调节水位 50年一遇调节水位
水质控制容积 排空时间Td 沉泥区
溢洪道 溢流
底部出流
延时调节塘(强化水质控制型)
国家 美国 中国
年代/份 1970s
1980s
2009 2008 2014
出发点
方法
评价指标
径流污染、CSO污染总量及其 多年逐 场降 雨 模 年雨量控制率、
末端受纳水体影响评价、治理
型连续模拟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成本评估
多年逐场降雨
径流污染控制、延时调节塘水 “降雨-径流”计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质控制容积计算
足;
-出发点——维持开发前自然状态下的产流状态;
-目标——95%降雨场次控制; -统计方法——Percentile; -技术——LID&GI。
2011年: 美国30个州雨水管理标准概要(summary of state stormwater standards,EPA)
二、径流污染控制与恢复自然水文状态
二、径流污染控制与恢复自然水文状态
2009年: 《联邦项目暴雨管理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ance for Implementing the Stormwater Runoff Requirements for Federal Projects under Section 438 of the Energy Independence and Security Act,EPA )》 -指出了传统调节塘等峰值控制设施在控制高频率中小降雨的峰值流量、径流体积及径流历时上的不
7、无法考核
一、海绵城市概述 二、径流污染控制与恢复自然水文状态 三、基本定义 四、目标确定与优化——分区 五、实际工程落地效果的影响因素
六目标考核
一、径流污染控制与恢复自然水文状态
背景:
前期问题识别、评估、决策 国家重大决策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1972
中国还落后至少30年?
修订《清洁水法》,试行“国家污染排放许可制度(NPDES)”
雨水径流总量控制若干问题探讨
雨水径流总量控制——困惑与质疑
1、海绵城市只考虑总量控制,不考虑峰值、暴 雨洪涝控制
2、总量控制的目标仅是为了解决径流污染
3、总量减排会造成河道干涸 4、总量减排就是通过入渗和回用实现“不外排”
5、我国的总量控制目标定得偏高
6、总量减排影响因素多: 实际降雨、指标要分解到单项设施、模型计算 法比容积法更准确
-1976~1977 美国环保局,全国合流制溢流和城市雨水径流排放评价项目 (Nationwide evaluation of CSO and urban stormwater discharges volume),
-1979~1983 美国环保局,全国城市径流项目(Nationwide urban runoff program),
-数据——连续20-30年的小时降雨量; -水文计算——合理化公式连续计算(初损、径流系数); -指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降雨场次控制率; -技术——水质控制池(Water Quality Control Basin)/延时调节塘(Detention pond)。 -关键参数——降雨间隔时间、排空时间。
佳管理措施(道路清扫等)。
二、径流污染控制与恢复自然水文状态
(2)1989,James C.Y. Guo等提出了水质控制容积(Water Quality Control Volume,WQCv)
(Nationwide evaluation of CSO and urban stormwater discharges volume)。
(Nationwide evaluation of CSO and urban stormwater discharges volume)。
-数据——连续25年的小时降雨量; -水文计算——Storage Treatment and Overflow Model(STORM); -指标——CSO次数、年径流(体积)总量控制率、年雨量控制率、污染物总量控制率、成本; -技术——“调节/储存/调蓄-处理(Detention/Retention/Detention and Retention-Treatment)”、BMPs最
算、SWMM模型 年降雨场次控制率
核算
恢复开发前自然水文状态
多年24小时降雨 统计分析
年降雨场次控制率
径流污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制、水质控制容积 多年24小时降雨 年降雨场次控制率、
计算
统计分析
年雨量控制率
恢复开发前自然水文状态、径 流污染控制
多年24小时降雨 统计分析
年雨量控制率
二、径流污染控制与恢复自然水文状态
张伟 绘制)
四、目标的确定与优化
目的?85?
下限
上限
I区 ( 85% ≤ α ≤ 90% ) II区 ( 80% ≤ α ≤ 85% ) III区( 75% ≤ α ≤ 85% ) IV区( 70% ≤ α ≤ 85% ) V区 ( 60% ≤ α ≤ 85% )
为什么要实施“总量控制”? 构成? 径流污染VS恢复自然水文状态,冲突? 三个指标不同?
总量控制 径流污染物总量控制
实现
评价
径流流量控制 实现
径流体积控制
实现 径流时间控制
模型连续计算 或
降雨统计分析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年降雨场次控制率
年雨量控制率
实现 自然 水文 状态
评价
三、基本定义
《指南》 : 当地多年日降雨量统计数据分析计算,指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渗透、
入流
蓄水层 排空时间Td
溢流
底部出流 雨水花园
三、基本定义 2、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术语——“不外排”
自然状态?不外排? 城市化条件下?
(Arnold , Gibbons , Impervious surface coverage: the emergence of a key environmental indicator,1996,
-1987年
再次修订《清洁水法》,将城市雨水径流由面源定义为点源,将城市雨水纳入NPDES管辖范围。
二、径流污染控制与恢复自然水文状态
年径流体积控制率、年均雨量控制率、年均场次控制率
(1)1977,美国环保局组织美国芝加哥公共工程协会(APWA)、佛罗里达大学等实施了涵盖全国
248个城市区域的合流制溢流和城市雨水径流排放评价研究项目
相关主题